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用7個營圍攻2個連的防守,山頭被炸平兩三米,最終依舊敗退
中國軍人的形象在世界上一直都是以勇猛、頑強的模樣屹立着的,這種印象不僅僅是如今存在的一種強有力的威懾,同時也是在歷史上一次次地被驗證過的。就連曾經作戰極為兇悍的美軍,也曾被中國軍人的頑強精神所折服!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全世界都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之後,所有的人都是期待着和平與美好。但是事與願違,由於當時的美軍擅自介入南北朝的戰鬥,使得剛剛有所恢復的中國不得不提高警惕。唇亡齒寒的形式,使得我國不得不做出相應的抉擇,最後我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始了抗美援朝的征途!
在歷時三年的征途當中,我軍也是打出中國軍隊的威武與霸氣。面對敵人武器與裝備上的優勢,我軍絲毫不懼,用頑強的戰鬥意志,再次説明了中國軍隊的勇敢與頑強!
最能説明我軍頑強精神,同時也是最令美軍所難以置信的戰役,就是在1952年爆發的上甘嶺戰役。當中的一處高地的爭奪,本以為是常規戰鬥,但是最終的遭遇,卻讓所有的人不得不銘記這段歷史。當時志願軍大約以兩個連的兵力鎮守高地,美軍卻是用了7個營的兵力對該陣地展開強攻!首先,在兵力上就存在着極大的懸殊,但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僅僅3.7平方公里左右的陣地上,美軍先後出動數千架飛機轟炸,根據戰後的不完全統計,在這麼大的地方上,一共有5000多枚炸彈爆炸,該高地的整體高度在戰後都下降了好幾米!
在長達40多天的鏖戰當中,美軍先後組織了數百次的衝鋒,但是都被我軍一一擊退,在該陣地上傾瀉的彈藥量直接是數以百萬計的。最終陣地在易手多次後,美軍依舊是沒有達到戰鬥預期。美軍的這個慘痛經歷,也使得許多美軍將領陷入的思考,究竟是怎樣的防守,在如此的炮火壓制之下依舊可以生存?
在多年後,這段歷史也是被載入了美軍西點軍校的經典戰例分析中。其實除了當時所有的環境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當時我國志願軍的戰鬥意志與精神,這種頑強勇猛的精神,是整個戰鬥勝利的重要支柱!英雄之所以被讚揚,是因為他的氣節與精神,這種氣節與精神無論放在哪個年代,都是令所有人敬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