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印度火葬習俗: 將人的骨灰撒在恆河中能把人的靈魂帶到天堂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綜合

  “恆河,印度的母親河,哺育了無數人的生命,也送走了無數人的靈魂。”在印度,一直有火葬的傳統習俗,而恆河又是這古老習俗的見證。印度北方邦的文化古城瓦拉納西,就坐落在恆河之濱。那裏的焚屍場也馳名世界。我就曾親自參加過一次完整的火葬儀式。

  印度教徒們深信,恆河是高山之王喜馬拉雅山的女兒,其源頭是天上的銀河,因此恆河水能夠洗滌和淨化靈魂。有些人甚至在臨死前到恆河邊等待死神的接引。兩岸居民則將死者的遺體抬到河邊火化,讓河水把死者的靈魂帶上天堂。

  幾年前,當我在印度進修時,就是在瓦拉納西恆河邊的焚屍場上,按照印度教火葬的習俗送別了自己的恩師。劉老師是在印度高校授課的北大學者,因心臟病突發倒在工作崗位上。得知這一消息後,我十分悲痛。經多方協商決定,喪葬儀式按印度教習俗就地舉行。遺體告別的時候,校方代表、劉老師在印度的生前好友都來了。有人獻上花環和玫瑰花瓣,有人雙手合十鞠躬致意。為了尊重中國人的習俗,校方還特地請來一位泰國和尚唸經。簡短的儀式結束後,遺體被抬上卡車,由我代表家屬到恆河邊去執行最後的火化儀式。

  卡車一路顛簸,來到恆河邊的焚屍場。那是一片不大的空地,高出河面些許,已經有好幾個柴堆在燃燒。幾個手持長杆的人正在控制火勢。這些人就是專門從事運送、處置和焚燒遺體的“旃陀羅”(即所謂“不可接觸者”中的一種)。

  在更高一些的河岸上,有幾個賣花環、玫瑰花瓣、檀香木屑和酥油的小販,一見有人來便上前兜售。這時,有幾個人正抬着一具遺體從河岸上下來,後面跟着送葬者。抬遺體的人一邊快步走一邊有節奏地念誦着:“拉姆,那姆,瑟迭咳!(意思是“羅摩的名字是真理)”遺體用布裹着,分不清是男是女。他們把遺體抬到河邊放下,送葬的親友們便隨之離去。我想,也許普通的信徒都是這樣,把遺體送來就算完事,沒有人再去觀看燃燒的過程。

  據印度朋友介紹,通常火化儀式要三四個小時左右,之後即由火葬場的工作人員將骨灰和木炭一股腦兒地推到河裏。

  為我們火葬儀式準備的木柴堆已被搭起。那柴堆呈長方體,是用胳膊粗細的木頭橫一層豎一層交錯架起來的,高和寬都不到1米,長不到2米。在現場工人的指引下,遺體被徑直放置其上。因為恆河是由東向西流,所以遺體的頭也朝向西方。此時,有人提醒我,讓我先拿掉遺體上的花環,扔到河裏,再從河裏捧點水灑到遺體上。有人拿來兩紙包檀香木屑撒到遺體上,又把一瓦罐凝結的酥油摳出,倒上。據説,火化時加檀香木屑是為了使氣味變得好聞,而加酥油是為了助燃。這種加檀香和酥油的做法在當地還屬於比較奢侈的行為,只有比較有錢的人家才捨得。

  該點火了,有人遞給我一把蒿草杆,讓我從旁邊的火堆裏引燃,雙手舉着,圍着柴堆順時針轉圈,一般要轉7圈。停下後,我將蒿草杆放到柴堆底下的縫隙裏。岸上有人喊:“可以了,上來吧。”同時工人們七手八腳地將別人火堆裏燒得正旺的木炭撥過來,幫助引燃了柴堆。

  靜候了三個多小時,遺體終於火化完畢。我來到柴堆旁,拿出一個黃銅首飾盒,用木棍將其中一些灰土撥進盒內,準備帶回國內,安放到八寶山。這個工藝考究的首飾盒是印度朋友陪我在集市上挑選的,因為印度人沒有保留死者骨灰的習慣,所以買不到骨灰盒,只好用它充當了。

