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可粒
來源 | 男孩派原創
?
“不打不成器。”
這是一場悲劇的源頭 。
老來得子的蔡宗禮跟老婆離婚後,就一直獨自撫養孩子。
蔡宗禮一直認為自己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才會這般窮困潦倒,因此對兒子小瑞寄予厚望。
而小瑞也很爭氣,學習成績在班級上都是名列前茅,同時小瑞還是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經常會幫父親做家務。
去年11月,小瑞的學習成績突然下滑了,父親怒不可遏,同時也發現了小瑞隱瞞了學校退回的80元學雜費的事。
奉行棍棒教育的他,把小瑞揪到客廳,用橡皮筋捆住雙手,放在板凳上,再用皮帶抽打小瑞全身,還用木棍抽打他,甚至打到斷掉。
事後,經警方認定,小瑞全身皮膚挫傷面積高達30%,構成重傷二級。
是蔡宗禮不心疼不愛自己的兒子嗎?
其實並不是,蔡宗禮為了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特意在學校周邊找了一份保安工作;
聽説牛奶能讓孩子又白又聰明,月收入只有1200的他,每天讓兒子喝奶粉、吃水果;
為了給孩子上400元一個月的輔導班,他頓頓饅頭配鹹菜,不捨得買衣服,省吃儉用;
……
“打你,是為了讓你好好學習,打你,也是愛你”,顯然過於荒謬了。
當愛的方式錯了,無論有什麼理由,毋庸置疑都是一種傷害。
小瑞的遭遇更像是重新揭開了“中國式棍棒教育”這道腐朽且令人傷痛的傷疤。
多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起初喜歡好言哄騙,接着是大聲呵斥,最後竟然演變成拳打腳踢,以至於孩子長大後,所有的童年回憶裏只是充斥着鞭子和苦淚。
“不打不成器”,是一場謊言
“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才子”的傳統觀念在中國父母的心裏根深蒂固。
似乎沒有什麼是打一頓不能解決的問題:
不吃飯,打一頓;不好好寫作業,打一頓;不聽父母的話,打一頓;做錯事情,打一頓。
甚至把“打孩子”當作金科玉律,當作育兒的交流方式。
(源自:網絡)
孩子被胖揍一頓之後,終於不得已承認了錯誤與不足,而父母卻暗自欣喜自己的教育方式頗有成效。
實際上孩子只是因為情緒上的恐懼,害怕皮肉之痛,以及無法反抗父母權威,才向父母投降的。
而打罵和傷痛,只能讓孩子停止不良行為,卻沒有教會孩子應該做什麼,那孩子自然也無法真正理解和真心接受父母的訓誡。
這種以孩子服從為根本目的的教育手段,不僅深深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更會把孩子養成“父母的敵人”。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
一對音樂家父母,他們希望兒女在二胡上有所成就,於是從小就對他們進行堪稱殘酷的棍棒教育。
譬如,媽媽偶然發現兒子一邊拉二胡,一邊偷偷地看小説,結果被媽媽一頓暴打。
他們的棍棒教育是“成功”的嗎?
