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網文成IP價值榜主力, 能否意味着傳統文學的慘敗?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綜合

  中新網北京7月22日電(記者 宋宇晟)日前,胡潤研究院攜手IP版權運營機構貓片,推出《2017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100個最具價值的中國原創文學IP上榜。其中,天蠶土豆的《鬥破蒼穹》排在榜首,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位列第二,《凡人修仙傳》位列第三。

  據悉,該榜單依據1998年以來的各大原創文學平台的作品,通過全網的閲讀量、推薦量和收藏量等大數據做出初步篩選,再由胡潤研究院以及業內資深文學編輯根據作品影響力、文學價值和歷史轉化價值綜合評分後排列出結果。

  記者梳理發現,在這份“原創文學IP價值榜”中,絕大部分屬於網絡文學作品。其中不少已被改編成影視劇或遊戲、漫畫,如《琅琊榜》、《後宮·甄嬛傳》、《擇天記》、《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鬼吹燈》、《誅仙》等等。

  記者還注意到,在刊發這份榜單的《胡潤百富》雜誌中,還發布了一份“最具價值的原創文學作家”統計。在該統計中,上榜的全部三十多位作家全部屬於網絡文學作家。

  而在當日同時發佈的《2017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潛力價值榜》中,50個最具潛力的中國原創文學IP同樣幾乎全部都是網絡文學作品。

  一方面上榜作品以網絡文學作品為主,另一方面上榜作家也呈現出一種年輕的氣息。數據顯示,本次上榜的100部最具價值的中國原創文學作品出自於85位作者,平均年齡37歲,最年輕的作家慕容湮兒(本名吳靜玉,江西撫州人)年僅26歲,其著作排名前50。

  相比之下,榜單中的非網絡文學作品只能用“零星出現”來形容。今年大熱的《人民的名義》只排在第21位,播出多年的戰爭題材作品《亮劍》排在第28位,麥家的《風聲》排在榜單第44位。值得一提的是,十幾年前已出版的、韓寒的長篇小説《三重門》也現身榜單,位列第37名。

  “2016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獲獎名單截圖。

  無獨有偶,今年1月出爐的“2016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聚焦原創文學IP價值,榜單分別統計了男作家作品、女作家作品的前十位,共計二十部作品。記者注意到,這些作品全為網絡小説,同樣不見非網絡文學的身影。

  不過在“2016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頒獎盛典上,傳統作家以另一種角色出現。當日,作家阿來、劉震雲、麥家、蘇童作為為網絡文學作家頒獎的嘉賓出現在現場。

  我們不禁要問,相較於傳統文學作品,是什麼因素讓網絡文學作品能夠具有如此巨大的IP價值?

  在發佈“原創文學IP價值榜”的同一期《胡潤百富》雜誌中,有文章這樣分析道,“IP產業本質上可以看作粉絲經濟的拓展與延伸,是日益火爆的粉絲經濟中更具創造力的商業形態”。

  事實也確實如此。網絡平台的特性,讓一部分網絡文學天然地擁有了眾多粉絲。

  記者注意到,有研究就指出,影視公司在購買網絡小説的改編權時,非常看重網絡寫手的號召力和網絡作品的影響力。同時,網絡寫手的忠實粉絲會因為喜愛一部網絡小説而期待改編後的影視作品、漫畫或遊戲。

  因此,在改編完成前,不論是影視劇,還是漫畫遊戲,抑或其他形式的作品,都已經受到極大關注。對改編作品的一方而言,可以看作是已較好地完成了前期宣傳工作。“未播先火”正是作品IP價值的體現,也是非網絡文學難以具備的。

  貓片傳媒創始人王裕仁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直言,IP最大的特點是內容為王,通過內容可以去觸及很多讀者和觀眾粉絲。“無論是小説還是改編之後的作品,粉絲就是通過這樣的IP聚集起來的。”

  當然,這並不是説非網絡文學作品在改編上毫無競爭力。王裕仁指出,此次登上《2017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的非網絡文學作品“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同時,在他看來,網絡文學與非網絡文學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對此,網絡作家“烽火戲諸侯”也有相似的感覺。

  “此前我們都是在追求故事性。現在很好的趨勢是,網絡文學正在或被動或者主動地追求一種文本的文學性。現在資本方或影視劇、遊戲,會追求你的作品有深度、厚度,追求一些文學本身的東西,要求它是一部好的作品,而不是僅僅要求它的受眾很大。當然受眾很大確實有其優勢,但我感覺網絡文學現在已經開始在往下沉。”他説。

  而在作家蔡駿眼中,網絡文學和文學並沒有本質區別。“文學其實是平等的,不管你是寫什麼類型的,寫給誰看,發表渠道是國家刊物還是BBS,其實都是一樣的。也可能網絡文學不那麼容易達到純文學能夠達到的境界。但這也要看創作者如何用心地去創作出自己的精神、創作出世界的精神。”

  “我記得曾經乘出租車,那個出租車司機突然沒來由地跟我説了一句話,“在資本面前,任何靈魂都會被碾壓得粉碎”。我就很好奇,問他喜歡看書嗎?他説喜歡在網上看,他説他喜歡看兩本書,一本叫《盜墓筆記》一本叫《凡人修仙傳》。”蔡駿説,自己發覺,不論是傳統文學,還是我們現在的網絡文學,是有殊途同歸的地方。

  或許在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這場“較量”中,本就無所謂輸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