  第二天一早,校方特地在恆河上租了一條小船,印度朋友陪着我們去恆河中央撒骨灰。這是為中國人特地安排的。浩瀚的水面風平浪靜,煙波縹緲,我們一面撒着骨灰,一面緬懷着離我們遠去的親人。通過這種異國的特殊紀念方式,劉老師的在天之靈將會得到慰藉。


  中秋節,也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彩燈、月餅……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歡樂祥和氛圍。其實,早在魏晉時期,民間就出現了中秋賞月的活動,到了宋朝,夜市還會通宵營業,遊人絡繹不絕。

  中秋恰逢秋收,新谷登嘗新酒上市……飲食可謂非常豐富。這其中當然少不了月餅的身影。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説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傳到民間,只是當時還不叫“月餅”,而是俗稱“小餅”和“月團”。

  發展至明朝,月餅成為中秋節節令食品,這一習俗也在民間徹底流傳開來。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做成圖案印在月餅上,更加惹人喜愛。

  到了清朝,月餅的製作技巧越來越高。《隨園食單》記載“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讀來令人垂涎欲滴。

  而且,如江南一些地方還有“卜狀元”的習俗。簡單説來,就是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放,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按照點數大小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取相應的月餅吃掉,其樂融融。

  除了吃月餅以外,中秋節的習俗還有祭月、拜月、賞月、燃燈等。民俗專家蕭放解釋,拜月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宋代以後開始流行,至於具體的儀式,一般是到了農曆八月十五晚上,人們在家裏或者户外擺上“月神”牌位,然後放好瓜果梨桃、月餅等供品,然後進行叩拜,祈求福佑。

  “那個時候,男女拜月的願望不一樣。男子一般希望科舉考試能取得好功名,女子則希望能夠擁有美麗容顏。”蕭放説,隨着習俗演變,明清以後才有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説法。

  由於地域原因,以拜月賞月為中心,各地中秋風俗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過去在北京,“兔爺”可算是過中秋的標配。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裏這麼描寫過:“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紅的,上了油;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點淺紅;這樣,小兔的臉上就帶出一種英俊的樣子,倒好像是兔兒中的黃天霸似的。” 不止孩子們喜歡,大人也會拜拜兔爺求個吉利。

  古代,在浙江一帶,觀潮算得上是中秋時的一件盛事,據説,“中秋觀潮”早在枚乘的《七發》中已有所記載,宋代大詩人蘇軾創作的《八月十五看潮》詩中也寫道:“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可知此風俗由來以久。

  “中秋節南北地區習俗差異不大,北方偏重親人團聚,南方户外活動比較多。”蕭放説,除了拜月、賞月之外,較為典型的民俗活動還有燒寶塔燈、放孔明燈,偷月亮菜等,一家人會在中秋當天團圓飲酒、吃新米飯,“此時,未來女婿上門送禮提親”。

  (2017-10-05)


  重陽節能回孃家嗎

  重陽節能否回孃家呢?其實各地的習俗不盡相同,因為有些地方是比較忌諱重陽節回孃家的,而且有重陽節回孃家會給婆婆帶來災禍的説法。但孃家人怕女兒在婆家受氣,會有送花糕的習俗。而有些地方則沒有這個忌諱,像廣西地區很多嫁出去的女兒,都會在重陽這天回家拜山“掃墓”,以祈求一家幸福平安。

  當然,隨着時間的推移,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不太在乎這個講究。加上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本來就應該給老人送祝福敬孝道。因此,如果大家沒有重陽節不能回孃家的講究,一定要回孃家看看自己的父母,幫助老人乾乾活,盡點孝心。

  其他不能回孃家的日子

  新年

  在一些農村地區,新年的第一天出嫁的姑娘必須要在婆家住,不能在孃家過年,只能在初二那天由孃家叫了才能回去。據説是出嫁的姑娘在孃家過年會對孃家不利。

  正月十五

  在農村正月十五特別熱鬧,正是村子裏面賞燈遛百病的時候。這天也不能回孃家,還有看了“孃家的燈,罷了孃家的根”一説。這個在農村都避之不及,其實哪裏有那麼邪乎,只是思想在作怪。

