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人民教育出版社”
近日,網絡上就流傳着熱心的家長朋友們對於語文課本的“新發現”:一年的時間,課本封面由二孩變成了三孩,媽媽也不打扮了,頭髮隨便一紮,衣服還是去年那件,只是舊了。多了個娃,爸爸也不在家下棋了,估計為了養家加班掙錢去了。
這段“看圖説話”因為貼近“三孩”的社會熱點,迅速引發了眾多網友的共鳴、轉發。
人教社對此進行了“闢謠”:封面上被誤認為“爸爸”“媽媽”的其實是“小哥哥”“小姐姐”,流傳的解讀只是網友們的自行聯想。
人教社的文章為封面圖上小哥哥、小姐姐感到委屈,“我們就那麼顯老嗎?”
人家還是個寶寶呢,怎麼就成了你們口中的爸爸?”
“我也是個小姐姐呢,怎麼就成了他們的媽?”
人教社還在文章中介紹了統編教材封面的設計構思。學生們每個新學期開學拿到新課本的那一刻,教科書的封面往往是第一個映入眼簾的。現在多數教材大多是上文下圖的形式,不同版本間比較相似,區別不大,特點不鮮明。所以在設計統編教材時,設計人員希望能從封面的形式上可以突出其特點和整體性,方便學生的識別和使用。
語文小學階段的封面內容,選擇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與孩子貼近的題材為表現點,分別是風箏、糖葫蘆、皮影、布老虎、泥塑、端午、臉譜、對聯、圍棋、剪紙、國畫寫生、宮燈12種題材,對應小學的12冊教材。
人教社指出,小學語文教材封面插圖力邀著名繪本畫家景紹宗先生執筆,畫家採用了傳統的手繪水彩的表現手法來繪製。為了更好地表現這些內容,編寫人員和畫家頗費了心思。畫面不是從傳統的角度來展示介紹,而是把孩子安排進這些畫面。在畫面中,孩子都是主角;同時,畫面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適當兼顧與教科書使用時節相對應。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