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9年,胡可崩潰痛哭,後悔結婚!沙溢:我們的婚姻敗給了……
來源:爸媽研究所(ID:mama_cn)
前不久《妻子的浪漫旅行4》開播了,糖還沒吃夠,“胡可後悔結婚”猝不及防地衝上熱搜。
在下期預告中,胡可情緒崩潰,皺眉大哭:
“其實結婚真的很後悔,這是沒有辦法去彌補的事情。”
演播室裏的沙溢見狀解釋道:“她有點抑鬱,經常哭着要回老家。”
倆人已經在一起九年,早已過了七年之癢。原以為感情恩愛穩定,沒想到,有些坎,他們至今都沒跨過去。
當她看到,袁弘跪在玫瑰花瓣與蠟燭中,向張歆藝求婚的時候。
她説:“完全沒體會過求婚的感覺。他特別不正式,在電話裏説,要不咱倆結婚吧。”
當她看到,張晉為了給蔡少芬驚喜,特地從重慶飛到香港,策劃兩場求婚,拿着戒指跪在地上時。
她回憶起當初和沙溢結婚前,沙溢説:“你要是不跟我結婚,我們就分手。”
不僅毫無浪漫可言,甚至用起了“威脅”的手段。
當節目中,吉娜説“有男人這麼用心地為你準備一件事情,肯定很難忘”的時候,胡可的失落與難過,清楚地掛在了臉上。
有人説胡可虛榮,追求形式。
結婚九年,日子早被柴米油鹽塞滿,帶娃都來不及,哪還有時間遺憾這種不切實際的東西?
但形式主義再怎麼不好,也比懶得走過場好。
有人説不同的男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
但女人為之感動的,從來不是儀式感,而是對儀式的期待。在相互揣摩、相互感受對方的心意中,為感情加温。
説白了,儀式感,是為了讓你覺得,自己在生活,而不是在生存。
01
節目中,胡可為沙溢準備了一套驚喜。
沙溢一進門,胡可就端着茶杯,鞠躬送茶。
沙溢的回答堪稱直男典型錯誤示範:“這茶不會有毒吧?”
末了還不忘評論一下胡可精心準備的眼妝:“這眼睛咋還貼上魚鱗了?”
胡可扶着沙溢坐在沙發上,還沒開始表演,沙溢就冷不丁來一句:“別給我整這皮笑肉不笑的。”
但既然準備了驚喜,就得硬着頭皮繼續,她站在面前,給沙溢表演了一小段舞蹈,嘴裏還喊着:“老公我愛你。”
而沙溢,此刻又瞬間成了一位沒情調的直男,嘀咕着:“你吃啥不消化的了?”
一場精心準備的二人世界,就這麼成了尷尬而無趣的單人秀。
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生活真的沒意思。”
或許只有當他們站在上帝視角,看待身邊的人和自己,才會發現:“不是生活沒意思,而是自己沒意思。”
但還好,沙溢立馬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開始認真反省。
節目中,夫妻二人難得面對面坐在一起,桌上擺着美食和紅酒,身邊沒有孩子鬧騰。
他突然感慨萬千:“自打結婚以後,我媳婦所有的關注點都是在家裏的事情和孩子的身上,基本上我們兩個人沒怎麼面對面地再喝過酒……”
胡可聽後,低着頭沉默,忍不住淚流滿面:“確實如他所説,我們之間99%的時間都被孩子填滿了。很少會有時間,就我們兩個單獨坐下來吃頓飯,聊一些屬於我們兩個人之間的話題。”
婚前,他們約定一年至少有一次兩個人的旅行,有了孩子後,卻不知不覺每次旅行都“稀里嘩啦地帶上他們”。
有多少女人,結婚後一心撲在孩子和家庭上,所有“不切實際的浪漫”,都被她們看作“沒用的事情”。
又有多少男人,把婚後的不用心,稱為工作太忙;把敷衍,稱為老老實實過日子。
黃磊曾經説過:“我反對愛情慢慢變成親情。”
深以為然。
親情是依靠慣性,而愛情需要激情。
生活中自然少不了眼前的苟且,而只有詩和遠方,才能支撐着我們跨過這些無聊又艱難的日子。
這樣的詩和遠方,被稱作儀式感。
02
在新開播的綜藝《婚前21天》先導片中,開篇的第一段導語就特別戳心:
“如果沒有生日,長大就不會被標記;
沒有畢業禮,新旅程就沒有正式的開篇;
儀式提醒着我們從哪裏來,我們要去哪兒,我們愛着誰。”
好的婚姻,哪怕免不了那些雞飛狗跳,也能在一地雞毛中,找到可以歇腳的地方。
前不久,一對温州農民夫婦火了。
多年前,丈夫出車禍,得了抑鬱症,妻子為了幫助丈夫調節情緒,帶着丈夫學起了舞蹈。