顯然不是。
這對兒女本來應該在父母的薰陶之下拉出一手出色的二胡。
但事實是,兒子拒絕拉二胡,還説這輩子再也不想碰它。
女兒倒是有在拉二胡,但與父母斷絕了來往,因為她無法壓下對父母的恨,乾脆不如不相見。
這是棍棒教育的“殘酷輪迴”,父母粗暴地對待兒女,兒女粗暴地對待二胡,甚至粗暴地對待自己的父母。
傷痛刻進骨子裏,並沒有隨着歲月被忘卻,反而歷久彌新。
其實,不管是被父母逼學二胡的兩個孩子,還是被爸爸暴打要求提高成績的小瑞,他們都很努力,不斷地在練習,只不過無法一下子達到父母期望的高度罷了。
更讓孩子心碎的是:
當他們需要父母理解的時候,得到只有指責和打罵;
當他們渴望父母之愛的時候,看到的只有逼迫和分數;
當他們期待父母擁抱的時候,換來的只是冷漠與忽視。
從始至終,“不打不成器”都只是一場以愛之名傷害孩子的騙局。
棍棒是贏了,父母卻輸掉了孩子的心,也毀了整個家。
棍棒教育,讓童年的痛苦伴隨孩子一生
有人説,幸運的孩子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而父母的暴力,連把孩子最後自我治癒的那點機會都給剝奪走了。
作家王朔出生在軍人家庭,從小在父親的嚴格和暴力中度過的,父親總是打他到打不動了才會停手。
這種打罵教育也給王朔留下了無法抹去的心理陰影,以至於他後來在《致女兒書》中寫下了對父母的怨恨:
“我不記得我愛過自己的父母。
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着他們。”
王朔的經歷就像是無數個經歷家暴孩子的縮影,一次次的打罵,如同炮火般不斷摧毀着孩子的內心世界,把對父母的依賴與愛弄得支離破碎。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990名孩子開展了一項長達6年的跟蹤研究:
發現被打得越多的孩子,行為問題比被打得少或不打的孩子要多得多。
經常被體罰的孩子,會失去自信,沒有安全感;
同時還會產生攻擊性、失落感和焦慮感;
甚至是智力水平、學業水平以及注意力水平的發展上也會有所欠缺;
更嚴重的,會誘發孩子的極度消沉,拒絕社交,產生自殺念頭。
那些經常被打的孩子,從來沒有得到父母的尊重與愛,更不會相信這世界是有愛的。
他的一生可能都在和苦難的童年經歷作鬥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己。
所以説,一切多快好省的教育都是有毒的,只有學會正面管教,才不會培養出一個滿眼兇光、滿身戾氣的孩子。
只有正面管教,才能養出幸福的孩子
其實,教育是一門功課,是一門需要我們放棄苛責,放棄完美主義,懷着謙虛與感恩之心不斷去進修的功課。
在某次綜藝節目中,嗯哼把玩具亂丟,自己走過去的時候一不小心踩到了玩具的尖鋭部件,頓時崩潰大哭。
媽媽霍思燕立馬靠近,觀察嗯哼的狀況,先是詢問他踩到了什麼,檢查那個讓人受傷的玩具,嗯哼很生氣,又粗暴地把玩具丟出去了。
霍思燕沒有着急責罵孩子的任性行為,而是把嗯哼抱在懷裏安慰他,吹吹腳上的傷口,進行二次共情與安慰:“太尖了,踩上去肯定會疼的。”
嗯哼哭得更大聲了。
然後,媽媽又一次把被嗯哼丟掉的玩具給撿了回來,告訴嗯哼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你不要生氣扔掉,扔掉了,媽媽也會被踩到,別人也會被踩到。”
接着,告訴孩子如何處理這種危險的東西:“要拿給媽媽或者拿給老師,甚至丟到垃圾桶裏,放到高處。”
最後,媽媽親自感受玩具帶來的疼痛,陪着嗯哼一起正視“玩具”,進行了管教目的的講述:“你如果不收好,媽媽也會跟你一樣感受到疼痛,你記住了嗎?”
這時候的嗯哼,已經完全安靜下來,聽明白媽媽的話了。
當面對孩子犯錯,霍思燕沒有打罵孩子、落井下石,而是先關注事實——接納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的感受——最後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教科書般地完成了一次極具教育意義的對話。
《雙向養育》裏説過:“如果你的工具只有錘子,所有問題在你眼裏都是一顆釘子。”
因此,我們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換位思考:孩子能不能從我的管教方式中獲得正面感受,如果不能,那就應該學着改變。
只有善於體諒孩子、接納孩子、理解孩子的父母,才能養出擁有幸福感的孩子。
有以下三個管教評判標準,我們可以借鑑一下:
語言和善且能堅定執行;
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
立足長遠,從孩子的終身發展進行教育。
我們總是覺得如果要讓孩子做得更好,就得讓他先感覺更糟,認為懲罰能讓孩子吸收教訓,知恥而後勇,迎難而上。
事實上,打不是親,罵不是愛。
教育孩子從來就不是一場“以大欺小”的權威對抗,也不是父母情緒的宣泄。
真正的“幸福教育”,不是控制和打罵,索取和佔有,逼迫與排斥,而是信賴與自由,理解與接納,陪伴與鼓勵。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與孩子攜手共同成長,收穫此生的平和與喜悦。
*本文系男孩派原創,我家有男孩,成長交流平台,200萬精英家長都已關注我們。
—《END》—
【歡迎轉發、評論和點贊】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甜果親子
陪你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