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情況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經常有人給我説,感覺當了媽以後,脾氣越來越差,火氣越來越大。

尤其是,辛苦一天回家後,發現孩子把家裏弄得雞飛狗跳,在捱打的邊緣瘋狂試探。
不訓一頓,都對不起他的所作所為……
這4種情況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在必要情況下,孩子確實要“訓”,一味地縱容只會養出沒有規矩的孩子。
但孩子也不是什麼情況都能訓,或者不能馬上就訓。
甭管多生氣,以下4種情況,請謹慎訓娃:
已經警告過的事,別訓
孩子的本質就是永遠好奇,永遠不聽道理。
不論我們講了多少次“這個習慣不好”,“那個行為不安全”都無法阻止孩子去冒險犯傻。
過年跟朋友帶孩子們聚餐。
朋友抱怨自己娃總是丟三落四,叮囑了很多遍都沒改,嘴上應着“知道了”,下一次還會犯。
當天聚餐,餐廳送個每個小朋友一份玩具,離席前朋友特意叮囑檢查物品別落東西,結果還是把玩具忘了。
快到家時突然想起來玩具還在座位上,孩子鬧着讓爸爸掉頭回去找。
朋友忍不住訓斥:“早就讓你收起來你不聽,這下好了吧。”
孩子挨訓後也不鬧着回去拿了,但一路都坐在車裏生悶氣。
這4種情況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其實,當孩子面對“不聽老人言、果然吃了虧在眼前”的尷尬情況時,心裏已經夠後悔、難過了。
如果我們再去強調“我早就説過”這類話,無異於在孩子頭上潑冷水。
在低氣壓懊悔的情況下,訓誡不僅不會達到我們期待的效果,反而會引發孩子的牴觸情緒,增加對父母的負面印象。
面對提前警告卻依舊犯錯的情況,最好的做法就是:
理解他的心情,告訴TA事情已經發生了,重點是如何解決當下的問題,幫助孩子從負面情緒中解脱出來,培養孩子的逆商。
《小王子》中説:每個大人都曾經是一個孩子,只是他們忘記了。
我們也是一路跌跌撞撞從小朋友走過來,才明白的所謂人生道理和生活常識的。轉過頭卻希望孩子實現速成,做一個完美的孩子,顯然不公平。
理可頓悟,事須漸修。
無論做事還是育兒,都是同樣的道理。
孩子已經知錯,別訓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孩子犯錯後父母的態度決定了他如何看待事情以及評價自己。
你有沒有發現,明明已經知錯耷拉下腦袋的娃,被你繼續一訓,反而跟只鬥雞似得來了精神“愈戰愈勇”?
因為每個孩子在犯錯後,心裏都會充滿着內疚、羞愧與自責,並且會試圖去彌補。
反而是父母劈頭蓋臉地責備,才會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對抗和反擊上。
不被允許犯錯的孩子是無法成長的,當父母抓住錯誤不放的時候,孩子就學會了撒謊和逃避責任。
每一次犯錯都是學習的機會,小時候在小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長大後才能不犯更大的錯誤。
損失再大、後果再糟,抱怨和譴責也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在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才不枉白錯一場。
這4種情況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當孩子主動承認錯誤時,不妨試着用這4步,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1、發生了什麼事?/怎麼發生的?2、有什麼辦法彌補錯誤?3、你希望我做什麼?4、覆盤
舉個例子説明:
前幾天C爸給我倆準備了一盆泡腳水,CC偏要來過過癮,又嫌水燙,我耐着性子加了三次涼水,這“事兒姐”還直喊燙,非把腳擱盆沿等着。
等着也不安分,跟DD打打鬧鬧,結果一個不注意,腳下一用力,直接把盆蹬翻了。
水。漫。金。山。客廳方圓兩米所見之物全被泡了。
真的很有訓一頓的衝動啊,這孩子怎麼就非得“作”點事兒出來呢?
但看CC已經驚慌失措,還是忍了:
我:“發生了什麼?”(步驟1、問發生了什麼,而不是問責,哪怕你看到了全過程,也給孩子描述問題和解釋的機會,從孩子嘴裏聽到的版本,一定能讓你冷靜不少)
CC:“媽媽,對不起,我沒想到使勁一蹬,水盆能給踩翻了。”(瞧,大多數犯錯,孩子都不是故意為之)
我:“那現在你覺得該怎麼辦?”(步驟2、依然不問責,而是讓孩子自己想善後方法,只要你不咄咄逼人,TA就會給你驚喜)
CC:“我去拿墩布把水拖幹,把東西收起來。”説完馬上小跑着去拿拖把。我:“有什麼需要我做什麼嗎?”(步驟3、許多時候孩子的解決辦法沒有那麼完美,所以可以主動提供幫助)
我:“沙發下面的水我處理不了,你能幫我挪沙發嗎?”
