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考試也沒人來”:基層“醫荒”該如何化解?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綜合

“10個招人指標作廢7個”“不考試也沒人來”“鄉鎮衞生院沒有醫生具備檢驗資質,500萬元設備落着灰”……疫情發生後,基層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成了基層防疫的重要力量,可半月談日前報道的基層“醫荒”現象,也引發了關注。

圖源網絡

據報道,以數量荒、專業荒、梯隊荒、結構荒為特徵的“醫荒”現象,在部分縣鄉兩級醫院逐漸凸顯,直接拉低了民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的獲得感。缺醫少護之下,醫療強基層、分級診療等醫改舉措隨之萎縮。

縣醫院急診需要其他科室增援,經常“光有急救車,沒有急救醫生”,急救變成了單純轉運;上百萬的設備很先進,卻沒人會用,只能成擺設;大樓很豪華,但冷冷清清,醫務人員和患者都很少;委培生簽約承諾下基層,但違約也不來、來了也想走的人不少……事實上,這些現象不是一地的困擾,而是不少基層醫療機構面臨的共通性問題。

基層“醫荒”,其實是受基層之外的諸多因素影響。這其中,基層醫院的吸引力不足、城市醫院的吸引力太強,無疑是推動醫學人才離開基層的兩股力量。

很多城市醫院的規模越來越大,科室越來越多,人才需求逐年大增,且大醫院的實力、城市的地理優勢等也都擺在那裏。城市醫院不必刻意到基層搶人才,也不必額外開出什麼優厚條件,就能對基層人才產生虹吸效應。更何況,城鄉差距,也讓醫學人才爭奪變成了一場實力懸殊的拔河比賽。

就目前看,也只有為力弱一方增加力量,“一邊倒”的趨勢才能從根本上改變。

宏觀來説,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鼓勵優化城市醫院空間佈局,利用資源重組、機構拆分、舉辦分院、合作辦醫等多種途徑,把城市過度密集的醫療資源向基層、郊區延伸、轉移,也是一些地區近年來的改革方向,效果值得期待。

此次疫情來襲後,由於城鄉醫療衞生資源不平衡,基層“醫荒”等現象又存在,有些縣鄉的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任務非常繁重,基層抗疫的形勢讓人捏了一把汗。也因如此,很多地方也意識到,從待遇、職稱、福利等政策方面,進一步加強對基層醫療力量的觀照和傾斜,在疫情之後已是尤為迫切。

當前,縣鄉醫務人員的工資待遇較前有所改善,在職稱評審等方面也對基層給予了照顧,在住房和子女上學等方面,有些地方還給予醫務人員不少實惠,但醫學人才仍然不願到基層工作的事實也提醒我們,這些措施仍有待加強,尤其應將臨時舉措變成長期制度,讓醫療人才下基層時能夠預見到將來的生活和職業發展。

在此之外,還可考慮實行“縣招鄉用”,使醫院人員編制在縣、崗位在鄉,或者編制在鄉、崗位在村,減輕那些“出不了鄉,進不了城”的擔心。縣鄉村有序流動,人才這盤棋更容易走活。

考慮到當前醫學人才流動受到重重因素制約,人才想往基層走也會面臨編制等行政級別因素造成的梗阻,因此,進一步推進去行政化改革,讓醫生從“單位人”變成“社會人”,讓多點執業真正落實到位,同時進一步提升社會辦醫發展水平,破除醫生到基層工作的羈絆。

如何合理地配備醫療資源,是醫改要優先解決的問題,而人才則是最重要的醫療資源。因此,化解基層“醫荒”,觸及了醫改的主要命題,這顯然不能僅僅侷限於基層來解決問題,更要從大小醫療機構兩端入手,疏通人才流動的中間環節,讓基層“醫荒”得到漸進式化解,這樣一來,針對疫情等公共衞生風險,基層也能更從容應對。

(作者為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