  二月二

  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不能回孃家,這個習俗是以前為了讓媳婦早點回婆家,後來流傳成了這樣的習俗。婆家人也會在二月二的時候接媳婦回家,也叫接姑奶奶。其實二月二以後就開始下地幹活,家裏面的事情也需要媳婦把持。

  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之一,在農村把清明節看的很重。而且出嫁的姑娘是不能回孃家上墳的,據説是孃家怕別人説閒話,認為自己家裏沒人。

  五月五

  有句俗話叫:五月五,管婆婆。這天也不能回孃家,如果這天回去了會對婆婆不好,農村最注重孝道,及時沒道理,也怕別人説閒話。

  半年

  在很多地區流行着過半年的習俗,而且這天和過年一樣的熱鬧,這也意味着一年已經過去了一半。農曆六月初一這天,雖然是半年可也帶着年,這天也不能回孃家。

  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是鬼節,這天也不能回孃家。是什麼原因也已經無從查起,但還有人依然還遵循着這樣的一個習俗。

  冬至日

  在農村有“冬至不過冬,過冬死公公”的説法,冬至的時候不能吃孃家飯,必須要回孃家,否則對公公不好。一直想不明白,冬至回不回孃家跟公公有什麼關係呢,恐怕現在也沒人知道,但是大家都不會故意違反。

  (2017-10-20)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

  是一年一度的

  重陽節

  ,

  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

  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

  人們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

  出遊賞秋、登高遠眺,

  觀賞菊花、遍插茱萸,

  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

  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

  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

  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

  老人節

  ,

  倡導

  “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

  。

  2006年,重陽節被列入首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除了以上這些普遍的節日習俗,

  你知道嗎,全國各地的習俗有些許不同,

  你的家鄉是如何過重陽節的呢?

  江西省

  婺源縣九月九日,篁嶺舉辦曬秋節。

  篁嶺古村還保留較好的“曬秋”現象,

  大量新鮮蔬菜瓜果需要曬乾貯藏,

  一片豐收之景,蔚為壯觀。

  河北省

  香河縣九月九日,

  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互相送禮,

  稱為“追節”。

  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佔未來晴雨。

  重陽節若下雨,

  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

  典周縣境內無山,

  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省

  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

  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

  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

  家家烙焦餅祭財神。

  鄒平在重陽祭祀范仲淹,

  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

  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

  忌回孃家過節,

  所謂“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

  陝西省

  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

  士子以詩酒相賞。

  婦女此日以口採茱萸,

  可以治心疼。

  江蘇省

  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

  連綴成旗,插於庭中。

  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麪食。

  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上海市

  上海豫園於重陽節辦菊花會,

  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

  浙江省

  紹興府重陽節互相拜訪,

  除非親友家有喪事,

  才往靈前哭拜。

  桐廬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

  稱為秋祭。

  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

  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

  安徽省

  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

  以迎山神。

  削竹馬為戲,

  據説可以驅逐瘟疫。

  湖北省

  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

  據説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

  且久藏不壞。

  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

  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

  長汀縣農家採田中毛豆相饋贈,

  稱為毛豆節。

  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

  稱為“風槎”。

  廣東省

  連川重陽,

  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

  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

  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

  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

  並系藤弓於其上,

  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

  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

  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

  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四川省

  舊時南溪縣讀書人這天,

  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

  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

  民間舊俗,

  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

  俗話説:“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

  山西晉南地區,

  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

  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蹟,

  成為節日的盛舉。

  至今還在民間傳誦着

  “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

  “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峯頭”等名言。

  河南省

  南陽市西峽縣被授予“中國重陽文化之鄉” ,

  並建立了全國唯一的“中國重陽文化研究中心”,

  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這裏都會舉辦

  “中國

  ·

  西峽重陽文化節”。

  無論你是喜歡收藏的還是喜歡工匠作品的,都推薦你添加公眾號:匠粉(jf2878)或者匠粉個人號“89470162”,我們每天都會不停的輸出對匠粉們的精神食糧,如果文章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給我們評論提出,匠粉期待你寶貴的意見!

  為了讓身邊更多人瞭解非遺,歡迎轉發匠粉此文章!

