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生命的背後|一輛你永遠不想乘坐的車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綜合

盛夏的北京,疫情再次席捲而來

寒暑假無縫銜接,畢業生只能對着屏幕訴説離別

而救護車也第一次關閉了警笛,安靜的穿梭

這輛滿載生命希望的汽車,讓人尊敬,卻也敬而遠之

或許有人説是戰爭催生了救護車

但豆子認為

是每一位敬畏生命的人,催生了這輛生命之車

流動醫院

拿破崙時期,戰爭的殘酷讓眼看着戰友犧牲的軍人流下了眼淚

那個時候沒有汽車,運送傷員只能靠人力

為了儘可能省力又迅速的運送傷員

隨軍醫生Dominique Jean Larry製作了”流動醫院”

但是運輸的醫生在好不容易到達地點之後

就會開啓抖抖抖模式···累到拿不住繃帶

兄弟啊,麻醉打偏了再來一下!!!

這就是救護車的鼻祖!

後來

因為運輸人員有限,精力也有限

聰明的人類創造了馬拉救護車,狗拉救護車···

動物果然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

送命車

十九世紀初,德國發明瞭汽車

他們將汽車前方綁了擔架用於固定病人,車頭置於後方

這才是真正的“送”命車,運輸生命!

開車運送傷患大大減少了運輸時間

並且給運輸的同志減輕了極大的負擔

到達醫院,帥氣的剎車,跳躍

別説了,你打了雞血的戰友又回來了!你的生命我來守護!

救護車

在解決了運輸問題之後

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有一些傷病患者往往堅持不到去醫院就已經撒手人寰

必要的急救有時候確實能夠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於是,1899年,在美國芝加哥米迦勒瑞茜醫院

第一輛汽油動力大型救護車誕生了

這輛車在之前的基礎上增大了車內空間

不僅容納了一張擔架,還能容納幾個醫生與護士

達到了在路上對病人簡單救治的條件

二戰的爆發又一次推動了救護車的發展

當時為了極大可能的留住每一位患者

醫生不得不想方設法把一些必要的醫療用具搬上車

於是在二戰中投入使用的一部分救護車

在車內設計上巧妙的增加了聽診器、牽引夾板、氧氣袋、無線電等較為先進的設備

從只是簡單的運輸生命,到現在能夠在車內搭建簡易小醫院

這時候的救護車才真正做到了守護生命,守護平安!

雖然救護車的起源在國外

但不可否認的是,今天的中國製造值得讓所有人驕傲!

人民的生命大於一切,醫療設備的完善直接決定了人民的幸福指數

因此,新中國成立不久

即使國力薄弱,國家依然積極投入研究救護車設備

那時候的中國救護車產量很小,僅有兩百左右,均採用南汽NJ130底盤改裝

車內僅具有簡易的醫療箱和一副擔架,非常簡陋

60年代末70年代初

以衞生部投資的西北醫療設備廠為代表的幾家企業陸續開發了專用救護車產品

除顫儀,呼吸機,起搏器等等車載醫療設備得以搬進救護車中

1970年,國內救護車的年產量攀升至1000台左右

但救護車內部空間有限,並不能很好的具備各種病症所需的醫療設備

國內外對於救護車的研發多了新的理念

根據不同病種設計不同的救護車

有擁有急救復甦搶救設備和必備藥品的急救救護車

也有僅具備輸液、吸氧、止血、包紮等簡單醫療處置的運送救護車

還有在這次疫情中發揮重大作用的負壓救護車等等

Ps:負壓救護車能夠阻止車內空氣向外流通,實現艙內淨化,降低艙內醫患人員交叉感染的風險

特別要提的是今年疫情爆發開始

中國車企眾志成城,以實力讓人為中國製造喝彩

2月3日,江鈴製造的全國第一批20輛福特全順負壓救護車運抵武漢火神山醫院

2月5日,奇瑞控股旗下的瑞弗特種車輛有限公司將20輛負壓救護車全部完工並交付

2月5日,華晨雷諾金盃應急生產的第一批15台負壓式救護車下線

2月6日,上汽用10天的時間生產了60輛MAXUS負壓救護車運至抗議一線

在疫情面前,中國車企用專業與速度

詮釋了同舟共濟的深刻含義

他們高質量完成的每一輛負壓救護車

都帶着對生命的敬畏與渴望

他們拼了命送抵武漢的每一輛救護車

都為人民帶去了生的希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