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文】一個人的最大幸運,是在人生中途遇見自己的使命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綜合

HR COFFEE 社羣

國內高端專業的

HR主題社羣

來源:泰普洛領導力

對於盲目的船來説,所有的風向都是逆風。

- 你是否有探尋過自己的人生使命?

- 為什麼茨威格説一個人生命中的最大幸運,就是在他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 為什麼喬布斯説蘋果在設計上的成功,與他在大學時學的書法,密不可分?

- 為什麼説使命不一定要宏大,卻是聚焦微小而重要的事情?

- 為什麼《U型理論》奧托.夏莫説,只有處在人生第三第四階段的人,才能夠找到個人使命?

- 美國使命專家蒂姆.凱利,就個人使命探尋提出的四個關鍵問題又是什麼?

Part 1

使命為什麼重要?

對我們每個人究竟意味着什麼?

在很多人看來,「使命」是一個過於宏大的詞,好像只有「造福人類」這樣的宏圖遠志才能夠被稱為「使命」,而「使命」,似乎也只是偉人的專屬。

但事實上,每個人都能從專注於生活的目標中受益,而這些能夠幫助你成長的目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你的「使命」。

使命的內涵,不僅僅侷限於一份工作或一個愛好,它意藴廣大。

1. 使命是從他人的實際需求出發

使命不同於野心,野心始於自己的慾望,而使命關注他人的需求。肩負使命的人,行動的初衷永遠是任務的內在價值,而不是金錢和地位。找尋使命,需要你發問:人們面臨的問題是什麼?社會需要什麼?

鋼鐵俠馬斯克《馬斯克的領導力法則》在上大學時,就對自己的人生使命有了非常明確的認知。為了找到使命,他問了自己兩個問題,其中一個就是:這個世界需要什麼?

於是,馬斯克列出了四種可能的人生使命:太空探索,電力運輸,人工智能和人類基因重組。最後,馬斯克選擇了前兩個,先後創立了特斯拉、SpaceX、SolarCity三家公司。

2. 使命並不宏偉,聚焦微小、真實且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之所以認為人生需要一個宏大的使命去驅動,是因為我們喪失了從細微的每個當下,去尋求意義的能力。

但是,真正的使命,恰恰可以是對一個微小而重要問題的關注。

比如,這件小事可能是:一個致力於改善老人臨終關懷的使命,一個要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教授兒童音樂的使命,甚至是一個把新鮮出爐的披薩,送到每一位顧客手中的使命。這些使命都不宏大,但卻可以幫助他人生活得更好。正如馬斯克所言:

使命看似宏大,

似乎總和偉人如影隨形。

實際上它很精確:

需要我們聚焦興趣點,並制定計劃。

使命值得我們每個人擁有:

從他人的實際需求出發,

與自身才能的交匯之處,

往就是使命所在。

3. 使命需要你誠實地審視自己的能力

使命是你在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後,希望解決這個世界存在問題的願望。帶着使命感,你將用自己的天賦,為世界作出貢獻。

總之,你的技能和才華與世界需求的交匯之處,就是你的閃光點,也是你的使命所在。

Part 2

人生最大的幸運,莫過於

在年富力強時,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的羣星閃耀時》中寫了這麼一句話,「一個人生命中的最大幸運,莫過於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能否在年富力強時發現自己的人生使命,取決於很多因素。《U型理論》作者奧托·夏莫曾提出,個人成長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我是世界的中心。

外部的世界如同一個圓,而「我」處在世界的中心。這一階段的人如同孩童,認為整個世界圍繞自己轉。

第二階段:我是世界的一部分。

人們開始意識到世界的廣闊,發現各個領域都存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這一階段,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

第三個階段:我在世界之外。

處在這一階段的人,能夠把自己的思想從身體裏抽離出來,即使身處苦難之中,也能抽離出自己的想法,去看看自己到底在經歷些什麼。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就是典型例子。當年,維克多身處納粹集中營,遭受虐待。在被進行人體實驗時,他突然發現自己能將意識抽離出來,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這段過程。那時,他在腦中想,如果我能活下來,要如何跟我的學生,以及世界上的人介紹這段經歷?

