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理好關鍵事 邁進幸福門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綜合

編者按

從髒亂差到整潔一新,從難管理到秩序井然……近些年來,隨着“紅色物業”逐步深入推廣,許多老舊小區在管理、服務中的“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居民生活幸福感不斷提升。江西于都、雲南玉溪指導物業服務企業建立黨組織、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聯合駐區單位共同協商解決羣眾訴求,深化細化“紅色物業”管理方式,切實提高服務羣眾的能力水平。

江西于都

齊抓共管補缺位

本報于都訊 (通訊員 楊巍)近些年來,江西于都縣針對物業管理效率低、業委會弱化、居民訴求增多等社區治理難題,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把基層黨建與社區物業、羣眾呼聲有機融合,穩步推進“紅色物業”,激發社區多元共治活力。

該縣將黨建工作與物業管理服務有機結合,指導全縣16個物業服務企業通過單建或聯建方式,組建7個物業服務企業黨支部,並納入社區黨組織管理。推行物業服務企業和業委會成員與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通過活動聯辦、工作聯抓等方式,推動三方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建立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委員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等共同參與的議事協調機制,對矛盾糾紛、環境改造、公共設施完善等重大事項共同協商研究解決,把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物業管理中,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業委會、物業公司和社區黨員羣眾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紅色物業”服務格局。

聚焦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該縣以社區黨組織活動場所、小區服務站、物業服務點為陣地,成立了89個“紅色驛站”,由社區、物業公司及業委會黨員輪流值守,為居民提供全天候、零距離的便捷服務。將物業服務企業收集、解決、上報問題情況納入“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範疇,由社區黨組織牽頭,每月召開物業公司、業委會、駐區單位聯席會議,聽取收集的居民意見、訴求,共同協商解決小區的大事小事。廣泛發動業委會成員、黨員樓棟長、物業服務企業等力量,通過線上徵集、線下走訪的方式,建立居民需求清單。對照社區黨組織和駐區單位提供的資源清單和項目清單,小區居民“點單”,社區“下單”,責任單位“接單”,開展“組團式”服務,多渠道、多形式解決管理缺位和服務缺失等問題。

該縣將小而分散、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合而為一,通過聯合、掛靠、託管等方式統一引進物業管理公司。打造“十分鐘便民服務圈”,推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便捷服務,滿足羣眾多元化服務需求。組建“紅管家”隊伍,設置清潔衞生、鄰里調解、文娛活動等多個管家崗位。社區黨員結合自身特長,選擇不同的管家崗位,認領居民微心願,開展各類黨員服務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增強小區服務力量,為居民提供助學、助業、助老等服務,有效解決居民生活難題。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238名在職黨員在社區報到,開展志願服務,成立社區志願者隊伍29支,黨員義工服務隊46支,認領實現羣眾微心願3563個。

雲南玉溪

細分網格廣覆蓋

本報玉溪訊 (通訊員 玉組軒)燃氣管道接入小區,地下管網進行雨污分流,公共空間和綠化增多,暴雨後路面無積水……雲南玉溪市峨山縣練江南苑小區經過半年多的改造,曾經的“破、舊、散”小區實現了“脱胎換骨”。在玉溪,這樣實現變身的小區還有不少。近些年來,該市以“紅色物業”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單獨建、聯合建、掛靠建等形式,累計在1115個小區成立黨組織,覆蓋率達86%,基本構建起“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户”五級網格黨建體系。黨組織在小區治理中的“主心骨”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彰顯。

練江南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共涉及22個老小區54幢樓房,是該市老舊小區改造中,集中連片改造面積最大的小區。面對問題多、矛盾多、訴求多的局面,該市充分發揮駐區單位及黨員“雙報到”“雙報告”作用,把改造小區劃分為6個片區74個網格,按照時間表、路線圖壓實31個黨組織、200餘名黨員和6個網格責任單位責任,逐户開展摸底調查、聽取意見訴求,並通過黨建聯席會、民情懇談會、問題調處會等形式,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使小區改造順利推進。

為持續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對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帶動作用,該市積極推動社區“兩委”與小區業主委員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鼓勵黨員住户參選業委會,提高業委會黨員佔比;加大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組建力度,將黨建工作納入物業服務企業信用評價指標,制定“紅色物業”示範企業和“紅色物業”示範小區評價標準,在全市創建50户“紅色物業”示範企業和100個“紅色物業”示範小區。以紅塔區為例,截至目前,共組建小區業主委員會137個,業委會成員609人,其中黨員259人,黨員佔比為42.5%。68家物業服務企業中成立了11個黨支部,並建立區住建局物業企業行業黨委,指導全區各物業企業黨建工作,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

同時,該市全面推行街道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和兼職委員制度,推動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履職盡責全覆蓋。截至目前,各社區與駐區單位簽訂共駐共建協議677份,吸納兼職委員206名,常態化推行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協調處理市容環境、愛心幫扶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