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這一次的換裝,似乎近幾年來很少有人會提及“長安鈴木”四個字。直到最近很多平台上,長安鈴木正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重慶鈴耀汽車有限公司”。而更多的消息,官方網站不對外開放,所以也就無從得知。
長安鈴木,一款女孩子們鍾情的雨燕,一款越野小霸王的吉姆尼,好好的市場不做,兩年前宣告退出中國市場。現在長安鈴木這幾個字又將所有的過往一概抹去,到底是徹底告別,還是換了“靈藥”再次歸來?
都是退出,但是鈴木和雷諾,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顯然是兩種不同的感受。1993年,鈴木就進入了中國,與長安汽車合資成立長安鈴木。九十年代,基本是鈴木的年代,奧拓、羚羊、雨燕,都是小車,但是憑藉的就是價格親民,還有日系車結實耐用、經濟省油的品質口碑。
Ta不是一線品牌,但是銷量上則可以媲美一線。2008年TA的銷量為10.25萬,3年之後銷量直接攀升到22萬輛,居然翻倍了。
按照正常的道路,接下來應該是TA在中國奮勇向前繼續創造銷量高峯的道路,結果這位大哥好像是有點後勁不足。一度根本看不見了身影,而TA在中國的最後一年,全年的銷量只有3.45萬輛,別説一線二線,就算是小品牌,都比TA的銷量優秀。所以在2018年,鈴木宣佈,接觸與長安汽車的合資關係並且退出市場,那時候更有人戲稱,一元錢出價向長安汽車轉讓其持有的長安鈴木合資公司50%的股權,算是最低成本的“離婚”了!
為什麼長安鈴木在中國“急流勇退”得這麼兇猛呢?有業內人士分析過,中國汽車工業的初期,人們需要的是車,四個輪子一台發動機,有四個座椅可以上街跑的就行。所以那個時候長安鈴木的低價政策相當應景,人們喜歡也樂於購買。但是進入二十世紀,隨着經濟收入和消費升級,人們更需要大體量的舒適性車子,而此時長安不是沒有向鈴木建議引進大尺寸的SUV,可是鈴木或許是被日化的太嚴重了,每一次提議的結果都是拒絕,最終成為了被中國消費者“拒絕”的那個。
長安鈴耀的出現,意味着中國未來再也沒有長安鈴木。而這一次轉身,算不上涅槃。以目前長安在中國汽車行業的走勢看來,Ta並不需要鈴木的加持,所以很大程度上,鈴耀會成為長安的代工廠。畢竟在生產上,長安鈴木工廠在2015年就開始代工長安奔奔。當然,也有人表示Ta或許會成為長安的新能源基地,這也並非不可能,畢竟現在各大車企都在向新能源進發。
鬼斗車觀點:長安鈴木已經沒有翻身的機會了,現在更是連名字都已經丟棄。不過TA始終都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如果能在新能源上幹出一些名堂也不錯,看看現在爆紅的五菱宏光MINI EV。只是,這樣的鈴木,你還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