事後,沒等我覆盤,她自己先檢討了(步驟4、覆盤,總結經驗教訓):
CC:“看來以後不能把腳蹬盆邊,會翻的呀,我這一通收拾,下次我可再也不蹬盆沿了。”
僅僅是忍住了一時的怒氣,就是犯錯-知錯-改錯-不再犯的完美收場。
若忍不住,劈頭蓋臉訓一頓?絕對是娃各種找藉口拒不承認錯誤(誰讓你把水弄那麼燙),也拒不悔改(最後可能還是你收拾),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當着外人的面,別訓孩子
之前做青少年專訪時,一個女孩讓我印象深刻,5、6歲的時候,母親給了10元大鈔讓她去買醋(當時冰棍兩毛一根),女孩買完醋怎麼也找不到錢,也不敢回家,就在路上來回的找。
母親一直等不到女孩回家便出來找她,結果發現女孩弄丟了錢。
然後母親直接站在人來人往的街上訓了她半小時,説她什麼也幹不好,是個廢物。
這個例子就是她童年的縮影,父母訓她從來不避人,從來沒有顧慮過小孩也有自尊。
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女孩時常懷疑自己的價值,覺得自己是個廢物,不配被愛,十分自卑,對母親也是又愛又恨。
這4種情況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如何毀掉你的孩子》中提到:
想要徹底毀掉一個孩子,終極手段就是當着外人(同學/親友/鄰居)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
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從兩歲左右開始,就有了需要被尊重的意識,孩子也有自尊心,能察覺到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
嚴重的當眾訓斥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怯懦或囂張逆反,也會讓親子關係產生隔閡。
古人云“關門教子”,當着外人教訓孩子,即便是立了規矩,讓孩子失了尊嚴,也是得不償失。
等回家沒有外人的時候,鄭重地找孩子談談,讓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指出錯誤並改正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夫妻意見不一致,別訓
夫妻兩個教育理念不同是常有的事,但對孩子一定要有一個統一的口徑,不要各説各的,讓孩子不知道聽誰的。
夫妻兩個教育理念不同是常有的事,但對孩子一定要有一個統一的口徑,不要各説各的,讓孩子不知道聽誰的。
媽媽訓孩子不寫作業,爸爸説孩子再玩半小時沒事;
爸爸訓孩子該自己吃飯了,媽媽説喂這一頓也無妨;……
事前沒有統一約定,事發兩個人互相拆台,孩子的事情沒説清,成年人先吵起來了,這樣的後果比打罵更可怕。
有段時間,CC每頓飯都吃的特別少,C爸很在乎這個問題,很擔心她食量長期低水平會降低腸胃消化能力,進而影響發育,想着規定每頓至少吃多少。
而我覺得他過於高要求,如果吃飯這事兒都得搞KPI,孩子太沒人權了。就算長個大個子,壓抑出心理問題得不償失。
我們都認可對方的觀點,但都不認可對方的做法。
所以,飯桌上,畫風經常是:
一碗飯,吃到差不多一半,CC偷偷看看爸爸,C爸臉一板,“把飯吃完”,然後CC又轉向我求助。
我看孩子可憐,便幫她找台階,“她飯前剛喝了一盒奶,吃完一整碗確實有點多……”
後果可想而知。
我覺得C爸不人道,他覺得我沒原則, 原本是孩子的問題,最後演變成了夫妻問題。
對於孩子來講,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需要依據成人的判斷來做決定,他需要的是一致性的指導性意見。
如果兩個最親近的人,同時給他提供了不同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孩子陷入困惑,無所適從。
搞不好還會發展成“兩面派”,爸爸面前一副面孔,媽媽面前另一副,夾縫中求生存。
當父母兩人意見不一致又説服不了對方時,不要直接在孩子面前拆對方的台,有什麼事情,兩人可以關起門來私下先溝通。
最後我們就協商:飯前先帶她出門遛一圈消耗能量;
豐富家裏的菜譜美食誘惑,鼓勵孩子多吃;
保證最基本的攝入量,比如半碗,但半碗之外的,絕不強迫。
這4種情況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寫到:
“我們可以批評孩子,但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批評,要以保護孩子自尊心、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的某種能力為目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36 字。

轉載請註明: 這4種情況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