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老鐵路是這樣建成的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綜合

  當“瀾滄”號列車以160公里的時速通過老撾境內的楠科內河特大橋時,橋下從中國陝西運過來的泥土靜靜地看着同樣有着“中國血統”的列車。一掬泥土,從中國到老撾,從陝西到萬象,完成了一次奇幻的中老之旅。

  12月3日,連接昆明和萬象,全線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和中國裝備的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老撾自此邁入鐵路運輸時代。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標誌性工程的中老鐵路,承載着中老傳統友誼,將為加快建成中老經濟走廊、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技術解決世界難題

  在許多人眼中,老撾氣候宜人、民風淳樸,是旅行者的天堂。但在鐵路建設者眼中,密佈的山林、頻繁的雨季、落後的交通無疑給鐵路建設帶來不小的困難。

  尤其是在雨季,施工現場水位不斷上升,楠科內河特大橋橋樑樁基頻繁塌孔。“關鍵在於泥漿配比,只要配置合適的泥漿,保護好孔位,工程就能順利推進。”由全國勞模徐州牽頭組建的中鐵二局勞模創新工作室對此開展了長達3個月的技術攻堅。按照國內的施工經驗,他提出以泥漿配備為突破口,全力製備樁基成孔的“穩定劑”。但當地土質相對特殊,製備泥漿所必需的膨潤土在老撾遍地難尋。

  徐州工作室的成員得知,秦嶺以南關中地區有優質的膨潤土。經過反覆試驗,時任中老磨萬鐵路一分部項目負責人的徐州終於確認,陝西的“泥土”就是解決老撾萬象雨季施工難題的中國答案!經過兩個雨季的考驗,2018年6月14日,楠科內河特大橋最後一個橋墩順利澆築完成。中老鐵路全線最長橋樑主體工程終於順利完工。

  中國鐵路建設者就憑着這“身經百戰”的經驗和開拓性的創新精神,用一捧“泥土”解決了世界難題。像這樣的故事,在中老鐵路建設過程中每天都在發生着。

  “老撾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在鐵路建設領域尤為突出,此前全國僅有3.5公里鐵路線,缺乏建設鐵路的經驗。”中國中鐵二院總工程師、原中老鐵路設計總體謝毅介紹,在建設過程中,我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採用了大量中國技術和中國裝備,和老撾人民一起完成了鐵路建設。

  中國標準推動世界連通

  從一開始設計,中老鐵路就決定採用中國標準。“自2010年4月中老雙方簽訂關於鐵路合作的備忘錄到2015年12月老撾國會批准建設,中老鐵路經過了5年半的研究論證。”中鐵二院磨萬鐵路設計總體陳建國介紹,中國標準以其先進性、適用性,獲得了一致認可。

  以工程前期投資收益估算為例,老撾國內沒有與鐵路相關的定額及估算編制辦法,也無類似項目參考。雙方創新性地先採用中國鐵路編制辦法編制國內版估算,在此基礎上,根據老撾實際情況修改相關估算項目、定額,得出國外版投資作為本項目投資,既保證了投資估算的完整性,也符合老撾實際情況。

  此後,中鐵二院編制了《發展中國家普速鐵路項目前期研究作業指導書》,可為其他海外項目前期研究提供指導,中國標準將為世界連通貢獻更大力量。

  但中國標準應用於國外仍有不少困難需要克服。

  在架橋打隧方面,我國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但在中老鐵路的跨境隧道上,中國鐵路建設者還是遇到了難題。

  友誼隧道位於中老邊境,是中老鐵路唯一的跨境隧道。“在友誼隧道兩端施工靠近國境線時,鹽巖含量急劇增加,開挖後檢測發現含鹽量平均約30%,局部高達80%以上,交通隧道工程穿越如此高含量鹽巖地層,在國內外均屬首例。”謝毅回憶説。

  解決難題是中國鐵路建設的強項。針對友誼隧道鹽巖強溶解、強腐蝕、膨脹等特性,中鐵二院設計團隊進行理論分析和模擬試驗等大量的創新性工作,填補了在該地層下修建隧道的技術空白,確保了友誼隧道按期保質貫通。

  中國夢想引領世界大同

  老撾小夥阿萬前不久得到一個好消息,他被推選給老中公司運營維管單位,作為技術骨幹培養,即將在中老鐵路開啓嶄新的職業生活。“這都要感謝我的中國師傅李宏財,他教了我很多專業知識。”阿萬充滿感激。

  他口中的李宏財,是中國鐵建電氣化局弱電工程的行家裏手,該集團2020年承建中老鐵路磨萬段全線弱電工程時,他就跟着項目團隊來到了老撾。在這裏,他把掌握的“四電”技術傳授給了阿萬。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夢想,也是世界人民的希望。中老鐵路修建過程中,注重滿足當地羣眾的需求,先後幫助老撾修建公路水渠近2000公里,購買老撾當地材料和物資超過51億元人民幣,改善了當地羣眾的生活條件。還有11萬個像阿萬這樣的當地人在中老鐵路上工作,收入增加,技能提升,離夢想也更近了。

  “不僅如此,中老鐵路的開通運營,開闢了老撾鐵路運輸新紀元,深刻改變了老撾交通運輸格局,實現了老撾從‘陸鎖國’到‘陸聯國’的夙願。”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泛亞鐵路的重要骨幹,中老鐵路還將成為老撾向北連通中國,向南連通泰國、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的“金鑰匙”,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產生積極影響。

  “我們將以中老鐵路建成通車為新起點,進一步建設好一批‘一帶一路’重點工程,為沿線國家人民帶去高質量的中國路、中國橋、中國隧道和中國高鐵。”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陳文健説。(經濟日報記者 齊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