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就給孩子自由

小的時候,媽媽怕給我洗頭扎辮子麻煩,從不給我留長頭髮,我上初中前一直是很短的頭髮,可是我特別羨慕女孩子扎辮子…

有一次媽媽又要帶我去剪頭髮,我死活不願意,最後被媽媽用一條塑料項鍊給哄住了。

後來我暗自下定決心,等我長大了一定要留長長的頭髮,還要生個女兒,給她紮好看的辮子。

現在我的願望實現了,生了兩個女兒,天天給她們扎辮子,雖然很麻煩,但心裏很滿足…

二寶兩歲多了,頭髮從出生一次都沒有剃過,每次回孃家,媽媽讓我給孩子剪頭髮的時候,我就特別反感,總能想起小時候發生的事情…

我對媽媽説:如果你不説,我可能會帶她去剪,你越説我越不想給她剪。

這讓媽媽覺得我很不懂事,故意跟她對着幹,可是如果不是因為小時候她沒有滿足我合理的需求,我又怎麼會這麼敏感。

這件事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小時候被壓制的慾望如果沒有得到滿足,長大一定會變本加厲的想要滿足自己!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這樣的故事…

我有一位朋友,小時候受父母各種限制,不讓吃零食,不給瞎玩,大部分時間都被困在家裏,被迫學習…高中時網癮特別大,現在30多歲了,還特別喜歡吃零食。

還有一個正面的案例,朋友家小時候是開小賣部的,父母對她管教比較放鬆,零食什麼的隨便吃,現在長大了,她對很多零食都沒有食慾。

事實證明:小時候長期沒有被滿足的需求,長大了會拼命想要滿足自己。

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想控制就能控制得了的,你越是限制孩子,孩子越叛逆。

有些孩子小時候在受各種限制時表現的很聽話,是因為怕受罰,也因為無力反抗。

可一旦他長大了,有了反抗的能力,有了更多的選擇,他就不會在任我們擺佈,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叛逆。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要儘量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任其發展,在孩子犯錯的過程中幫助他設立邊界,讓他知道是非對錯,並明白其中的道理。

這樣一來孩子長大後才能懂得什麼是真正的自由,不會再拼命想嘗試小時候沒有嘗試的事物,而變得更加自律,通過自律來滿足更多的需求,實現自身更大價值。

最近在看盧俊的《愛彌兒》,如果讓我用兩個字來概括這本書,那就是——自由!

如果有這樣一種教育:它能夠順其自然、順應人的天性,使人獲得相應的人格,發掘出自己的潛力,能夠安然地接受生活中的幸福與憂患,那麼這就是盧梭所認可的教育。

盧梭説:“自然的法則就是遵循,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按照這一法則去做。”

活得最長的人並不一定活得最有意義,只有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才能明白人生的意義在哪裏。

我們不是要把下一代塑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而是要教育他們——怎麼去根據自己的天性來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教育不是塑造人的手段,而是發現人的過程。

通過教育我們才能逐漸瞭解一個人的天性,並且幫助他們運用好這種天性。對傷害他人的天性要予以防備,對良好的天性則要順應發揚。

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其發展規律,順應天性,順應自然,給孩子自由,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所謂的自由不是放任孩子不管,也不是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應該是無條件,但有邊界的。

每個人都向往自由不被束縛的感覺,孩子比成人更需要自由,更需要無拘無束的生活。

小時候擁有更多自由的孩子,長大了才更容易自律。

我是一位熱愛寫作,喜歡研究心理學的二胎寶媽,過着平淡的生活,平凡即是偉大!

願我的故事和觀點能帶給你一些啓發!

感恩遇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7 字。

轉載請註明: 愛孩子,就給孩子自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