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政府部門被抗議者“佔領” 黎巴嫩亂了
隨着6年沒有被妥善處理的2700噸硝酸銨,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引發了劇烈的爆炸並導致了嚴重的傷亡後,對該國腐敗的政治環境和越陷越深的經濟問題早已不滿的民眾也紛紛走上街頭,開始表達他們的憤怒。
據外媒報道,目前多個黎巴嫩的政府部門都已被這些抗議者所“佔領”。
其中,美國CNN就報道稱,黎巴嫩的外交部、環境部和經濟部目前都已經被黎巴嫩憤怒的抗議者所“佔領”,要求黎巴嫩“腐敗”的統治精英下台。
有抗議者甚至還要求“革命”,並把佔領的這些政府部門稱作“革命根據地”。
截圖來自美國CNN的報道
和許多中東國家一樣,黎巴嫩國內也存在着極為複雜的教派關係,並一度引發了激烈的內戰。在1990年內戰結束後,黎巴嫩開始奉行一種“權力共享”的體制,即國內的基督教派、什葉派穆斯林和遜尼派穆斯林共同分享政府的權力。
但這種給黎巴嫩帶來了表面上“和平”的制度,並沒有解決教派政治對國家管理的腐蝕這個困擾許多中東國家的根本問題。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去年的一篇報道就指出,黎巴嫩的各教派在這種“權力共享”的制度下,“默契”地對該國的國家資源展開了“合法”的瓜分,進入政府權力部門的人也不是看真才實學,而是看這些人是否屬於哪個教派、是否符合教派的政治需要,這也導致黎巴嫩的政府非常臃腫和低效率,並導致黎巴嫩近年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截圖為去年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報道黎巴嫩的政治局勢
所以,在這次導致上百人死亡、數千人受傷的大爆炸發生後,媒體曝出爆炸發生是由於過去6年來黎巴嫩官方的不作為所致,這讓黎巴嫩民間早已大量積聚的對統治精英的腐敗和經濟危機嚴重不滿的情緒,加之疫情衝擊下的種種焦慮情緒,都隨着這次大爆炸而更加激烈地迸發了出來。
CNN就在報道中提到,雖然去年10月黎巴嫩也爆發過對政府表達不滿的大規模抗議遊行,但沒有這次猛烈。
而除了前面提到的多個黎巴嫩的政府部門被抗議者佔領外,據CNN的報道,該國的銀行協會也被抗議者“佔領”並縱火焚燒。因為抗議者認為該協會也是導致黎巴嫩陷入這般境地的原因。
大量抗議者還湧入了貝魯特的“烈士廣場”,呼籲公眾向統治精英“復仇”,稱那場大爆炸是統治精英對貝魯特乃至黎巴嫩發起的轟炸。
同時,大量黎巴嫩的軍警也上街向抗議者發射了催淚彈和橡皮子彈,但抗議者並沒有被驅散,並用石塊和煙花爆竹進行了還擊。
從CNN給出的情況來看,截至目前有200人在這場抗議中受傷,63人被送醫,1名黎巴嫩安全部隊的人員喪生,還有多名記者受傷。
有趣的是,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雖然對抗議表示了支持,但稱他們只是“和平遊行”,並呼籲各方都“不要使用暴力”。
最後,根據美國國家廣播網的報道,對於黎巴嫩公眾強烈的不滿,黎巴嫩總理迪亞卜給出解決方案是“提前大選”。早前,對黎巴嫩這塊前法國殖民地格外關心,並在大爆炸後親自到訪當地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要求黎巴嫩政府進行改革,消除腐敗。
然而,不論是提前大選,還是前殖民宗主國的提議,都沒有觸及黎巴嫩問題的本質,那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中東特色的教派政治對國家管理的腐蝕。
這也是中東許多國家為什麼不斷地更換政府,甚至像利比亞和突尼斯那樣發動“革命”推翻“獨裁者”,卻“換湯不換藥”,腐敗和亂局仍然在持續的一個根本原因。
悲哀的是,和當年的利比亞人把西方當成“救世主”一樣,不少對黎巴嫩時局徹底失望的當地人,也在天真地認為西方國家的壓力能給黎巴嫩帶來更好的政治。然而中東大量的案例早已説明,這些西方國家無非是打着“民主”的旗號,在這些教派之間扶植更合適的代理人罷了,又怎麼可能去徹底改革這個讓他們操控中東的根源問題呢?
截圖為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在報道中宣稱黎巴嫩民眾將馬克龍視為改革黎巴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