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1962年在中印邊境製造事端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綜合

  “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印度開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這句名言時至今日,仍是印度人耳熟能詳的名句。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出身顯貴家庭,其遠祖拉傑·考爾是當時統治印度的莫卧爾帝國皇帝法魯克·西耶爾十分尊崇的克什米爾學者。此後,尼赫魯家族的男子在莫卧爾帝國世居高官,雖然在印度1857年民族大起義中家道中落,但至其父親老尼赫魯掌家時終於又靠個人奮鬥成為百萬富翁。

  1889年11月14日,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出生於安拉阿巴德市(今屬北方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從字面上翻譯中文意為運河的紅寶石。

  1。開掛阿三——“東西方奇異的混合物”

  尼赫魯是家中僅有的男孩,從很小開始,父親就按照培養印度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路子培養這個家族的接班人。

  14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母親對小尼赫魯講了多年前他的幾個家人因誤會險些被英國士兵吊死的故事。從那時起,尼赫魯失去了對英國人的好感,並開始關注身邊的社會。

  1905年,16歲的尼赫魯遠赴英倫,進入英國貴族子弟學府哈羅公學學習。在哈羅公學這個為英國培養政治精英的學校裏,這個來自偏遠殖民地的小孩子的政治和知識水平比同齡同學高很多。

  1907年10月,18歲的尼赫魯提前考入劍橋大學,主修自然科學,但劍橋的學術氛圍使得他將更多時間投入對歷史、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研究。

  1910年,他又進入倫敦法學院攻讀法律。在法學院的兩年對尼赫魯日後的政治生涯至關重要,他在這裏接觸了各種流派的思想。

  尼赫魯在英國學習和生活了7年。在這7年裏,他養成了一套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穿着講究,留有小鬍子。他較為沉默,感情含蓄,成了“東西方奇異的混合物”。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領導者》一書中這樣評價尼赫魯:“才華出眾,目空一切,貴族氣息重,脾氣暴躁,高傲自負”,“有時還咄咄逼人,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強烈的優越感”。

  2。青勝於藍——尼赫魯與甘地的合作

  尼赫魯認為,像印度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東方大國,“竟讓一個遠方小島把手足捆綁起來,任意支配,實在是一樁荒謬絕倫的事情”。從英國回國後,尼赫魯加入了國大黨。

  1916年2月,尼赫魯與卡麥拉小姐喜結連理。結婚21個月後,他們的女兒、印度未來的女總理英迪拉出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和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發展迅速。尼赫魯認定甘地領導的這一運動既符合印度傳統,又適應印度現實。他決定加入這一運動。

  從1921年至1945年,尼赫魯先後入獄9次,共坐牢1041天。對於坐牢,尼赫魯早有心理準備。1921年印度全國大罷工爆發後,英印殖民當局到處抓人,尼赫魯知道大難即將臨頭,他開始跟父親學打地鋪,親自嚐嚐在硬邦邦的地鋪上睡覺的滋味。

  自追隨甘地之日起,尼赫魯就不再穿西服,而改穿印度土布衣服。為動員農村大眾參與獨立運動,尼赫魯與國大黨同志一道,不辭辛勞徒步到偏遠的鄉村,出席農民會議,發表演講。

  3。人間正道——百折不撓為獨立

  在獨立鬥爭中,尼赫魯政治上逐漸成熟。1923年底,尼赫魯擔任了國大黨秘書長。他常常每天工作15個小時。尼赫魯擔任國大黨秘書長沒有薪水,他和父親甚至變賣家產作為國大黨活動經費。

  尼赫魯雖追隨甘地,但並不迷信甘地。 尼赫魯逐漸意識到“非暴力”運動的缺陷。 為了找到一條獨立的出路,1926年尼赫魯決定重返歐洲。在為期1年零9個月的時間裏,他先後訪問了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和蘇聯。

  在探索印度民族解放道路的過程中,尼赫魯也接觸了中國人。1927年,在布魯塞爾舉行的“被壓迫民族大會”上,他接觸了中國國民黨代表廖煥星。會上,宋慶齡、高爾基、愛因斯坦等發起組織了“反帝大同盟”,支持被壓迫民族的獨立運動,由宋慶齡任主席,尼赫魯也擔任了執行委員。

  尼赫魯重返歐洲和出訪蘇聯,使他的思想有了新的廣度和深度,從歐洲之行中為印度找到了出路:政治上必須完全獨立;經濟上應該實行“社會主義”,而且只有工業化才能鋪設一條擺脱貧困的道路;宗教弊端會扼殺印度,但可通過經濟發展自動解決。這為他日後當總理時制定政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4。奠基國策——做有聲有色的大國

  1929年冬,國大黨在拉合爾年會上通過了尼赫魯起草的《開闢歷史新紀元》的決議,並把完全獨立作為今後的鬥爭目標。

  甘地看到,印度的青年一代都擁護尼赫魯,就極力推舉尼赫魯為黨主席。不惑之年的尼赫魯終於走上了黨的最高領導崗位。

  他在各地的演講,並把政治獨立當作獲得社會自由的必要步驟。尼赫魯為印度獨立建立了深厚的羣眾基礎和地方基礎。

  二戰爆發後,英國大量調用印度的人力和物力,從而激發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感情。1939年9月,尼赫魯曾經訪問抗戰中的中國,對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表示出了同情。

  此時的尼赫魯雖陷囹圄卻豪氣勃發,寫成了《印度的發現》一書,高瞻遠矚地展望了印度的未來:“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這句名言時至今日,仍是印度人耳熟能詳的名句,也是印度大國戰略的最好註釋。

  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尼赫魯出任第一任總理。1954年6月,尼赫魯與應邀訪印的中國總理周恩來發表聲明,公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次年,又與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等人共同發起萬隆會議,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商大計。

  5。中印戰爭——印度偉人的滑鐵盧

  1961年12月17日,印度發動代號“勝利行動”的軍事進攻,強行從葡萄牙手中武力收回果阿地區。印度出動海陸空三軍,在36個小時內就打敗了葡萄牙軍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代價僅僅是戰死22名士兵。從這次武力吞併果阿的軍事行動中,印度嚐到了甜頭。

  1962年,由於印度國內局勢不穩,為轉移國內視線,又重操故技,打算在中國身上撈一把,尼赫魯派兵在中印邊境製造事端。結果這次讓印度狠狠的摔了個鼻青臉腫。這是尼赫魯一生中最大的敗筆。這一戰,成為了尼赫魯一生的恥辱。

  中印戰爭的結果在印度民眾之中影響奇大,簡單來説相當於印度版的甲午戰爭。而國內基本上認為尼赫魯的領導力缺失是敗戰的罪魁禍首,中印戰爭的失敗使他威望掃地並且很快見了甘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推動國內的種姓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改革。

  尼赫魯的社會理想是建立社會主義類型社會。他所設想的“社會主義”就是“國家財富平均分配”。但他沒有能實現這個目標,隨着印度經濟的發展,國內貧富差別卻以空前的速度加大起來。

  6。相信後人更聰明——培養“印度國母”

  尼赫魯晚年一直注意對女兒英迪拉的培養,為其日後登上印度的權力頂峯鋪平了道路。隨着時日的變遷,不少印度人民都懷念這位硬朗的“印度鐵娘子”,甚至有人稱她為“印度國母”。

  1964年1月,在國大黨年會上,尼赫魯突遇中風,出現左偏癱。1964年5月27日,尼赫魯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享年7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