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研究報告指污名化行為掩蓋了華人抗疫努力
(抗擊新冠肺炎)加拿大研究報告指污名化行為掩蓋了華人抗疫努力
中新社多倫多8月12日電 (記者 餘瑞冬)加拿大約克大學8月上旬公佈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華人社區在抗擊新冠疫情中採取的主動措施,很大程度上被針對華人的污名化行為所掩蓋。
約克大學學者阿艾達·瑪穆吉(Aaida Mamuji)通過加拿大國立衞生研究院獲得資助,率領團隊對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倫多和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華人社區在新冠疫情出現後的前幾個月遭受的歧視和“恐華”現象進行了研究。
研究認為,疫情出現後,針對亞裔族羣的歧視迅速抬頭,華人更被視為疫情肇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的做法更對污名化推波助瀾。
該項研究發現,實際上,即使在成為不公正對待的目標之前,華人社區中的很多人已發出防疫警示並採取了預防措施。疫情為大多倫多地區的華人提供了參與社會公共衞生行動、幫助遏制病毒蔓延的機會。在內羅畢,儘管疫情期間出現“恐華”情緒,但華僑華人仍表現出為當地社會抗疫作出貢獻的能力。
瑪穆吉認為,雖然污名化的不少事例都廣為人知,但社會對華人社區抗疫的能力仍缺乏認可。她舉例説,在安大略省的很多地方要求強制佩戴口罩的數星期之前,華人超市和商鋪就已推行這一措施。
報告亦指出,加拿大公共衞生官員對佩戴口罩的取態變化,也導致很早就開始佩戴口罩的華人遭受污名化。
該報告還説,雖然加拿大首個病例確實是從中國來到多倫多,但這些早期病例並非加拿大疫情傳播的主要來源。至今年4月中旬,安大略省的國際入境人員中共發現1201例病例,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和歐洲,僅5例有中國旅行史。
瑪穆吉12日在接受加拿大電視台採訪時説,事實上,華人社區幫助了加拿大應對疫情,“如果他們不那麼早採取防疫措施,(加拿大病例)數字不知會有多高”。
她期望這一研究收集到的信息可有助於推動針對特定文化的公共教育和去污名化運動。
來自加拿大、美國和肯尼亞的研究者參與自今年3月上旬啓動的該項研究,並分別在多倫多和內羅畢採訪了83名和30名受訪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