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姥姥帶大的孩子,為什麼更喜歡奶奶?孩子的心裏話,家長最好重視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綜合

由於“隔代親”的原因,我國隔代育兒的現象非常常見,尤其是現在年輕人養家壓力大,養娃的事好像就默認遞到了老人身上。

從發佈的投票結果中能看出,有娃家庭50%以上都是姥姥帶娃,年輕人自己帶排第2,隨後才是奶奶帶娃。

也就是説,年輕人更願意讓姥姥幫忙帶娃,姥姥付出的辛苦也更多一些。

不過,儘管姥姥會幫忙帶娃,但孩子們對姥姥的態度,好像並沒有因為關係更近而變得更好一些。

鄰居王奶奶就因為帶娃的事傷了心。

王奶奶有一個6歲的外孫,從女兒懷孕後,母女倆就一直在一起,直到孩子出生再到如今的6歲,王奶奶照顧孩子和女兒一家從沒缺席一天,可外孫突然的一句話,讓王奶奶非常寒心。

那天是孩子奶奶來看自己的大孫子,因為很久沒見面,爺爺奶奶喜歡孫子給買了很多玩具和小零食,而這些全部都是姥姥平時禁止的。

小孫子看到這些禮物當然很開心,但姥姥想着過會就要吃飯了,孩子再吃零食肯定不會好好吃飯,於是便將小孫子的零食和玩具都收了起來。

可沒成想,不知是因為有爺爺奶奶撐腰,還是小孫子鬧情緒,竟然哭着對姥姥説:“我不喜歡姥姥,你總管我,我們不是一家人,我和爺爺奶奶才是一家人。”

聽到這話,全家人都愣住了,本以為童言無忌不會傷人心,可姥姥聽到這話還是很傷心,轉身就離開了。

很明顯,小孫子更喜歡一年都見不到幾次面的爺爺奶奶,姥姥因為常常在身邊,很容易變成可有可無的人。

@夏薇93:很真實,我兒子就是姥姥帶大的,平時不讓他吃零食,偶爾才會買幾次。孩子爺爺奶奶倒是經常給買,但他們不管吃了對孩子到底好不好,孩子不懂這些,自然更喜歡爺爺奶奶。

@愛拼積極:不管姥姥怎麼付出,孩子最後還是和奶奶親,身邊朋友家的孩子都是這樣。

@夢溪園:姥姥帶娃多是考慮到女兒辛苦,更為女兒考慮一些,而奶奶帶孩子,更多的原因是孫子是自己家的。

不難發現,由於很多有娃家庭都是姥姥帶娃,孩子喜歡奶奶不喜歡姥姥的現象也變得普遍起來。

那麼具體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通過王奶奶的家事中就能看出來,小孫子的話已經表達了他的想法,那就是“姥姥喜歡管着他”。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如果身邊突然出現一個什麼事都要限制你的人,他們肯定會產生叛逆心理,甚至是排斥行為。

而姥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肯定會一心一意照顧他們,畢竟這是自己女兒身上掉下的一塊肉,自己的女兒當然要自己疼。

不嬌慣孩子,避免養成壞習慣,就是在幫女兒教育孩子,這樣能避免很多女兒以後將會面臨的問題,幫女兒照顧好孩子,對她來説就是最大的幫助。

可小孩子卻想不到這麼多,孩子是非常天真單純的,根本想不到這個層面,所以當姥姥開始管教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抗拒,久而久之,姥姥自然比不上“不常見面”的爺爺奶奶了。

雖説童言無忌,但老人都是愛孩子的,他們不應該在辛苦付出後還要承受孩子的幼稚,家長需要在合適的時候,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教育,不要讓他們越來越自私。

首先,家長要給孩子做榜樣,父母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平時爸爸媽媽多尊重姥姥,孩子也會尊重姥姥,但如果爸爸媽媽對姥姥很排斥,孩子也會有樣學樣。

所以,爸爸媽媽的言行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媽媽對姥姥的態度,更容易決定孩子對姥姥的態度,孝順老人需要從小時候開始培養。

另外,家長還需要糾正孩子的錯誤觀念,“我們都是一家人”、“奶奶是你的家人,姥姥也是你的家人”,要讓孩子知道家人這個概念,不要隨意用姓氏來説事。

最重要的是,應該讓孩子有能力分辨好壞,不能讓他們養成“順從我就是為我好”的觀念,要讓他們知道忠言逆耳的道理。

姥姥是幫女兒分擔育兒壓力,不是育兒嫂也不是保姆,晚輩要有晚輩的樣子,也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一旦孩子出現錯誤認知,一定要立刻糾正,孩子的成長氛圍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