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類歷史大旱災往往出現大饑荒,成因中人禍因素大於天災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綜合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人類歷史上的大旱災,往往伴隨着大饑荒。如果探究旱災背後饑荒的成因,不難發現,這些人類的大災難中,人禍的因素更甚於天災。

資料圖 圖源 IC photo

1942年到1943年秋冬季節,亞洲許多地區發生了連續乾旱。1943年春,南亞和東南亞多地繼續幹旱無雨。嚴酷的自然條件,加上二戰的政治背景,給當時尚處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的印度東部孟加拉地區(現在的孟加拉國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帶來嚴重的饑荒,據記載,災害共造成超過300萬人死亡,釀成近代一場大悲劇。

據歷史學家研究,這場災害與其説是天災,不如説是人禍。據記載,死亡主要是由於飢餓以及瘧疾和霍亂等疾病造成的,這些疾病由於人口流離失所、營養不良、衞生條件差和缺乏醫療保健而惡化。歷史學家給這場乾旱及其誘發的饑荒標記上“人為”的標籤,以此來強調饑荒是由戰時的殖民政策帶來並由此加劇的,英國殖民政府及其主要領導者應在一定程度上對這場悲劇負責。

實際上,孟加拉地區一向水量充沛、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但幾項人為因素的影響逐漸造成了一場災難。首先,英國殖民者在印度(當時含孟加拉地區)採取税收和土地代理人制度,由此帶來嚴重的土地兼併。多年累積下來,大量自耕農變為赤貧的失地農民。

1942年冬季的乾旱造成稻米收成相對較差,導致了食物供應短缺。同年,日本出兵佔領了緬甸,印度從緬甸進口大米的路線也被封鎖了。隨後,由於擔心日本軍隊通過緬甸及孟加拉東部邊境入侵英屬印度,英國軍事當局啓動了一項所謂“焦土”政策,摧毀了孟加拉沿海的所有船隻和大米庫存,並且禁止一切非英國的船隻靠岸,這些措施剝奪了民眾獲得糧食救援和其他資源的機會,將災難中的孟加拉地區推向了毀滅性的饑荒。

在這種嚴峻情勢下,英國殖民政府優先考慮將糧食等物資分發給軍方、政府人員和其他被認為重要的階層。同時,由於戰時船隻緊缺,這造成從澳大利亞運抵印度的小麥無法及時運送到受災地區,來減少孟加拉地區數百萬飢餓者的困境。從1942年12月20日,日本對加爾各答的第一次空襲引發了糧食危機,到1943年底,飢餓、傳染病、流離失所引發的死亡高達數百萬人。孟加拉地區的社會結構受到饑荒的嚴重破壞。

1968年至1973年,非洲也遭受了嚴重乾旱。據統計,這場災難涉及36個國家,受災人口2500萬人,逃荒者逾1000萬人,累計死亡人數達200萬以上,僅撒哈拉地區死亡人數就超過了150萬。

1968年至1973年,薩赫勒地區(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非洲中部蘇丹草原地區之間的帶狀“走廊”區域)更是發生了極其罕見的連續5年的大旱。尼日爾是重災區,莊稼幾乎絕收,逾百萬人餓死,但發生在尼日爾的慘劇,並不僅因為乾旱,更多的是殖民統治、腐敗的政府和領導者帶來的人禍。

尼日爾1922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60年,尼日爾取得了國家獨立,但法國殖民統治者刻意扶植少數部族領導者上台,埋下動盪的禍根。為維持統治,當地傀儡政權只能實行高壓政策,並在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嚴重依賴法國的支援,從而逐漸把尼日爾的經濟推入了死衚衕。尼日爾成為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1973年時,尼日爾由於連年乾旱,莊稼顆粒無收,嚴重的饑荒使該國人口減少了1/4。嚴重人道危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尼日爾獲得了一些國際緊急援助資金。然而,一些政府官員勾結不法商人,以極低的價格買走災民的瘦弱牲畜,養肥後宰殺外銷。以至於,在尼日爾全國饑荒的大背景下,當年的肉類出口量居然明顯增加。旱災帶來的饑荒和統治者的極度腐敗,終於在1974年導致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