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淺陌
審核:樂一
在如今局勢下,前幾天卻有美國官員訪台。在美方代表到達台灣之前,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也乘專機抵達台灣,而其主要的目的是弔唁李登輝。
11月份美國將要進行大選,在如此情況下,美日的台灣之行目的不純,局面不言而喻。美國官員的到訪意味着特朗普的選情情況並不樂觀。
訪台是“最後一張牌”如今特朗普的種種行為使得他逐漸失去人心,再加上對於抗擊疫情仍然沒有作為的情況下,訪台是特朗普在大選前對付中國的最後一種手段。
台灣有關學者認為,此次美國官員的到訪只是歷史上“之一”。從2000年到現在,美國已經有過三位內閣成員訪台。這樣的看法只是表層理解,自從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已經通過了針對台灣的5個具有強制力法律的法案。
而現在也是自從美國與台灣“斷交”後其之間的互動最多的時期,這是不可否認的。不過如今美台的互動更多的目光將會放在台灣接下來怎麼做才是明智的選擇。其之間的互動都是建立在如何對台灣“有利”的前提進行交流。
特朗普連任幾率低目前特朗普落選的幾率很高,這也導致了特朗普更加焦慮的想要積極打壓中國,親近台灣。美國專業的大選預測學家依靠其精準的大選預測經驗以及歷史規律對本次大選進行了分析。其認為是否當選主要依據13條關鍵指標,如果不利指標出現了6項,那麼現任總統將會有很大的可能連任失敗。
而這位預測學家分析得出特朗普的不利指標已經達到了7項,大膽的預測其連任失敗。不過這也僅僅只是預測,特朗普仍有6項有利指標,能否連任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然而即使特朗普落選,拜登成為新一任總統,這對於中國是否有利也並不知曉。而台灣也將會提前分析拜登對台的態度。
拜登是民主黨派,在曾經多次反對世界各地區的衝突,是一個務實主義者。這也意味着其可能不會過度干預台灣局勢。
拜登也是本次民主黨參選者中,對台灣提案最多的。拜登對台灣的理解並不同於特朗普商人般的理解。如果拜登勝選,那麼台灣的“親美”政策將要進行改變。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港澳台》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