  (2017-10-26)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下面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下這些重陽節民俗。

  中式家商城-重陽節活動

  一、登高

  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二、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農曆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三、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四、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五、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在這些民俗之外,不同地區的習俗也各不相同。下面來看看其他地方比較有特色的重陽習俗。

  河北省: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佔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江蘇省: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麪食。無錫縣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安徽省: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説可以驅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説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廣東省: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廣西省: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説:“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延伸閲讀:重陽節的來歷與起源

  重陽節的來歷 :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裏;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着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重陽節的起源 :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説:“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户户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

  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恆景,有一年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終於在一座古山裏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仙人為他不辭勞苦、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動,決定收他為徒,給他一把降妖寶劍,並密傳授降妖劍術。恆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有一天,仙人把恆景叫到跟前,對他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授以避邪秘訣,讓恆景立即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狂風怒號,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着幾聲淒厲地吼叫,瘟魔衝出汝河,撲到山下。就在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瑟瑟發抖,不敢前行。説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鬥,恆景將温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據説,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寓意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九九重陽,還有歷史淵源。早在春秋戰國時,屈原在《遠遊》中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時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説:“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他已明確寫出重陽飲宴了。晉代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説:“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説明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至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關注中式家,中式家商城帶你玩轉九九重陽

  緬甸花梨多功能棋盤

  (2017-10-21)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美好明天”:能過上這樣的生活,真的很開心,快樂

  網友“ST”:嚴防假魚混世

  網友“假行僧”:可惜這樣的傳統 現在都被商業化

  網友“密封圈”:祭魚神的方式就是給他烤了?

  (2017-10-13)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自古以來,都沒人能逃得過死亡,這是正常的自然規律,人生就是一個生死輪迴,從生到死,從小變大在變老變沒,都是一個永恆的定律!但是人死後為什麼要蓋住臉呢?跟着 51 養生網小編了解一下吧。

  人死了一開始都是要用東西蓋住臉的,這是為什麼呢?並不是所有地區都這樣,地方不同,習俗自然有所不同,所以各位客官別鑽牛角尖。相鄰的兩個縣城,方言還不一樣呢。

  人死後,一般都是把他放平,仰面朝天,在臉上放一張黃紙或者是黑紙,這並不是説迷信,其實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首先要停屍幾天,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各地都一樣,只是時間不同罷了。停幾天,不急着下葬,一方面是供親人看最後一眼,另一方面就是怕是假死,確認是否是真的死亡。

  臉上蓋紙,也是一種檢驗的手段,黃紙非常的輕薄,如果這個人尚且有呼吸,那可能呼吸的緩慢,但是時間久了,紙就會被打濕以此來檢驗。

  但是歷史上發展到如今,有些地方改成黑布了,這個功能也就消失了。

  上述是説法之一,還有一種説法就是怕陽氣從五官中出來,這樣屍體就只剩下陰氣了,死者就會變的很難看,為了避免嚇到周圍人,就用東西蓋住隔離。

  實際上人死之後,時間久了,臉有所變化是非常正常的,這時候為了避免嚇到人,也是為了讓別人記住美好的一面,就會蓋個東西這也很有道理。

  那麼歷史上最早是誰這樣做的呢?

  追溯起來,就是伍子胥,他勸吳王殺了勾踐,沒想到,吳王卻聽信小人的,不信他的,久而久之對他有了隔閡,直接給了寶劍讓其自盡,伍子胥臨死的時候,讓人挖了他的眼睛掛在城牆上,説是要看吳國怎樣被滅。

  最後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吳王死前,給身邊大臣説,讓在他死後,一定要用布蓋住臉,自己在地下沒臉見伍子胥。這就是歷史上,最早的,有記載的用布蓋臉的説法。

  上述蓋臉原因,只能説是眾多説法中,比較靠譜的幾個。相信有些地方,還有不同的説法,因為歷史上這個習慣有幾千年了,有地區差異也是很正常。

  死亡是一個讓人害怕又神秘的詞,很多人對於死亡這個詞都感到避諱,但是所有人都會面臨死亡。有關統計,地球上每分鐘大約會有 100 人死亡,那麼,人死亡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死亡之後的 48 小時內會有哪些變化呢?