沒想到跳得有模有樣,甚至還開始了自創。
但這一路走來,所有艱難與無助,只有夫妻二人自己知道。
剛開始的時候,丈夫情緒極度不穩定,只要一刻看不見妻子,就焦慮緊張,生活一度無法自理。
妻子只好承擔家裏所有壓力,要賺錢,要做家務,還要照顧丈夫。
直到接觸了鬼步舞,看到丈夫好奇而激動的神情,她覺得這是個讓丈夫充實生活熱情的好機會。
每次跳舞,都是他們的“大事”。從學習,到合音樂,再到錄視頻,無一不需要兩個人一起默契配合。
於是,每次跳完,他們都會擁抱一下,想起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心裏都會特別感慨,約定着以後也要一起不離不棄地走下去。
儀式感不需要多麼華麗,需要用心。
村上春樹説:
“走路時,你特意蹲下來幫我係好鞋帶,是儀式;
逛街時,你特意記得我喜歡的衣服買來送給我,是儀式;
生日時你切下蛋糕的第一刀,是儀式;
拆掉新書的塑料包裝也是儀式。”
越微小的事情,越能考驗一個人的細心;
越細心的人,就越懂生活。
儀式感讓我們成為生活的主人,而不是被生活推着走的人。
03
看過一則刷爆朋友圈的韓國短片,雖然只有幾分鐘,卻被評為韓國年度最佳短片。
短片中,夫妻原本恩恩愛愛,但感情卻被時間和生活的瑣碎沖淡。
原本一年一次用心準備的紀念日禮物,成了一種社交敷衍。
在無數個相對無言的夜晚後,丈夫決定離婚,離婚的理由是:“我們都不幸福,不是嗎?”
女主答應了他,但提出一個要求,在婚姻的最後一個月裏,按照她的要求完成一些事。
之後的30天,妻子總是在“無理取鬧”。
比如要求丈夫在上班前抱一抱她、睡醒後主動親一下她、散步的時候要牽着她的手、睡前必須説一句我愛你……
剛開始,丈夫不情不願,牽手只是碰一下指尖,擁抱也不會貼緊彼此,二人的日常對話,更是充滿了敷衍與漫不經心。
直到15天后,妻子伸出右手,丈夫就自然而然地伸出左手;
睡覺前,妻子還沒説話,丈夫就將她摟入懷中。
直到這時,他才明白,這麼多年來,自己到底忽略了多少細節,讓婚姻變得多麼無味。
突然有一天,一個年輕同事向他請教,該如何跟自己女朋友求婚時,他才恍然記起,當初他的求婚誓言:
“我會每天都牽你的手,每天都抱你、每天親你,每天都説我愛你,嫁給我好嗎?”
“原來,我們不是不愛了,而是忘記了如何去愛。”
每個人每天看到的東西,都有一定限度。
當你的視線被繁亂的工作、整理不完家務、總是哭鬧的孩子填滿,你便看不到對方的努力,對方的需求。
而儀式感,恰恰可以幫助我們從瑣碎的生活中偷偷喘口氣,讓我們有機會去看看對方:
看看他(她)最近過得怎麼樣;
看看自己是不是又忽視他(她)的體貼與愛意……
無論是換上精緻的衣服,一起吃頓飯,還是相約在星期天的下午,來場大掃除,只要願意為對方放慢腳步,好像困難與煩惱,兩個人都能一起跨過。
04
還記得老夏和脆鵝嗎?
從相識到相愛,爺爺奶奶已經一起度過了60年的時光,哪怕頭髮已經花白,他們還像小孩一樣愛着彼此。
奶奶要出去玩,沒帶爺爺,爺爺就開始“發脾氣”。
過了一會兒,就立馬繳械投降,帥不過三秒:
他們和每對夫妻一樣,少不了吵吵鬧鬧,但總能用幾個瞬間,融化彼此。
奶奶出去買菜,身體不好的爺爺堅持要去接她,因為:“我是你老公。”
爺爺心情不好的時候,奶奶陪在他身邊,輕輕給他一個吻。
儀式感不是一種目的,而是一種過程。
儀式感不是買一束花、吃一頓晚飯,而是你為什麼要買這束花,為什麼想和他(她)吃這頓晚飯。
生活越是乏味可陳,越是需要儀式感做調劑。
婚姻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願每個人都能經營得有聲有色。
爸媽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歲家庭教育新知識,是媽媽的教育筆記,是爸爸的帶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長能量站。轉載請聯繫爸媽研究所。作者:李耳耳,想從世界中看文字,也想從文字中看世界,圖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