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4國稱中國推遲報告發布 中方專家組組長:為保質量拿出“繡花”功夫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綜合

中新社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 李純)中國—世界衞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溯源聯合研究中方專家組31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聯合研究中方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會上表示,為保質量專家拿出了“繡花”的功夫來寫研究報告;只有聯合專家組共同認可,報告才能發佈。

會上有記者提問,針對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美國等14國發表聯合聲明,對報告推遲和推翻完整數據感到擔憂,中方立場是怎麼樣的?

對此,梁萬年回應稱,在2月9日於武漢召開的中國—世衞組織聯合專家組新聞發佈會上,專家們達成了一個框架性的、結論性的共識。要寫成一個完整報告需要花時間。這個報告是中英文版本同時推進,需要多個來回的反覆磨合。中外專家對每一句話、每一個結論、每一個數據,都要認真核實、梳理。這是一個研究報告,科學性是最為重要的。證據為基礎,這是必須遵循的。

“我們寫這個報告,拿出了‘繡花’的功夫來寫。”梁萬年表示,報告的總體框架,每一句話的邏輯關係和科學性,必須要確保在力所能及的水平範圍內做好。基於這種情況,我認為專家之間沒有建立過所謂“推遲發佈”的概念,當時的原則是質量第一,時間一定要服從質量,只有中外雙方聯合專家組共同認可這個報告,這個報告才能發佈。

關於報告的數據完整性,梁萬年表示,任何一項研究,誰都不敢説其收集的資料、掌握的信息是百分之百完美完整,無懈可擊。對一種新發、突發的傳染性疾病,只能努力根據掌握的信息作出科學的判斷、結論和推理。

他強調,報告的結論是基於已經掌握的數據,加上科學家們的科學知識和經驗,推理和推論後形成的結果和結論。在醫學研究、公共衞生的研究方法中,有一種方法叫抽樣調查,往往在某種程度上比普查更有效,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數據完整性是有邊界的。

會上有記者提問,外界認為聯合專家組在武漢的實地考察是在疫情暴發後一年才實行,致使聲明發表時間晚了。對此,梁萬年表示,中國雖説是新冠肺炎病例首個報告的國家,但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是第一個和世衞組織聯合開展溯源研究的國家,“晚與早的問題,是很難在時間上有明確的標準來判斷。”

他強調,中國在疫情處置早期就開展了溯源研究,早期很多中國科學家在武漢,一方面在抗擊疫情,另一方面按照專業素養在開展相關溯源。國際專家何時來中國開展溯源研究是有過程的,“我不以為一年以後就是晚,影響他來與不來是有一系列因素在決定。”

梁萬年指出,從科學家的角度來看,只要大家秉承科學態度,由科學家們來做,什麼時候做都不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