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刊文誤導讀者、損害中國聲譽,我駐法使館致函要求行使答辯權

中國駐法國使館2月17日發佈《駐法國使館發言人就有關涉華文章致<世界報>的函》。文中表示,中國駐法國使館注意到《世界報》2021年2月9日刊登了駐華記者Simon Leplatre的文章《一年之後,中國人沒有忘記“吹哨人”李文亮》,文章有關表述與事實嚴重不符。根據法國1881年《新聞自由法》第13條,中國使館要求行使答辯權,要求《世界報》在下期報紙上完整刊登以下內容:

《世界報》2021年2月9日刊登了駐華記者Simon Leplatre的文章《一年之後,中國人沒有忘記“吹哨人”李文亮》。中國駐法國使館認為該文觀點偏頗,與事實嚴重不符,恐將誤導讀者,損害中國聲譽,不得不在此做出評論。

一、文章妄稱,“作為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因為預警新冠病毒的危險性而遭逮捕”。事實真相是,中國第一個新冠病例是2019年12月27日由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醫生髮現並報告的。3天之後的12月30日下午,眼科醫生李文亮在同學微信羣轉發信息稱“確診了7例SARS”,並請不要外傳。該微信截屏在網上迅速傳播造成恐慌。武漢警方於2020年1月3日請其前往派出所談話,以訓誡方式要求其停止傳播不實言論。

因此,李文亮醫生既不是所謂的“吹哨人”,也沒有遭到“逮捕”。道聽而途説,德之棄也。在事實真相早已大白於天下的今天,作為一名知名大報的駐華記者無視基本職業道德,仍在知假販假,肆無忌憚地傳播假信息,其行可鄙,其心可誅。文章先是把李文亮醫生標榜為疫情“吹哨人”,後又稱“他並未試圖去提醒大眾”,如此自相矛盾的邏輯令人發笑。

二、文章謬稱,李文亮醫生被訓誡之後的3個星期內,中國政府仍在宣稱病毒無傳染性。這完全是無中生有,顛倒黑白。第一例病例發現後,中國政府疾控部門和醫學專家就馬不停蹄地對病毒進行研究,2020年1月7日分離出病毒毒株,1月12日成功完成基因測序,1月20日,中國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最終確認新冠病毒傳染存在人傳人和醫務人員感染,國家衞健委隨即將新冠肺炎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防控措施。3天之後的1月23日,中國政府宣佈關閉離漢通道。中國政府在這3個星期之內做的事情不正是因為高度懷疑該病毒具有傳染性嗎?對於一種新發傳染病的確認和宣佈需要極其慎重、科學嚴謹,以免給公眾造成不必要的恐慌。這位記者難道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文章還稱中國“因為十幾例確診病例就對數百萬人進行核酸檢測”,疫情防控富有“攻擊性”。這一用詞明顯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偏見。事實上,中國通過大規模檢測來防止病毒傳播,進而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健康。試問這位記者,如果中國的做法富有“攻擊性”,那麼有些國家視人命為草芥,任由數萬、數十萬人死亡和數百萬、數千萬人感染的行為該稱作什麼?

三、文章誣稱,中國政府戰勝了疫情,但卻仍在進行輿論管控,打壓張展等“公民記者”。按照作者的説法,如果中國沒有言論自由,那麼文章提到的“社交媒體上數千條紀念李文亮醫生的留言”出自何處?難道是作者杜撰出來的嗎?中國是法治國家,任何違法行為均應受到懲處。張展被判刑是因為她觸犯了法律,而不是因為她是所謂的“公民記者”。法國有“公民記者”這個行當嗎?戴一頂“公民記者”的帽子就想為所欲為,在任何國家都是不被允許的。文章引述李文亮醫生的話稱“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可是每當談論中國時,我們在西方社會卻只能聽到“一種聲音”,那就是污衊抹黑中國的聲音。西方社會算不算是一個健康的社會呢?

在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抗疫鬥爭中,包括李文亮醫生在內的許多醫務工作者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是中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會被中國人民永遠懷念。中國人講“逝者為大”。李文亮醫生的遺孀付雪潔女士早已明確表示,“李文亮醫生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深愛他的祖國。他若有知,一定不會允許有人借他的名義來傷害他的祖國。我們真的不想再有人拿李文亮來炒作”。我們衷心希望逝者能夠安息,生者遠離騷擾。

一些媒體慣於吃“人血饅頭”,無視基本職業操守,一再炒作李文亮醫生,這是對李醫生及其遺屬的極大冒犯。他們的真實意圖不是關心李醫生是否受到不公待遇,也不是關心中國的疫情情況,而是出於攻擊抹黑中國政府的醜惡政治目的。中國抗疫努力和成效舉世矚目,豈是幾家無良媒體的幾篇不負責任的報道就能抹殺的?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我們奉勸這些媒體停止政治操弄。散佈誹謗中傷中國的言論只會損耗國際社會應對疫情的合力和共克時艱的信心。



  編輯:邵大衞

責任編輯:楊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35 字。

轉載請註明: 《世界報》刊文誤導讀者、損害中國聲譽,我駐法使館致函要求行使答辯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