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國已進入主汛期 全國各地汛期有何不同?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綜合

新京報快訊(記者 黃哲程)記者從水利部瞭解到,6月1日我國進入主汛期,目前全國江河超警數情況與多年同期相當。受近日南方地區新一輪強降雨過程影響,湖南湘江、江西信江、福建建溪和富屯溪、廣西桂江等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今年汛期北京降雨情況如何?

6月1日8時,北京市正式進入汛期。北京的汛期一般為6月1日至9月15日。在昨日(1日)舉行的北京市防汛準備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梁豐介紹,根據預測,今年6-8月華北大部地區降水量比常年同期略偏多。其中,北京地區降水量為410-45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2成,出現大雨及以上量級降水的天數預計為4-5天,比常年同期3.6天偏多。

什麼是“汛”?

記者從水利部瞭解到,所謂“汛”,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節性或週期性的漲水現象。汛常以出現的季節或形成的原因命名,如春汛、伏汛、秋汛、凌汛、潮汛等。春汛是春季江河流域內降雨或冰、雪融化匯流形成的漲水現象。伏天和秋天由於降雨匯流形成的江河漲水,稱伏汛和秋汛。因冰凌阻水而引起江河的漲水現象,稱凌汛。濱海地區漲水週期性上漲,稱潮汛。

汛期分為幾種類型?

據水利部介紹,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出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由於各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漲水季節不同,汛期的長短和時序也不相同。

根據洪水發生的季節和成因不同,一般分為4種汛期:夏季暴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伏汛期;秋季暴雨或強連陰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秋汛期;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凍引起的漲水期稱凌汛期;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凍冰蓋融化為主產生的漲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進入雨季產生的漲水期稱為春汛期。在黃河流域,由於上游開河的凌洪傳到下游,正值桃花盛開的季節,故又稱春汛期為桃汛期。

由於伏汛期和秋汛期緊接,又都極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稱為伏秋大汛期,通常簡稱為汛期。

全國各地汛期有何不同?

中國多數江河的暴雨洪水發生在伏秋大汛期,暴雨洪水的季節性與雨帶南北移動和颱風頻繁活動有密切關係,所以各地區汛期的起止時間不一樣。

汛期(主要指伏秋大汛)起止時間的劃分,一般用該時段洪水發生的頻率來反映。以超過年最大洪峯流量多年平均值的洪水稱為“大洪水”。汛期時段的確定,是要保證90%以上的“大洪水”出現在所劃定的時段內。主汛期則以控制80%以上的“大洪水”來確定時段。

中國各地汛期開始時間隨雨帶的變化自南向北逐步推遲,而汛期的長度則自南向北逐漸縮短。珠江、錢塘江、甌江和黃河、漢水、嘉陵江等有明顯的雙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後汛期,後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7~8月是全國大洪水出現頻率最高的時間。

從不同地域來看,江南地區4~9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珠江4月中旬至9月為汛期,其中4~6月為前汛期,7~9月為後汛期,5~6月是主汛期;長江5月至10月中旬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淮河6~9月為汛期,7~8月是主汛期;黃河7~10月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海河7~8月為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松花江7~9月為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主汛期。

另外,由於暴雨比洪水超前,加上防汛工作的需要,政府部門規定的汛期一般要比自然汛期時間長一些。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