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弄堂隨“新”而變,居民開啓煥“新”生活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綜合

在湖南街道東北部

有這樣一個片區

新樂路片區

Xinle Road

片區以上海市商業特色街新樂路為主軸,東鄰黃浦區,北交靜安區。

靜謐悠長

煙火氣息

濃郁

這是一片由周邊四個街坊共同形成的一個“田”字型區域,覆蓋陝新居民區和新樂居民區,輻射以環貿廣場為代表的淮海路商貿圈和以襄陽公園、東湖綠地為核心的綠化生態圈。片區內房屋類型以新式里弄為主,部分為花園住宅、公寓及舊式里弄。新樂路片區的綠化面積達9903平方米。

# 這裏有老上海記憶

# 也有家長裏短的市井生活

然而由於種種客觀原因

片區內絕大多數里弄房屋和花園住宅

基礎設施陳舊老化

片區呈現“五多一少”特徵

居民的生活卻遇到了一些小煩惱

老年人多

活力激發難

弄堂多

封閉管理難

業態發展矛盾多

居商互通難

直管公房多

居民協商難

人文印記多

維護煥新難

共享空間少

資源彙集難

怎 麼 辦 呢?

數年前,湖南街道發動居民志願者在無物業管理弄堂成立了“弄管會”,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保潔保綠保安等日常管理盲點。然而隨着社區管理治理能級不斷提升,原有的“弄管會”1.0模式逐漸顯現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的疲態,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落實“看家護院”管理中,暴露出人員流動大、通行管理難、封閉管理不易等短板問題。

為此,湖南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破解片區管理治理難題為抓手,通過物業管理一體化先行,帶動街景、人文、生活、温度等多維度提升,着力打造新樂路片區衡復樣本,讓老街區煥發出新的時代生機。

居民視角下的美麗街角

01

PART

片區品質的改變

跑出“加速度”

聚焦痛點,治理頑疾

結合新樂路道路環境品質提升,街道會同湖南市場監督管理所、城管湖南街道中隊、湖南街道房管所、街道綠化市容所拆除61户沿街商鋪無證建築,恢復建築原貌25處;關停無照經營户16户,規範業態經營商家14户,恢復超經營面積12户;取締銷售假冒奢侈品牌商家6户;調整經營業態14户。

升級硬件,補齊短板

針對弄堂小區公共基礎設施陳舊缺失短板問題,湖南街道改造或新增8處門衞室,新設置4處立馬停,12處垃圾庫房設施進行了全面提升,配齊四分類垃圾桶,對濕垃圾桶配置破袋器,方便居民投放各類垃圾。同時,注重弄堂、車棚、街面景觀同步微更新,公共空間品質大幅改善。

東湖路56弄門衞室改造

改造後

改造前

陝西南路186弄門衞室改造

公共空間微更新

新樂路158號東湖公寓

新樂路178號

新樂路100弄

新樂路100弄

配齊人員,提升服務

結合老舊城區沒有真正意義上物理空間“封閉小區”以及管理方式單一特點,湖南街道聯手徐房集團參照產權房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內容,引進專業管理隊伍,提供集房屋管理、環境綠化、垃圾分類、“保潔、保安、保綠、保修”為一體的日常服務。

通過設立管理專業化的門崗人員,實現門崗人員與巡崗人員相結合,確保門衞值守無間化、安全巡查無縫化、裝修管理定量化,違規行為零容忍化;把常規清掃與巡掃相結合,實施定崗定量定路線的標準化管理,引導住户做好垃圾分類,實現環衞服務保潔專業化;引入專職化綠化養護園丁實現優化配置,解決綠化養護人員多點流動,區域跨度大問題,以試行風貌區內首個片區化管理模式。

目前,已投入秩序維護10崗22人、保潔13崗13人、綠化養護4崗4人。

立馬停

增設崗亭

加強保安服務

增設管理人員

完善人員管理

加強保潔服務

02

PART

共治視野的拓變

議出“粘合劑”

整合片區紅色資源優勢,發揮基層黨組織對片區資源的綜合更新、統籌、協調與運用能力是提升新樂路片區品質的重要舉措。

實現三個“拓展”

在空間上由單一的居民區向整個片區拓展;在任務清單上由單純的環境整治向社會、文化、經濟和城市治理拓展;在治理主體上由政府主導的單一主體向居民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多方參與拓展。