  人死後 48 小時所發生的變化,想必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雖然在自己死去之後,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會怎麼樣,但是還是想了解下這個神奇的變化過程。

  簡單來説,30 分鐘後,腦細胞全部死亡。2 小時後,屍體變涼。12 小時後,屍體徹底僵直。

  當然可能還會出現很多科學上的論證説法:48 小時後,整體重量減輕 21 克 ( 稱之為靈魂的重量 ) ,這個發現在科學界已被證實。

  之後就會出現屍斑、屍臭、屍綠和膨脹以及白骨化等系列變化過程。

  總的來説,死亡之後很可怕,所以在活着的日子裏,大家還是好好珍惜享受每一天吧!

  人死亡後身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

  死亡 1 分鐘後:已經凝結在一起的血液開始導致全身的皮膚變色。肌肉處於完全鬆弛的狀態,腸和膀胱開始排空。

  死亡 3 分鐘後:腦細胞開始成批的死亡。高等思維的過程 - 例如考慮怎麼才能不死 - 或生前對不起誰 - 終止。

  死亡 4-5 分鐘後:瞳孔放大並開始失去光澤。眼球已經開始從球體慢慢變平,因為這時身體內已經沒有血壓了。

  死亡 7-9 分鐘後:腦幹死亡。

  死亡 1-4 小時後:身體肌肉開始僵硬,並使頭髮豎立,也就是這個原因,人死後看上去頭髮長長了。

  死亡 4-6 小時後:屍僵開始擴散。凝結的血液開始使皮膚變黑。

  死亡 6 小時後,肌肉仍然會痙攣。一些厭氧性的生理反應仍然在繼續。

  死亡 8 小時後,身體已經徹底涼了。

  死亡 36-48 小時後,屍僵現象開始消失,身體重新變軟,柔軟到可以去表演柔術雜技。

  死亡 24-72 小時後,由於身體內存在大量細菌,體內富含蛋白質的各內臟開始腐爛,而胰腺開始消化自身。

  人死後,各組織和器官的機能活動逐漸停止,屍體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稱為死後變化,由這些變化所呈現的現象為屍體現象。如果屍體被冷凍,某些細胞 ( 如精子、軟骨 ) 還能活得更長 ( ps:有時男性在死後幾天還能長鬍茬子。但這與活細胞無關,是因為皮膚下陷導致胡茬子冒了出來。 )

  (2017-10-13)


  古代史料中多次明確記載有匈奴“妻後母、報寡嫂”的習俗,簡單的説,就是“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這種習俗主要在古代戰爭時期常見,司馬遷説:.在匈奴人那裏,普遍流行“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這種習俗主要在遊牧民族盛行,《漢書·匈奴傳》説漢元帝時,王昭君先嫁給呼韓邪單于。呼韓邪死後,又嫁給其前妻子復株來若提單于為妻。和甸奴同時的烏孫人同樣有此風俗。漢解優公主先嫁給烏孫岑阪。岑阪死,從兄弟翁歸靡繼王位,“復尚楚主解行”。

  至於為什麼匈奴人有父卒,子娶父妻,兄卒,弟娶兄妻之習俗?

  這種風俗,應從匈奴人所處的一定歷史發展階段和社會特徵去理解。公元前3世紀前後,匈奴人登上了歷史舞台。這時正值原始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制社會時期,氏族社會的各種風俗習慣,仍有許多的遺留。蒸母(雖不是生母)、報嫂的風俗,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認為,嫁入本氏族的女子,仍是以氏族對氏族,而不是以個人對個人。女子嫁到夫家,她不僅屬於夫家的一個家庭成員,同時也屬於夫家氏族中的一個氏族成員。如果夫死之後,妻若改嫁,其勢不僅脱離夫家,而且也脱離夫家的氏族。為了把她們約束在本氏族之中,除生母外,全由兒子或兄弟繼承她們的婚姻關係,使她們不能脱離夫家的氏族共同體而單獨採取個人行動。

