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村居社區“牌子滿牆”, 當需用“准入制”來治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綜合

近日,江蘇省高郵市龍虯鎮白馬村幹部高來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以前無論是哪個部門來考核,村裏都要按照考核指標製作相關的牌子,有時同一項工作村裏還要面臨不同條線和部門的考核,光是食品藥品工作站相關制度就掛了7塊牌子,包含工作站工作機構網絡圖、工作職責、工作例會制度……為應付考核,村裏最多的時候掛了70個機構標牌和制度 (8月10日人民網 )。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發聲:村居社區“牌子滿牆”, 當需用“准入制”來治!

掛牌本是一種公示和告知方式,讓人知曉單位職能,為羣眾辦事提供便利。但“牌滿為患”卻為基層工作人員增添了負擔——牌子掛得越多,履職範圍就越廣,然而基層單位往往缺兵少將,不具備與滿牆牌匾相匹配的工作力量。有的人認為,牌子掛在了牆上,工作就落實了一半。有的部門只負責掛牌,卻沒有為百姓提供相應服務,而基層單位又不具備“名副其實”的能力 。這種“有牌子無服務” 現象,只會讓老百姓多幾分意見,只會讓“公僕”損害應有的形象。

要切實改變社區(村)的行政化傾向,讓社區(村)幹部可以從紛繁複雜的瑣事中脱離出來,騰出更多時間搞好羣眾服務,應建立政府職能部門工作進社區(村)的准入申報制度。在社區(村)組織開展的各類創建評比項目和各項事務都要進行登記。登記後,再對社區(村)創建評比項目和各項事務進行清理和規範,並公佈社區(村)創建評比項目和各項事務准入目錄。對未納入准入目錄的創建評比項目和事務,社區(村)可予以拒絕。建立“進社區(村)” 事務准入制度,從源頭上可解決村(社區)機構牌子多、行政事務多、創建達標多等“三多”現象,切實減輕村(社區)工作負擔。

但是,不可否認一些地方“進社區(村)” 事務准入制度執行不夠嚴格,又出現了“牌子滿牆”反彈現象。為此,各地要開展精準控減村(社區)工作事項落實情況多輪次跟蹤督查,嚴查以掛牌應付檢查、獲取資源,或只掛牌不做事、不服務、不作為等形式主義問題。對未按審批要求操作的准入事務以及羣眾普遍反對或評議不滿意的准入事務,要督促相關部門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及時予以撤銷和摘牌。同時,要實行年終評議機制。每年年底由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村(居)兩委班子成員、村(居)民代表組成評議小組,對涉及准入的部門在執法公正、政務公開、服務質量、經費落實、羣眾認可度等方面進行評估和滿意度測評,並將結果向社會公佈,接受羣眾監督。 總之,實行好社區(村)工作準入制,才能讓社區(村)迴歸自治本位、社區(村)幹部迴歸服務本色、考核迴歸羣眾本元、部門迴歸管理本分,才能為基層真正減負增效,才能讓“牌子滿牆”不再成為基層治理剷除不盡的“野草”!王紅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