新樂路100弄永利坊治理

治理後

治理前

激活兩輪“驅動”

堅持黨建引領核心驅動。依託區域化黨建平台,對標風貌區精細化管理水平,通過融合專業力量和社區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生活共同體。

深耕自下而上的痛點驅動。在居民區黨組織引領下,街道充分發揮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三駕馬車”作用,開門納諫,廣泛聽取居民意見建議。通過推行“管理隊伍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專業物業服務,社區工作職能被逐步納入物業服務企業的工作視野,物業服務企業的日常工作則接受社區的零距離指導。

弄管會的職能,也從“樣樣管”轉移到了督促和引導專業人做專門事,溝通相鄰關係。素有“影人村”之稱的新樂路100弄永利坊是建於1938年的直管公房。經微更新改造,公共通道變得暢通了、公共設施提質升級。在居民區黨組織引領下,居委會組織居民代表適時開展“家門口問題”主題大討論,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小區管理治理,培育“我的小區,我的家”的情感。

街道主動開門納諫,徵集各類意見建議

03

PART

治理細胞的裂變

輸出“源動力”

在物理公共空間和基本物業管理服務“煥然一新”的基礎上,湖南街道依託社區黨建資源平台,攜手社區單位共同釋放片區治理內在活力,鼓勵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實現共建共享。

朋友圈不斷擴大

徐房集團、新徐匯集團“慷慨解囊”,將原本用於商業出租的房屋提供給社區用於建設公益空間;襄陽公園送來盆栽綠植,使老街坊處處飄香;東湖賓館的黨員志願者隊伍,主動“承包”新樂路56弄下水道的維護保養。

襄陽公園送來盆栽綠植

公益空間

東湖賓館的黨員志願者

生活圈不斷拓展

通過資源共享、突顯功能、主動挖潛,新樂路片區內相繼開設了兩網融合梧桐資源空間、老年用餐點等公益站所,公共空間面積大幅增加。

今年,全市第一家實體化社區黨校在新樂路70弄落成。社區黨校既貼近居民生活圈,也靠近樓宇商鋪,為服務好黨員和羣眾打下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湖南街道社區黨校

梧桐資源空間

自治管理不斷提質

位於襄陽北路的頤德坊是始建於30年代的舊式三層里弄房屋,五條弄堂由北向南依次排開。隨着一體化實事項目的落地,經過弄管會委員的提議和居民的討論,由“居民籌資、政府補貼”的五扇新式密碼門禁鐵門正式啓用。改變了原先閒雜人員可隨意進出小區現狀,消除居民居住安全隱患。諸如“五扇鐵門”之類的純自發性協商實踐,以凝聚民心,匯聚民智,實現了培育居民民主意識和公共精神,激發居民自治活力。

弄管會和居民一起出主意

04

PART

服務方式的蜕變

育出“同行人”

片區物業一體化的推進和實施,不僅帶來服務方式的改變,也讓更多居民感受社區的温度。

社區暖了

片區共治的過程打破了居民區間隔,“擠”出的空間成了居民的大客廳,鄰里小匯成為了家門口的會客廳、議事廳和圖書館,老洋房裏的居委會變得精緻而實用。

陝新居民區鄰里小匯

新樂居民區鄰里小匯

鄰里親了

在長樂路電力小區,由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及部分居民黨員代表組成的“加裝電梯工作小組”,摸着石頭過河,優化方案、自籌資金,經過徵詢通過,小區電梯在居民們翹首期盼中加緊施工,成為了社區第一個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

東湖公寓長久以來業主與物業公司存在矛盾,今年因物業服務合同到期又面臨物業暫時缺位的問題。以黨建引領帶動居民自治,居民區黨總支“管家”、業委會“治家”、業主住户“當家”、黨員“暖家”,順利完成了新老物業交接,並將物業費調高80%,提高物業管理水平。

加裝電梯工作施工中

東湖公寓業主大會

流量足了

通過開展喜聞樂見的團隊活動,廣搭平台。截至目前,片區內現有志願團體10個,在上海志願者網實名註冊志願者人數近700人,在助人與自助中體會着“在城市詩意地棲居”的樂趣所在。

湖南街道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針對老城區物業管理的盲點和空白,努力探索一套實用性強、效果好的城市管理、公共空間拓展和以此帶來的社區自治共治的新方案和新經驗。通過提升城市的“温度”,最大限度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作者:湖南街道

編輯:趙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