張愛玲:我有一個愛人,他是我人生一大污點,我卻不是他唯一愛人
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裏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裏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裏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本是出身於舊時代貴族之家的張愛玲,卻在新時代的潮流中綻放出炫目的光芒。她是民國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代名媛,與呂碧城、蕭紅、石評梅並稱民國四大才女。“李鴻章的重外孫女”,“世家小姐”這些字眼,為她平添了些許神秘的氣質;與胡蘭成的一段戀愛,又讓人們對她多了幾份窺探的慾望。
而她,其實只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女人。父愛母愛缺失的童年,讓她養成了一顆敏感,自尊,通透且洞察世故的心;封建大家庭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給了她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與靈感;而一生坎坷不斷的感情經歷,則賦予她對愛情,對人生獨特的見解。這便是張愛玲,一位清冷,孤高,通透的文字天才。
圖 | 張愛玲(中)與姑姑
原生家庭,悲劇根源
一顆感性的心,不是生來便有的,大都是經歷了常人沒有經歷的事,吃過了常人沒有的苦,才生的一顆能夠感悟生活和生命的玲瓏心。張愛玲即是如此。
父母親的結合,是封建大家庭的又一“傑作”,毫無感情基礎的兩個人,只憑着門第之見和父母之命,便可成就一樁婚姻。舊式婚姻的弊端,由此可見。
張愛玲的祖母,是清末名臣李鴻章的女兒李菊藕。李菊藕的父親和丈夫都是靠文章起家。於是,她決心讓兒子複製父輩的成功,將兒子張廷重的功課抓地緊緊的。封建文化的烙印,深深的刻在了張廷重的骨子裏。母親黃素瓊同樣也是深受封建文化的毒害,但與張廷重不同的是,黃素瓊心裏更多的是對封建文化的反抗,骨子裏都叫囂着對專制而又無趣的舊式婚姻的反對,而張廷重,血液裏流淌的是對封建文化的認同。兩個人的結局,或許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圖 | 母親黃素瓊
悲劇並不是一開始就高奏悲歌,剛成親的時候,雖然沒有什麼琴瑟和鳴,舉案齊眉的時刻,倒也是相敬如賓。但二人截然不同的價值觀所產生的分歧開始漸漸暴露出來。張廷重比較重於享樂,沒有什麼事業心;黃素瓊認為他“只會吸大煙玩女人那一套”,而張廷重則怨恨黃素瓊的“學校病”,認為她自私,不顧一雙嗷嗷待哺的兒女,一心追求遙不可及的求學夢。張愛玲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的,沒有父母親的關心與疼愛,只有每天無休止的爭吵與謾罵,一顆心已然麻木。
張廷重後來甚至包養了一個名叫“老八”的妓女,年齡比他自己還大,樣貌也並不甚出眾。而黃素瓊,也因此拋下一雙兒女,遠走英國。張愛玲知道,這個家,已然留不住母親一顆嚮往自由的心。這個家,一直以來搖搖欲墜的家,終於不再完整。
張廷重後來將老八接到了“大公館”,老八是混過風月場所的人精,自然懂得收買人心。給張愛玲買衣服,帶她去看跳舞,吃奶油蛋糕,張愛玲在她身上體會到了尋常母親的温暖,心裏的天平隱隱有向她這邊傾斜的趨勢,但是又覺得對不起母親黃素瓊。
圖 | 年輕的張愛玲
然而,由於“二次北伐”的開始,張廷重決定找回髮妻,回上海求黃家賜予一塊立足之地。黃素瓊想着上海有她的孃家,便答應了。張愛玲終於過上了理想中“有花,有狗,有小人書 ,還有媽媽”幸福生活。
那段日子,仔細想來,或許是張愛玲整個童年裏過的最幸福的一段時光了。可對於張愛玲的父母來説,平靜的生活總不會是常態。留過一次洋的黃素瓊不再把希望投到丈夫身上,而是開始轉化為對張愛玲的教育。她給張愛玲安排了鋼琴,繪畫,英文等課程,上的小學也是洋派小學,對私塾厭惡至極。張廷重對此極為不滿,兩人產生了極大的分歧。矛盾日漸加深,連接二人的弦越崩越緊,終於有一天,絃斷了。黃素瓊帶了一個外國律師,與張廷重正式協議離婚。從此,一別兩寬,各生歡喜。該保守的保守,該自由的自由。只有張愛玲一顆清寂,孤冷的心,愈發堅硬。此時,張愛玲的文學天分開始漸漸嶄露頭角。一顆敏感的心,正是從這樣無休止的爭吵中出來的。
而且,當時黃素瓊的“學校病”又不合時宜地犯了,她決定去法國留學。這一次出走海外,張愛玲已經沒有幼時那麼悲傷。她的心已經漠然,她長大了,大到能夠冷靜地接受離別了。這個家,於她而言,早已經不再完整。可最難過的不是母親的出走,而是繼母孫用蕃的到來。這個在張愛玲筆下惡毒至極的後母,不但搶走了父親,霸佔了女主人的位置,還“將自己穿過的旗袍拿過來羞辱自己”,更加可惡的是那“一個耳光”的事件。張愛玲因此被父親囚禁了半年之久。很多人説張愛玲的性子古怪,經歷這一樁樁,一件件,誰的性子還能温潤如初呢?
