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個YouTube頻道是如何從音樂日記變成年輕人的心靈慰藉的?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綜合

在YouTube上成千上萬的音樂頻道中,有一個與眾不同。

imlonely最初只是一個人的音樂日記,後來發展成為了一個心理健康社區,為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提供幫助,幫助他們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頻道的創始人亨特。圖片:YouTubeimlonely頻道

“實際上我把他們稱作‘家人’,”亨特(Hunter)在談到那些關注他的imlonelyYouTube頻道的人時説。亨特來自英國威爾士,今年23歲,患有焦慮症,他混音流行歌曲,並根據當時的感覺將它們上傳到自己的頻道。“我一開始只是把它當作自己的情緒板。我對音樂的品味總是基於感覺,而不是流派。”

但這個一開始只是“愛好”的活動迅速發展了起來。他的混音集逐漸積累起數百萬觀看量,數十萬人訂閲了他的頻道,他們年齡大多在13歲到24歲之間。

有時,他的歌曲營造了一種輕鬆的氛圍,比如他混音的丹尼爾·凱撒(DanielCaesar)的《BestPart》,而他混音的愛莉安娜·格蘭德(ArianaGrand)的歌則令人振奮——這支視頻的觀看次數達到了700萬次。

imlonely上愛莉安娜·格蘭德的《7rings》已經有了700多萬播放量。圖片:YouTube截

人們開始在他的視頻上評論這些歌曲是如何引發他們的共鳴,分享他們的感受,並相互提供支持。

幾乎是偶然的機會,亨特為成員們創造了一個可以公開自己感受和心理健康的空間。只要點擊一段視頻,就會出現一系列支持型評論:“越來越好了”、“你太棒了”、“繼續努力”。

你不需要滾動很久就能看到他們在和誰説話。人們會公開分享自己的煩惱:“是不是隻有我在白天很開心,但一到晚上,就把所有的情緒都發泄出來了?我每天晚上都會哭,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另一條寫道:“我整晚都在思考,我會無法控制地打擊自己,但imlonely幫助我冷靜下來,並且集中注意力。”

來自菲律賓的18歲學生莫妮卡(Monica)是求助於imlonely的人之一。她來imlonely聽音樂,她説音樂幫助自己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時期。“這個社羣真的幫了我很多,尤其是在2019年。那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年,那段時間我的心理狀況非常不穩定。”

2019年初,莫妮卡的小妹妹被診斷出患有慢性腎病,需要進行移植,這在短時間內改善了她的健康。然而,不久之後,她妹妹的健康狀況惡化,莫妮卡不得不每天花幾個小時照顧她妹妹。“我幾乎睡不着覺,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因為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聽音樂。”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這個頻道真的幫助了我很多。我無法忘記,在無數個夜晚,當我在凌晨三四點醒來去跑腿買藥時,會一直聽着imlonely的YouTube視頻,它給我帶來了安慰。”

2019年底,莫妮卡的妹妹去世了,這讓她“處於最低谷”,但是這個頻道仍然讓她感到安慰,“在我很沮喪和無助的時候,它給我帶來了安慰和快樂。我也意識到,在最細微的事情中,一個人也可以真正感到快樂,所以我很高興找到了這個頻道。”

亨特從YouTube提供的統計數據中知道,他有一個年輕的粉絲羣,他認為這是把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的原因。

imlonely頻道中的視頻。圖片:網頁截圖

他表示:“很多人在家裏或學校裏都找不到可以交談的人,他們會需要把和朋友或父母之間的問題發泄出來。就我個人而言,在我年輕的時候,如果我也有這樣的渠道,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問題,比如焦慮和不願談論它。”

哈佛醫學院全球健康和社會醫學講師約翰·納斯倫德(JohnNaslund)博士研究了社交媒體上同伴之間的支持,並研究了類似imlonely的羣體。

“我做的第一項研究是看了這類YouTube視頻上的評論,這打破了一些錯誤的觀念——即這完全是一個消極的環境,實際上,這些羣體身上有非常非常積極的能量。”

他説,像這樣的互動可以幫助“消除”心理問題的“污名”,原來對許多人來説,“上網尋找其他有類似經歷的人和故事,是可以鼓舞人心的”。

這些經歷得到了來自英國的17歲學生摩根(Morgan)的共鳴,她來這裏本來是為了聽音樂,但被一個自己認同的社區所吸引。“我讀了評論區,發現有這麼多我可以和他們交流、可以互相鼓勵、積極向上的人。評論區有一種很好的氛圍,很舒服,我覺得這像家一樣。”聽音樂能幫助她保持冷靜,擁有“更健康的心態”,評論區的留言則告訴她,其他人也有類似的經歷。

圖片:tvi24.iol.pt

“這打開了我的世界,幫我區分現實和自己的過慮,因為有時候我認為一切都是最糟糕的,我的生活也一團糟,但這裏讓我意識到世界沒有那麼壞,自己的狀況也比我想象的更常見。我不是一個人。”摩根花時間在網上和人們談論自己的經歷,這也鼓勵了她向頻道以外的一些朋友敞開心扉。

儘管imlonely一開始只是個人表達自我的途徑,但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的支持社羣。

(本文原標題:《“我不是一個人”:一個YouTube頻道是如何從音樂日記變成年輕人的心靈慰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