第四階段:我無處不在。

這一階段的人,就如電影《超體》中大腦完全被開發的女主角,他們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從而達到通透的狀態。

處於第一和第二階段的人,很難找到自己的使命,前者容易被世界中心的虛像所矇蔽;後者容易產生不自信,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意義。

奧托·夏莫認為,絕大多數人交錯處於前兩個階段,對使命的感覺力很弱,只有處在第三和第四階段的人,才能夠找到個人使命。

Part 3

如何找到個人使命:

從”真實的使命“四問到喬布斯的「連點成線」

1. 內省:蒂姆·凱利關於使命探尋的四個基本問題

《True Purpose》一書的作者,美國使命專家——蒂姆·凱利提出了幫助個人找到使命的四個關鍵問題。

建議你找出一小時完全空閒的時間,關掉手機,關掉電腦,關上房門,保證這一小時沒有任何打擾。這一小時只屬於你,和你要找到人生使命這件事。拿出一張白紙,在紙上寫下這四個問題,並開始作答。

Q1:我的本質

當我活在使命裏時,我是誰?

回答這個問題,你可以藉助諸如自然界的一些力量,如火、水、海洋、沙漠等,來形容自己。

你需要思考,在自己的認知和他人的評價中,你更接近於自然界中的什麼力量,某種物質或動物。

這種方式能幫助你尋找自己的獨特價值,即自己在什麼事情上做得比身邊的其他人要好一些。不是絕對的好,只是相對的好就可以,從而透過表面的自己,發現更內在的能量。

Q2:我的影響

當我在使命中,所做之事給他人帶來什麼影響?

使命能夠幫助你活出生命的本質,那麼你在踐行使命的過程中,能給這個世界和他人帶來什麼影響呢?

喬布斯曾經問過自己:我活着能幹什麼?他的答案是:活着能夠改變世界。

你也可以嘗試回答這個問題,把自己所能產生的影響描述出來。這個問題能夠幫助你傾聽內心真實的聲音,你內心希望這個世界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從而更堅定自己使命的方向。

Q3:我的任務

當我在使命中,我要完成的特定任務是什麼?

當你將第一和第二個問題想清楚後,就可以開始思考:我的任務是什麼?

這個問題本質就是把使命從本子上拿下來,讓使命被實踐到你的每月、每週和每天的生命中去。

Q4:我的信息

我要傳遞給他人的最深刻的信息是什麼?

當你完成前三個問題後,要思考,通過使命,我要向他人傳遞什麼樣的聲音?

向他人傳遞自己的使命,本質上也是一種影響力,你的使命,將影響更多的人。

這便是蒂姆·凱利列出的四大問題,如果你處於奧托·夏莫所説的第三、第四階段,那麼就可以用這四個結構進行梳理,相信寫着寫着,你的個人使命就躍然紙上了。

2. 嘗試——喬布斯的「連點成線」和頓悟時刻

2005年6月12號,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做了他人生中最著名的一次演講——「我人生的三個故事」。其中一個片段是他在大學期間學習書法,這件事當時看似毫無意義,但數十年後,卻在蘋果產品的設計理念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喬布斯在演講中提出了一個尋找使命的關鍵概念——「connecting the dots」,即「連點成線」。

如何理解「連點成線」的概念呢?

喬布斯説,他在大學裏,根本看不到學習書法和未來的聯繫。但是,十年之後再回頭看,兩者之間關係就非常清楚了。

我們同樣不可能從此刻的點上看到未來,但遵循自己的好奇和直覺前行,被證明是非常珍貴的。

因為某一刻,我們會突然把自己生命中重要的「點」,串聯在一起。這些「點」,包括人生中的重要事件或某個關鍵回憶。在這個瞬間,你會突然頓悟自己生命的意義,也就是説:你發現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頓悟如何發生?