圖 | 胡蘭成
邂逅愛情,致命劫難
和胡蘭成的相遇,是張愛玲一生最大的劫。胡蘭成讀了張愛玲的小説《封鎖》後,多次致信蘇青,對張愛玲的小説大加讚賞,並表示非常想要與張愛玲結識。那個時候的胡蘭成,在汪偽政府中擔任要職,明明有第二任妻子,卻還是不管不顧地接近張愛玲。
起初,張愛玲並沒有搭理胡蘭成的來信。對於這樣的讀者來信,她見的太多,卻不曾搭理過。她這樣清高避世的人,最是害怕這樣的事。後來,在蘇青的遊説下,對他心生好奇。竟主動去見他。這是她一生中做過的最錯的決定。這個決定,足以改變她的一生。
胡蘭成畢竟是個情場老手,經驗豐富,對付女孩子還是很有一套。再加上他本來也是文人出身,從詩詞歌賦談到時下流行作品,無一不拿手。談到最後,就連問到她的寫稿收入這樣私人的事,竟也不覺得唐突了。她的心扉,就這樣慢慢被打開。二人很快便在一起了。即便,這時候的胡蘭成是一個有家室的人。而張愛玲也是一個當時很有名氣的作家,祖上也是清末的名臣,和胡蘭成這樣一個在汪偽政府工作的要員在一起實在是家族莫大的蒙羞。再者,二人的年齡也相差了14歲,這段戀情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但孤傲如張愛玲,她何搭理過這些呢?她本就是一個清高絕世之人,外頭的流言蜚語,於她而言,實在是無關痛癢。這段戀情,竟也就這樣談了下來。
1944年8月份,胡蘭成的第二任妻子與他提出離婚,二人也就順理成章地結婚了。這段戀情雖然對張愛玲的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讓她的名譽掃地,但卻也是她創作的高峯期。
變故突生,為情而傷
1944年底,時局動盪,胡蘭成前往武漢工作。在這裏,他遇見了護士小周,又墜入了愛河,並在武漢迅速結了婚。在這裏,他似乎全然忘卻了張愛玲,就如同他同張愛玲在一塊時忘卻自己的妻子一樣,每日沉浸於與小周的甜蜜調情裏。直到回到上海張愛玲處住了一個多月,才將小周的事情告知,張愛玲十分震驚,且傷心不已,自己認為的獨一無二的愛情,他竟忘的乾乾淨淨,轉頭就能與另一個女人海誓山盟。她失望了,心傷了,迷惑了,為何?難道男人都是這樣的嗎?都如父親張廷重一樣,家裏嬌妻美眷猶在,外面仍可聲色犬馬嗎?但是父親母親的結合是因為封建禮教,但她和胡蘭成明明是有愛情的啊!
她不懂!他們也曾經花前月下,你儂我儂,也曾快意地暢談人生與理想,文學與未來。或許,她是他的愛人,卻不是唯一的愛人。她的愛情不再完美無瑕,但她仍舊不肯放開它,哪怕它其實早已千瘡百孔。
1945年,日本投降了。曾經身為汪偽政府要員的胡蘭成的末日也來了,他知道重慶方面定會懲辦像他這樣的人,便化名張嘉儀,逃到浙江,住在昔日同窗好友斯頌德家裏。斯家男主人已去世,由女主人當家,斯家還有位庶母,名叫範秀美。斯家人安排範秀美送胡蘭成前往她的孃家温州避難。但還未到達目的地,二人便已暗通款曲,甚至在當地還以夫妻相稱。半年後,許久未見的張愛玲按捺不住一顆思念的心,竟一路尋來了温州,見到胡蘭成當時的情況後,終於心死。
那一天,張愛玲離開温州的時候,天下着大雨,就像書裏所有分別的場景一樣,他送她離開,她嘆口氣道:“你到底是不肯。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一代文學天才,在這場大雨中,葬送了她的愛情,也結束了她文學創作的高潮期。情之一字,最是傷人。
觀看文章的朋友,你們有沒有什麼話想説的,或者是想對我想説的,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言,你們的每一個評論都是小編的最大的鼓勵,明天小編會用最大的努力給大家分享新的文章,喜歡文章的朋友,記得給小編點個關注,收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