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管理越來越嚴,上路會受影響嗎?交警:做到3點,放心騎行
現如今,交通工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重要,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大家對於出行需求越來越頻繁,那麼,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私人交通工具,就變得十分方便,而現在老百姓擁有私人交通工具最多的無非是汽車和電動車兩種。
汽車和電動車其實都是在近20年左右開始普及,汽車擁有舒適的駕駛環境、超過200公里的時速、以及可以長途短途出行的優勢,不過擁有諸多優勢的汽車,也有着嚴苛的上路規範標準,大額的購車費用、養車費用,這些門檻直接將讓相當一部分老百姓可望不可求。
而相比汽車,電動車雖然在舒適性 、時速等方面不如汽車,但是在成本和使用門檻上卻遠勝於汽車,尤其是電動車在城市出行的便利性,面對遍佈城市道路的電子眼,電動車上路根本不用慌,這一點讓不少汽車車主都十分羨慕。
電動車管理越來越嚴格
不過,電動車不受約束的時期已經成為“過去式”,現在的電動車也要接受一定的約束,而且,從近2年對於電動車管理上的變化來説,現在的電動車在管理上很明顯在向汽車管理靠攏,電動車治理手段也在不斷地升級,比如部分地方已經開始落實“電子車牌”,啓動違章和徵信掛鈎,用無人機抓拍違章,上門批評等方式,讓人不得不感嘆,現在的電動車管理越來越嚴格。
那麼,面對電動車治理升級,有的車主就開始慌了,生怕自己上路被交警攔下進行處罰,擔心自己的電動車上路會受影響,但其實根本不需要過度擔心,車主上路只需要做到以下3點,根本不用慌,可以放心騎行。
第一點:電動車上好牌照
在電動車推進規範化之後,第一步就是要求電動車實名登記上好牌照,這樣就能和汽車一樣,對一些違章的電動車進行抓拍,然後對於車輛進行相應的處罰,之前就有一個江西電動車主,因為電子眼抓拍違章,累計達到了上百條罰單,處罰金額達到了7000多元。
而很明顯,這位車主一定是在日常使用電動車養成了壞習慣,但是因為一直沒有牌照的約束,才縱容一直違章騎行,而通過罰款之後,該車主也表示痛改前非,絕不會在違章騎行電動車,這就是牌照帶來的重要意義。
而上牌的目的也就是如此,所以各地花費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為電動車免費上牌,就是希望大家能夠上牌上路,如果電動車沒有上好牌照上路,那麼就會成為嚴查的對象,會受到影響。
第二點:電動車戴好頭盔
電動車佩戴頭盔基本上和電動車上牌同步落實的規定,要求佩戴頭盔最早是2020年4月公安部的“一盔一帶”倡議,隨後各地又根據當地實情出台了細則,也有像江蘇、浙江、廣西、湖南等地直接指定了電動車條例,電動車佩戴頭盔成為地方法規。
電動車佩戴頭盔的意義是不亞於上牌,頭盔是電動車主唯一的防護工具,能夠有效地降低車主的傷亡率問題,雖然現在佩戴頭盔的處罰力度較小,一般只是5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是批評教育的口頭處罰,但是如果未佩戴頭盔直接上路行駛,被查到還是會影響上路。
第三點:電動車遵守交通規則
如果做到以上2點,那麼我們可以放心出門騎行,但是如果想要一路暢行,那麼遵守交通規則是必須的,尤其是電動車常見的闖紅燈、佔機動車道、逆向行駛、違規載人等等,這些行為都是增加了車輛行駛的安全隱患,車主千萬不要有。
而所謂的亂象,其實也就是指電動車主不遵守交通規則,現在無論是電子眼還是無人機,真正抓拍的都是這些騎行亂象,一旦查到那麼將會進行處罰。
電動車治理升級的意義
當電動車的治理手段升級,總有人會質疑有沒有必要,比如電動車要求佩戴頭盔,就曾經引來無數人的討論和爭議,認為頭盔確實沒有必要,不過根據2020年數據來看,確實2020年的電動車傷亡率同比2019年下降了10%,可見還是有很大的意義。
而對於一些電動車治理處罰手段的升級,比如上門、上單位批評,掛鈎徵信,其實這些都是針對於少數屢教不改,把交通法規視若無睹的車主,而通過小額罰款完全約束不到了,所以增加一些更為極端的處罰手段加持,其實就是遏制少數違章車主的行為,所以,每一項管理,肯定都是有一定意義。
小行家的觀點:當然,電動車作為中低收入老百姓重要的依賴交通工具,所以,還是以宣導教育為主,以罰款為輔更為人性化,像少數地方違規載人直接罰款2000元,這樣的處罰力度確實讓電動車主吃不消,電動車畢竟和汽車並不屬於同一個消費人羣,所以在管理上還是要更加細化更為合情合理,而最後,小行家還是希望所有電動車主,能夠遵守相應的規則,和其他車輛共同來營造我們安全的道路環境。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大家評論交流,關注電動車小行家,每天分享電動車相關資訊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