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場比賽映出的城市文明:千餘人觀賽,散場後竟沒留下一片紙屑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綜合

今天(7日)凌晨12點32分,四川旅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大二學生羅涵在朋友圈發了一組賽事現場圖,這已經是他6個小時裏發的第四次朋友圈。回到宿舍的他,還沒有從賽場的興奮情緒中緩過勁兒來。

大約6個小時前,“相約幸福成都”2021年全國體操錦標賽暨東京奧運會選拔賽、第十四屆全運會體操資格賽在成都市東安湖體育公園多功能體育館舉行,包括羅涵在內的1000餘名川旅學子作為助賽志願者走進了比賽現場。隨着現場一起沸騰的,還有羅涵的朋友圈。

“還有很多遺憾沒有到場的同學,都想通過照片一睹現場盛況。”除了現場的精彩賽事,他更想給紅星新聞記者分享的,是另一個細節——

羅涵是最後離場的同學。他提到,整個賽事持續約4個小時,觀賽結束後,千名同學退場時起身自覺清理座位現場區域的垃圾,“觀賽區域沒留下一個空瓶或一片紙屑,還一片如開場前一般乾淨整潔的體操賽場。”這讓他感到特別自豪。

賽後現場沒有留下一片紙屑

現場:

千人離場,不留一片紙屑

四川旅遊學院食品學院大三學生薑雁翎也是助賽志願者之一。她提到,來之前,同學們基本都自帶了垃圾袋,會場產生的垃圾都會在散場後一併帶走。“希望這次志願活動可以讓現場外地的參賽選手和觀眾感受到成都這座城市的文明。”

這也是她第一次參與如此規模的賽事,讓她印象最深的,除了場館的震撼和在場同學的加油吶喊聲,還有現場觀眾對這座城市發自內心的愛和尊重——她注意到,不僅是他們這個觀賽區域,整個會場散場後都很乾淨。

東安湖體育賽場不僅由每一位文明觀賽者來守護,更有無數的志願者加入其中。除了這批來自川旅的千名觀賽志願者,記者從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志願者部瞭解到,“相約幸福成都”系列賽事將有來自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近五千名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他們將為後續大型賽事安全、精彩、圓滿舉辦提供堅實的志願服務保障。

觀賽現場

背後:

藏在細節中的“城市文明”

這不是羅涵第一次參加志願活動,卻是他第一次參加如此大規模的系列賽事志願活動。早在2019年剛進校時,看到大運會在學校招募志願者,他就主動報名,經考核後,最終於今年1月正式成為大運會賽會志願者的一員。他也將在今年五六月份投入到“相約幸福成都”系列賽事的志願活動中。

在蓉兩年,他眼中的成都“城市文明”,不僅僅在於“外地人所看到的賽場不留一片紙屑”,更在於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所能感知到的細節。比如,成都將垃圾分類的宣傳進到了小區、校園,每位公民、同學都在積極實踐;公園和公共空間裏放置了很多長凳供市民休息。

這是姜雁翎來成都的第三年。三年來,與身邊同學一樣,她也密切關注着這座城市的發展。“能感受到這個城市發展的速度,不管是市民還是大學生,都願意跟隨城市的脈搏一同發展成長。”在她看來,城市建設會為每一個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發展環境,提升每個人的幸福感。反過來,市民文明素養提高,也能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賽後現場沒有留下一片紙屑

在成都,姜雁翎也能從日常的一些小細節感知這座城市的文明,有時是志願活動中幫助別人後,對方回饋的一句“謝謝”;有時是過馬路時車主為老人讓路。最近的一次體驗,是在五一小長假期間,姜雁翎留在成都過節。儘管成都又一次成為全國人民爭先前往的打卡地,但在成都熱門景點如寬窄巷子等地,她看到的,是一片秩序井然,而不是想象中人擠人的狀態。“景區的秩序井然也反映了城市文明。”

這也是四川旅遊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學院大三學生代雨洋第一次參與大型賽事的志願活動。除了氣勢恢宏的體育場館,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大巴車開進體育場沿途工作人員給出的敬禮,和離開時場館負責人笑着揮手道的那聲“再見”。

一個城市志願者數量的多寡及志願服務體系是否健全也是她眼中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展現之一。“在成都,到處都能看到志願者的身影。”

代雨洋以五一返鄉的親身經歷為例,她在成都高鐵站曾看到很多不會刷身份證進站的老人,這時,高鐵站的志願者會主動熱情上前服務。

這些温暖的小細節,都是她愛上並願意留在這座城市的原因。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圖據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志願者部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