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場會議迎來200餘名僑商代表,他們這樣看“雙圈”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綜合

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

“經前期對接,本次活動共有37個涉僑項目達成合作,總金額61.5億元。”5月19日上午,“2021僑界菁英川渝匯”主體活動在成都舉行。活動上,主持人分享的一個數據,讓台下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僑商代表們振奮不已。

據悉,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決策部署,本次活動以“凝聚共識建雙城 匯聚僑力開新局”為主題,旨在促進僑資僑智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寬領域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活動吸引到中國僑商聯合會代表團、海外僑商協會代表團、川渝兩地僑商代表等200餘人參加。

怎麼看?

不少海外僑商已把投資目光放到川渝地區

活動上,來自宜賓市、達州市、南充市、成都東部新區和四川天府新區等地的相關負責人走上舞台,分享新區建設進展和引僑聚僑機制。

“據我瞭解,不少海外僑商已經把投資目光放到了川渝兩地。”台下,中國僑商會常委副會長、四川僑商會會長薛水和聽得入神。他表示,單打獨鬥的時代早已過去,互利互贏的時代已經到來。伴隨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推進,川渝兩地能有效實現生產要素互補,進一步完善產業鏈佈局,這極大增添了僑商僑企到兩地投資的信心。

對此,重慶市華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廖洪海表示同感。他認為,伴隨着川渝兩地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構建起“1小時通勤圈”,兩地人才要素流動將更加便利,例如成都大量的高新技術人才能更加便捷到重慶就業。“藉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我們期待把新加坡在智慧城市、生物科技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帶到川渝兩地。”廖洪海説。

也有不少僑商代表分享“入圈”建議。中國僑商會常務副會長陳斌告訴記者,相較於東部沿海地區,川渝兩地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土地資源相對豐富,更適合發展製造業。但陳斌認為,目前川渝兩地製造業相對傳統,建議從事智能化產業發展領域的僑商僑企,可以把先進經驗帶到川渝兩地,更好實現成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互補。

中國僑商聯合會會長、世貿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則認為,川渝兩地享譽世界的知名品牌並不多,廣大僑商應牢牢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好機遇,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並同時加快產品的轉型升級,不斷豐富品牌內涵,實現由中國品牌向全球品牌的轉型,以產品為載體,積極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怎麼幹?

積極探索融入成渝“雙圈”新路徑

“今天,我又有了一個新身份。” 活動上,“萬達開僑商聯盟”宣佈成立。達州市僑商會會長、四川大和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曦月成為該聯盟首任“盟主”。據悉,該聯盟將為四川達州和重慶萬州區、開州區三地僑商搭建平台、提供機遇,充分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搭平台、建機制,積極探索融入成渝“雙圈”新路徑成為參會僑商代表的共識。

“既是機遇,也是責任。”陳斌認為,不同於其他企業,僑商僑企更熟悉“世界通用語言”即國外市場的“遊戲規則”,應以僑為橋,積極與國內互通國外先進經驗和市場信息,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為祖國和家鄉做出更大的貢獻。

廖洪海則表示,僑商要做好僑商的事情,在雙循環背景下僑商要站在中國和世界交流的前沿,繼續打通國際市場,並練好內功。“新僑一代要加快自身成長,做一個具有綜合性能力的領軍人才。”廖洪海説。

“僑商還要致力於做中國傳統文化的講述者。”許榮茂表示,四川和重慶擁有豐富獨特的巴蜀文旅資源,僑商可廣泛參與文旅產業發展,加大在文旅文化項目、民間藝術傳承等項目上的投資,以僑的角度推動文旅產業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助力川渝不斷提升文化影響力和“軟實力”,在弘揚中華文化和巴蜀文化、推動中外文明互鑑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積極作為。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僑商付諸行動。薛水和透露,其企業已經計劃在川渝佈局冷鏈物流項目,將藉助“蓉歐班列”,服務川渝兩地產品更有序地走向世界。活動結束後,張曦月便馬不停蹄地趕回達州,她將作為首任“盟主”向達州、重慶萬州和開州區的僑商發出倡議,邀請大家加入“萬達開僑商聯盟”,為川渝毗鄰地區崛起獻僑力、聚僑智。

(本文圖片由省僑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