頓悟的發生,需要你極度認真地對待每一天,也包含經歷困惑、遭受懷疑,甚至是感受痛苦。

但關鍵是,永遠不要放棄對美好人生的追求,也永遠不要對自己感到失望。每次跌倒,再起來。只要爬起來的次數,比跌倒的次數多一次,你就會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力量。終有一天,你生命中的「點」會自動連接。

總之,找到人生「使命」的這個問題,沒有捷徑,而是一個需要你通過投入很多時間、精力、勇氣去不斷嘗試的事情。

Part 4

找到個人使命後

我們的人生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變化一:認識真實自己,讓改變和成長真正開始

我們大部分人痛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

真正的人生,是從認識自己開始的;認識真實的自我,是改變發生的重要前提。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認識真正的自己,也不是每個人都走在認識自我的正確方向上。很多人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習慣通過別人的評價和一些所謂的“標籤”來認識自己。

當你堅定自己的使命後,你會清晰知道自己是誰,需要創造什麼,從而具備掙脱別人的眼光和評價的力量,不再為外界的干擾勞心費神,不必再付出時間和精力去討好他人,你的狀態會變得更加平穩。走出外界的束縛,是你改變的第一步。

變化二:顛覆生活的響應模式,成為生活的發起者和創造者

大多數人傾向於在響應模式中生活,人們總是試圖解決自己的問題,個人悲喜也取決於人生起落。

但是,當你找到人生的使命後,這種生活方式會發生巨大變化,你會成為生活的發起者或創造者。

我們可以控制生活的狀態,可以選擇自己的響應模式:對外,不再糾結於問題本身,對內,我們在內心深處感知變化,澄清自己的使命。這樣一來,即使最初的問題不一定會完全消失,但問題本身已然不那麼重要了。

當我們真正成為生活的創造者,不斷澄清自我使命,主動出擊、創造價值時,我們會帶着遠見生活,會被腦海中構建起的未來所吸引,自我感受也會越來越好。當我們真正開始成為更具價值的自我,我們會被賦予力量,也會賦能他人。

變化三:走出受害者角色,從生活的苦難中受益

使命感強的人,會從苦難之中獲得成長。

以喬布斯為例,喬布斯有着強大的使命感,並且他從小就有這種感受——要活着改變世界。

喬布斯30歲那年被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解僱,這對他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他的失敗,被鬧得滿城風雨,甚至萌生過離開硅谷一走了之的想法。

所幸,喬布斯發現自己的意外出局,並沒有影響他對事業的熱愛。探尋自己內在的力量後,喬布斯收穫了兩點:

第一,更加堅定自己的使命感,依然想要改變世界,依然能看到未來的方向。這種使命感的力量越來越強大,那種被公司炒魷魚的憤怒反而消失了。

第二,發現了自己明顯的短板,即無法使身邊的人跟隨自己。於是,他開始主動改變自己,變得更容易和他人相處,大家都願意跟他工作,聽他演講,以前對他的偏見,都消失了。

於是,喬布斯不再受固有思維的羈絆,開始進入了人生中最具創造力的時期。

個人使命是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每一天你對生命和世界會有新的認知,這些認知又會融到你的生命中。

所以,你可以不斷向內尋找,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做到完全瞭解自己。找到答案後,需要更加努力,投入更多時間,跟隨自己的內心,去實踐和嘗試。最後,你會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最終找到並踐行自己的使命。

最後,我們以喬布斯在「我人生的三個故事」中的講話作結:

你必須相信,經歷過的點點滴滴,會在你未來的生命裏,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你必須相信一些東西——你的勇氣、宿命、生活、因緣,隨便什麼,因為相信這些點滴能夠一路連接,會給你帶來循從本覺的自信,它使你遠離平凡,變得與眾不同...

來源:泰普洛領導力

版權申明:以上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HRC社羣立場,內容及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