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25日電(記者 左橙 通訊員 石嘉琳)“聲音在水裏也能傳播嗎?”“壓縮空氣會不會爆炸啊?”在陝西省周至縣谷裕鎮丹陽小學“科技小屋”裏,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盯着儀器,平日裏稀鬆平常的空氣和水,在志願者的模講解介紹後,充滿了未知的奧妙,吸引着孩子們的注意力。
連續5年搭建“科技小屋”
志願者在科技小屋中為孩子們介紹儀器。通訊員 安永斌 供圖
近年來,西安郵電大學愛心青年幫團隊不斷為貧困山區、革命老區的孩子們量身定做科技館,科學實驗室。丹陽小學“科技小屋”,是他們在陝西省發起、打造的第19個。據介紹,每個科技小屋內配置150餘種科學實驗器材和200餘本科普讀物、4D讀物,讓孩子近距離觸摸科技。
從2016年開始,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院輔導員劉洋一直在為貧困山區的小學搭建科技小屋。他帶領自己組建的愛心青年幫團隊,為了孩子們的科學夢而四處奔走。從實地調研考察、網上眾籌捐款、聯繫愛心機構到公開招標採購科學器材,五年下來,“科技小屋”已經覆蓋陝西省10個地區的山區學校,超過20000名學生接受到科學課的啓蒙和影響。科學課,正式走入這些山區學校的課堂。
丹陽小學“科技小屋”,這是孩子們在放寒假前就聽説並期待着的一間教室。早在2019年夏天,愛心青年幫團隊就走訪調研了丹陽小學,瞭解了該學校的地理位置、教室空間大小、留守兒童、學生人數、科技需求、學校支持程度等情況。經過整整一年的準備與等待,今年7月終於搭建。
7月18日,丹陽小學的第一間“科技小屋”由志願者一行七人搭建落成。志願者們組裝儀器、桌椅,打掃屋子,裝潢教室,一系列的工作持續整整一天半終於完成。
“當看到孩子們來上課時那好奇又驚喜的眼神,一切的辛苦都煙消雲散了。”愛心青年幫團隊成員、西安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二學生安永斌説。
疫情期間開設線上課堂
第一堂科技小屋線上直播課程。通訊員 鄭衝 供圖
今年上半年,疫情讓西安郵電大學愛心青年幫團隊的許多公益活動不得不推遲,其中包括在丹陽小學搭建“科技小屋”的計劃。
想到孩子們的渴望和對科學器材的好奇,想到他們聽説隔壁的教室就會變成一個“科技小屋”時的興奮和期待,想到今年六年級的孩子們可能已經沒有機會在科技小屋中上課,想到孩子們那一聲聲“老師”,志願者們感受到沉甸甸的責任。
“我們為什麼不為孩子們線上授課呢?”愛心青年幫的成員討論着。疫情下,線上授課為科技小屋志願者支教提供了新的可能。
遠程教學,對城市的孩子們來説並不陌生,然而對於鄉村的孩子們,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留守兒童來説。
為了搭建起這個科技小屋,同時教給老師、孩子、家長們線上授課的方法,愛心青年幫“情繫鄉村,青春逐夢”團隊對部分學生進行家訪並且教授孩子和家長們如何使用網絡平台進行線上面對面學習,方便隨後開展雲課堂義務教學。
在志願者的講解與引導之下,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我最喜歡航模了,特別是輪船的,我太喜歡科技小屋了!”課程結束後,志願者進行了家訪,三年級的陳韓興同學興奮地講述着他在科技小屋中觸摸到的模型、學到的知識。
“我要好好學習怎麼用這個直播教學,讓孩子還像今天一樣學到這麼多。只要孩子喜歡,我都大力支持。”陳韓興的父親和眾多家長一樣,對科技小屋線上授課充滿期待。家長們都聽得非常仔細,紛紛拿出紙筆記錄。
科學實驗教學系統直播教學
7月28日,孩子們期待已久的線上科技小屋直播課終於開課了。第一堂課上,18名三年級升四年級的孩子們,在家中跟着老師和家長的指導,提前半個小時就坐在手機旁等待。志願者們使用直播辦公軟件,用自主開發的科技小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系統直播教學,為孩子們展示“壓縮空氣”“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雨的形成”等科學仿真實驗,在屏幕上操作實驗器材,顯示實驗現象供大家觀察。
愛心青年幫團隊成員、西安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三學生鄭衝介紹説,丹陽小學的課程安排時間為一週,是每天的下午7點半到8點半。通過直播平台,上課的老師在學校藉助仿真實驗系統通過屏幕共享的方式授課。每節課主要內容圍繞科技主題展開,普及身邊的科技知識,依託有限的條件為孩子們上仿真實驗課,讓孩子們更直觀瞭解身邊的科學知識。
“孩子們的表達慾望是十分強烈的。可以看出,他們是真的很喜歡科技課程。”線上授課的志願者安永斌説,“每天一小時的課程總是不夠用,總會因為孩子們的好奇和提問延長課時。”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