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就業壓力,是政策決策的核心變量
中新經緯客户端8月4日電 題:《趙偉:就業壓力,是政策決策的核心變量》
作者 趙偉(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年初以來,“保就業”政策密集出台。2020年行已過半,就業市場表現如何,市場關注度較高。就業關乎民生和社會安定,“保居民就業”作為“六保”之首,備受重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2月以來,中國密集出台就業扶持政策,一方面通過階段性減免或緩繳企業社保、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為企業減負、援企穩崗;另一方面,通過企業吸納重點羣體就業的税收減免、擔保貸款及貼息、以及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等,促進重點羣體就業創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7%,雖較前期高點有所回落,但仍然高於歷史平均水平;新增就業也明顯承壓,上半年新增就業人數僅為2019年同期的八成左右。
若考慮部分農民工並未返城等因素,實際就業壓力可能更大。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其流動情況較難反映在城鎮調查失業率中,但卻是跟蹤就業形勢變化不容忽視的羣體。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外出農民工較2019年同期減少近500萬人。更值得注意的是,4月中旬以來部分返城農民工二次返鄉規模快速增長,返鄉規模已超過1000萬人,佔全部外出農民工比重從3%左右上升至超過7%。
就業市場修復緩慢,與經濟修復的結構分化密切相關;吸納就業較多的生活服務、部分外貿製造類行業,受疫情衝擊較大、修復進度偏慢。4月以來,建築業等受益於基建和地產投資需求的快速恢復、工業生產得益於復產復工政策的快速推進等,修復較快。相較之下,零售、住宿餐飲等為代表的生活服務類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修復緩慢;此外,外需走弱對部分貿易鏈行業景氣形成明顯壓制,產能尚未完全恢復的外貿企業中,八成為訂單不足所致。這類行業佔經濟比重在三成左右,但吸納就業人數高達五成左右,使得結構性失業問題持續存在。
圖5
不同類型企業修復進度不一,小微企業景氣修復明顯較慢,也制約就業在總量層面的表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現金流情況相對較好、融資渠道較為順暢,在中央層面復產、復工政策的支持下,在3月底復工率已經超過99%。相較之下,中型和小微企業現金流壓力等相對較大、開工進度較慢。結合行業與經營主體來看,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住宿餐飲等生活服務業,六成以上皆為個體經營户、規模比小微企業更小,對就業的影響可見一斑。
結構性失業背景下,受衝擊較大的行業、小微企業等,仍將是保就業、保企業政策支持的重要對象。當前就業市場壓力最大的地方,主要集中以零售、住宿餐飲為代表的居民生活服務業、以及紡織服裝等部分出口依賴度較高的製造業領域等,尤其是其中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年初以來,“援企穩崗”、就業扶持等政策已向這些領域傾斜,通過財政延緩繳税、貸款貼息等,以及央行直達實體的貨幣工具創新等,加大保企業、保就業力度等。未來一段時間,“援企穩崗”、就業扶持等政策仍將繼續發力,受衝擊較大的行業、小微企業等,仍將是政策支持的重要對象。
立足更長遠的視角,“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助於提高就業市場潛力、加強抵禦衝擊的能力。中長期來看,這要求發揮內需潛力、提高國內產業鏈供給水平,對就業也有良性影響;例如,國內消費需求的釋放、佔比提升的過程中,將創造大量的新生就業崗位,抗擊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也將提升。(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作者: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