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怎樣才能永不幹涸?雷鋒的答案是:放進大海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滄海一粟。我決心永遠和羣眾牢牢地焊在一起。”
曾經和雷鋒朝夕相處的戰友、80歲的喬安山説,最好的緬懷就是踐行,自己後半生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學習、宣傳雷鋒精神,要像雷鋒那樣以服務人民為幸福,做永不幹涸的“一滴水”。
走進遼寧撫順市喬安山的家中,映入眼簾的是關於學雷鋒的一面面錦旗、一座座獎盃。在客廳醒目位置,擺着喬安山最珍愛的雷鋒半身銅像,一塵不染。“每逢過節,家裏都要留一副碗筷給雷鋒;每年清明節,我們一家都會去祭掃雷鋒墓……”説起家裏幾十年的傳統,喬安山的孫女喬婷嬌感慨,“雷鋒一直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雷鋒精神每時每刻都在影響着我們。”
“當年我沒有文化,雷鋒特意申請把我調到同一個班,主動跟我結對子教我學習。”喬安山記得,當時報紙上發表了《毛主席關懷警衞戰士學文化》的文章,雷鋒讀給大家聽,講文化學習的重要性。喬安山回憶説:“我文化程度比別人低,學習信心也不足,特別是一學數學就頭疼,有時上課會忘記帶筆和本。有一次,雷鋒讓我做作業,我説鋼筆丟了,雷鋒便把自己的一支筆送給我,還給我訂了一本作業本。我很受感動,學習熱情漸漸高起來,後來考試成績不錯,我記得全班總評成績為優秀。”
雷鋒犧牲後,喬安山萬分心痛、沉寂多年。直到1996年,一部以喬安山為原型的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上映,人們才知道,這麼多年來喬安山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踐行着雷鋒精神。喬安山傳播雷鋒精神的足跡遍佈全國,目前他已宣講雷鋒故事逾4000場次,在160多所學校擔任校外輔導員,為扶貧助學捐款10餘萬元。有一次,喬安山因為勞累過度,在演講台上暈了過去。
“我想他呀。”喬安山説着説着,眼眶濕潤了。有時心裏太難過,他就跑去雷鋒墓前和老戰友唸叨唸叨,“雷鋒啊雷鋒,我的好兄弟。你可知道,再難,我也要走你沒走完的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孫潛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