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軍27載,“兵王”今年46!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綜合

從魚米之鄉到西北戈壁,他一干就是27年;從新兵到兵王,他經歷過5次調整改編……年齡在漲、角色在變,他肩負的責任越來越重,紮根崗位、奉獻軍營的初心卻未曾改變,他叫楊國培,某部裝備保障隊分隊長。

理論學習

楊國培,湖南南縣人,1993年12月入伍,一級軍士長,現任某部裝備保障隊分隊長。入伍27年來,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次,優秀士官人才二等獎1次,先後6次在集團軍以上比武中獲第一名,21次被評為優秀士官。

1993年12月,他入伍來到西北某裝甲師,成為一名裝甲修理工。枯燥乏味的專業理論,密密麻麻的零部件,第一次進入車間的楊國培就被眼前的一切嚇傻了眼。文化基礎薄弱讓專業學習成了他的硬傷。第一次基礎理論考試,他亮了“紅燈”,排名學兵隊墊底。

嘉峪關懸壁長城腳下宣誓

要強的楊國培,不肯接受落後的現狀,給自己制定了“突擊計劃”。休息時間,他總抱着專業書虛心向身邊的“大拿”請教,晚上“泡”在修理車間鑽研。短短半年時間,僅專業筆記就抄錄10萬餘字。憑着這股鑽勁,到了年底,他的專業水平突飛猛進,成了同年兵中的佼佼者。

鑑定零部件

立下愚公移山志,能破萬重困難關!1999年某集團軍裝甲裝備尖子兵大比武,參賽選手個個身懷絕技。他深知自己在單位屬於技術尖子,但是和別的單位相比較,未知數太多。那段時間,不甘做“井底之蛙”的楊國培,通宵達旦的背記專業理論,別人休息他在車間反覆練實操,就是憑藉 “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一舉奪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指揮吊裝炮塔

2013年,某部裝甲裝備修理大隊成立,在其原單位選調技術骨幹,得知情況後,他找到領導表達自己的想法,領導一臉驚詫:“你的技術這麼好,我們都看重你,你在我們這裏發展空間很大,誰走也輪不到你走!”但在他看來,新組建單位擔負的使命任務更貼近專業實際,自己的技術到那裏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現場培訓維修骨幹

轉型路上,必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唯有不斷跨越,才能浴火重生。來到新單位,面對裝備升級帶來的挑戰,他沒有擺“老資格”,而是鉚足勁挑最硬的骨頭啃,別人不願意乾的活他搶着幹,別人排除不了的故障,他主動要求上,他總是告誡自己多接一接“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才能練出“大心臟”,遇到重大任務時才不會掉鏈子。

野戰維修(左一)

2014年,單位首次千里機動赴青藏高原參加訓練。考慮他腰間盤突出,單位領導想讓他留守在營區,得到消息的他又坐不住了:“我是組織上培養的技術能手,這種大項活動怎麼能少得了我!”

檢修裝備

此時的他40歲,身邊的戰友們勸他:“那地方,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含氧量低,你這麼老的同志了,還折騰個啥?”他很認真地反問:“服役有期限,職責無盡頭,這樣的關鍵時刻頂不上去,那我待在部隊還有何意義?”

參加高級士官評審

從事裝甲裝備維修27年,修理車輛裝備近千餘輛,楊國培付出了很多,而收穫的更多。除立功受獎外,2017年12月的一天讓他永遠銘記,這一天,將軍親自為他授銜,從此他有了一個非常響亮的稱謂——一級軍士長。

安營紮寨

今年,已經46歲的他,依然請願參加野外駐訓。作為黨員、分隊長,他不顧初上高原的不適就迅速帶領分隊官兵安營紮寨,哪裏有需要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往往是別人開始洗漱睡覺,他才準備去醫療帳篷吸氧緩解頭痛。等一切安頓妥當後,又開始了巡修之路,為駐訓單位的裝備“把脈”。

2019年高原重温入黨誓詞

如今,他已從血氣方剛的毛頭小夥變成鬢角染霜的“小老頭”,還有3年就要退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多培養年輕的技術骨幹,讓他們扛起新時代奮進大旗,做勇立潮頭的“後浪”! (攝影報道:王傳強 李耿 解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