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新能源車型在賣二手車時,不管出廠多久,不管行駛里程多少,基本上就是打“骨折”出售,包括特斯拉包括國內造車新勢力幾乎無一倖免,購車的車主在買車時歡天喜地,在用車時大呼上當,在賣車時拍斷大腿直呼自己不該買這個“電動爹”。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電動車賣二手“打骨折”的現象似乎有了緩解的趨勢,那到底是什麼造成這一轉變的呢?
新車漲價,二手車“如魚得水”隨着時間來到2022年,原屬於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已經經歷了好幾輪的滑落,從總體數據來看,進入2022年之後,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金額已經下降了差不多30%,而這些國家“收回去”的錢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廠家的效益,所以廠家開始接二連三的將新車價格往上提。
除了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滑坡”之外,原材料的漲價也使得新能源車的價格發生了上漲,並且長遠來看,由於環保、政治等較雜因素,使得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零配件在未來依然會呈現出一種上漲的趨勢,特別是鋰電池、芯片等產業出現了大量的供需關係顛倒的情況,由此從可觀測的未來來看,新能源汽車價格的總體走勢還是會持續上漲的。
從公佈的數據來看,自2022年補貼退坡之後,新能源汽車新車的價格已經上漲了3%-8%,而這直接影響到了二手車市場,根據新浪等媒體所統計的數據,在2022年開年之後,新能源汽車的二手車價格已經相較於2022年年前上漲了5%左右,同時收車時的車價也對應有了些許上漲。
平心而論,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以及控制單元相較於傳統汽車的發動機和變速器,在可靠性、可持續利用性、重複利用性等方面都有着先天性的不足,以電池為例,其每年都會按照一定比例縮減剩餘可用電量,所以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不如普通汽車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就是由於新車價格的變化,使得二手車的價格出現“高漲”的情況,不知道二手車商以及考慮二手新能源汽車的用户此時是什麼表情,我反正是醉了。
盲目跟風,買漲不買跌消費者的盲目跟風心態其實由來已久,以某些品牌最為猖獗,比如A品牌和B品牌的車型從定位、動力、性能等方面並沒有太多區別,但A品牌自上市就開始加價,B品牌則選擇低價銷售,那消費者在大多數情況下會更接受A品牌一些,因為買漲不買跌。
同樣的道理,當新能源汽車一出來售價很低時,消費者往往是不買賬的,而如今各種政策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者心裏急了,開始跟風了,於是乎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也隨之發生上漲,這甚至於波及到了二手車市場。
不過跟風也不一定是一件壞事,要知道新能源汽車剛剛上市的時候可是被消費者“嗤之以鼻”的,而隨着行業的不斷髮展,如今新能源汽車也開始走進千家萬户,這其中既包括產品實力本身的提升,也包括用户消費者之間的口口相傳。説真的,一台使用體驗優秀的新能源汽車確實非常吃香,這是為什麼眾多消費者選擇特斯拉的原因,只靠吹是不可能吹出這麼多銷量的。從正面來看,這波“漲價”也意味着新能源市場的未來是無限光明的。
政策限制,價格上漲,消費者“迫不得已”隨着城市化的進程加速,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限制傳統汽車上路行駛,這就迫使消費者轉向購買新能源車型。以本地城市為例,雖然並未限制傳統汽車上牌,但在每天的早晚高峯期卻禁止部分燃油車行駛在主要的大橋、隧道以及某些道路上,這就迫使消費者要麼選擇坐公共交通出行,要麼就只有購買新能源車型。
同時隨着油價的上漲,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油錢”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以92號汽油為例,普通小轎車百公里油耗約在7升左右,摺合人民幣百公里約56元,而混合動力車型的油耗在4-5升左右,摺合人民幣40元,但新能源車型百公里費用會更低,這也促使消費者在選擇“下一輛”車時去選購新能源車型。
一旦消費市場變大,總體需求變多,那“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就顯現出來,再綜合上補貼退坡、原材料上漲、從眾心理以及政策原因等因素,新能源汽車的新車和二手車的漲價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並且在未來,如果這些要素得不到緩解,那麼漲價之風還會繼續蔓延下去。
可以説漲價是好事情,對整個市場來説更有利於發展,但也可以説這是壞事情,因為出錢的是普通老百姓。韭菜才多粗啊,就急着割了?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