  在匈奴人的婚姻關係中,除了有“妻後母、報寡嫂”的習俗,還有一種婚姻關係即“和親”。大單于把自己心愛的女人、女兒們,作為拉攏對發展、鞏固自己民族有利的勢力的政治外交手段,使其為我所用。如漢武帝時,漢歙(xi,音西)侯趙信,(原歸附漢朝的匈奴小王)投降匈奴,因為他長期在漢,熟悉漢朝的軍、政情況,大單于遂封他為“自次王”(意為尊重他僅次於單于自己),以姊為妻之,與他共謀圖漢。以上這些婚姻現象,匈奴人一直延續至公元4世紀初。自匈奴之後的北方遊牧民族也都有這種習俗。

  雖然活着是這樣,但在母嫂死後則是和原來的丈夫合葬。通俗來看,匈奴人將婦女作為財產看待,父親去世,繼承人將繼承其全部財產,自然包括女人!

  (2017-10-12)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日,是我們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

  古人習俗

  古代的時候,古人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吟詩作對、登高賞菊、飲酒吃糕、插茱萸等。

  那就詳細的為大家回憶回憶古人的重陽佳節習俗:

  1、吟詩作對篇

  在眾多描寫重陽的詩篇中,大家最熟悉應該要數這幾篇詩句。小編來為大家梳理一下:(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插遍茱萸少一人。

  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唐)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唐)王勃:《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

  還有很多描寫重陽的經典的詩篇,小編就不在此為大家一一列舉。

  2、登高賞菊篇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3、飲酒吃糕篇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4、插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今又重陽

  説完古代的,那回歸到當前。提前為你準備好今年的重陽節日計劃。

  現在的人們,重陽節日活動最重要的當數思親。同時,重陽節也是我國的老人節,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培養人們迴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重陽佳節,我們可以為家裏老人做哪些事呢

  ①為爸媽做一頓可口的晚飯,讓他們知道,獨自在外你一樣能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②泡一壺茶,和爸媽安靜聊一個下午;

  ③陪爸媽出去走走;

  ④照一張全家福;

  ⑤帶爸媽看一場電影;

  ⑥幫爸媽清理一下電腦,多教他們點使用技巧

  ⑦一起逛街,給爸媽買一件他們平時不捨得買的東西;

  ⑧

  如果不在爸媽身邊,我們可以早早的給父母打個電話,送去節日的祝福和關心。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由於興趣、活動等方面的原因,就會和子女們的距離逐漸拉開,很容易產生一種孤獨冷落感。我們往往因為工作、生活的煩惱忽視了父母的需求,每當受了委屈或者挫折,就想起了父母,似乎父母永遠是庇護我們的那顆大樹,卻沒想過大樹也有老的那天,也需要兒女的關愛來滋潤心田。

  教育不是父母對孩子單向施予,而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的人生旅程!添加微信:

  edu9768

  加入到與老師的互動中來,共同學習成長!

  (2017-10-24)


  對於泡温泉在日本可謂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就算是我們中國人也喜歡泡温泉,但是盛產小電影的日本來説,他們卻流行男女混浴,這種相當奇葩的習俗對於我們來説是接受不了的,看看日本的男女混浴有多奇葩把。

  日本的男女混浴旅館除了男女混浴之外還有更加奇葩的措施,那就是男女混浴的温泉都有裝上攝像頭,至於為什麼要在温泉裏面裝攝像頭,很多人都不理解,店家的解釋是,因為很多時候男女混浴都很不安全,害怕一下男子對以前泡浴的女性進行騷擾才加裝的攝像頭。

  大家都知道日本小電影上面的劇情,其實這些都會有可能發生在這些男女混浴的温泉裏面,很多時候來的20多歲的女性,有點不懷好意的男的就會上去搭訕或者騷擾,比較以一羣男女混浴,他們之間只隔着一塊布。

  不過這個男女混浴的傳統貌似就一直在日本流傳下來的。在德川幕府的江户時代,算是日本男女混浴的大發展的時期。混浴傳統從荒山野嶺進入了城市,在城市中興起了混浴的潮流。日本有記錄的最早的公共浴室是在1591年左右,相當於中國的明朝時期。想不到日本人真是開放,這麼早之前就已經在男女混浴,但是我們的確是接受不了。

  (20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