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説南絲路 56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⑤

話説南絲路 56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⑤

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 文/圖

在中心城市出現以前,村落往往是沿着江河分佈的,所以古道也沿着江河行走,沿途可以有各種交換。中心城市出現後,古道也成了城市之間往來頻繁的主要幹道。自貢鹽業千年的產銷歷史,促成了古鹽道的輝煌形成。前面提到的艾葉鎮(艾葉灘),地處自貢市西大門西端,素有“鹽運古道第一灘”之稱,由此向東是百里旭水河聞名的“八里秦淮”並與貢井老街相連。北宋時期,艾葉鎮鄉民就發現了鹹水,草木煎熬遂獲食鹽,製鹽外輸。艾葉鎮,至今還保留了許多運鹽古道的石板路遺蹟和老碼頭的遺風。

這些石板,都是經運鹽馬幫牛隊和轉鹽工人踩踏成坑坑窪窪的,一遇下雨天就盛滿雨水。這裏的人,似乎還在做那些馬幫、客商的生意,他們撐着條小船兒,船上烤些河魚,再蠻上些小酒,就吆喝起來。想吃魚的遊人便將船靠過去,各自坐在船上開始吃起來了,吃高興了就吼幾句。

話説南絲路 56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⑤

自貢市以東30公里處的仙市古鎮,素有“中國鹽運第一鎮”之稱,該地因鹽設鎮,具有1400多年,是釜溪河當年鹽運重要碼頭之一。昔日,自貢井鹽經此入沱江、進長江、溯赤水,上蓉城、入川西、去川北、進川東、出三峽,仙市也被認為是井鹽出川的第一個重要驛站和水碼頭。

由於鹽運古道的出現,更多的城鎮、村落在古道周圍興起。比如四川樂山市的五通橋。這裏,滔滔岷江、湧斯江、茫溪河幾條河穿城而過,形成南絲之路五尺道水路上的重要碼頭。當年,秦國蜀郡李冰在這裏鑿出第一口鹽井後,五通橋就以鹽興城,緣結四海。花鹽在船工號子和馬幫鈴聲中,或順着江水或踏過橋樑源源不斷運往全國各地。

作為四川歷史上重要的鹽產地,五通橋“犍樂鹽場”曾是四川第一大鹽場,產品行銷川內各地及重慶、雲南、貴州、湖北等地。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鹽務總局搬遷至此,更使五通橋成為一座生機勃勃的繁華之城,也形成四通八達的運鹽古道商貿網絡。

話説南絲路 56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⑤

隨着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四川現存的古道也面臨巨大威脅,其貫通性、歷史性、人文性和景觀性都在急速消失。

首先是,古道石板路人為損壞嚴重(比如大相嶺、飛越關、化林坪),有的被公路覆蓋或部分截斷,有的被改造成水泥台階,路面失去了原有的韻味和美感。其次,自然侵蝕嚴重,由於農民脱貧下山、外出務工等導致長期無人行走,古道日漸荒廢、雜草叢生。三是人文古蹟受損嚴重,古道沿途的古橋、古廟、古建築、古村落等得不到有效維護,損壞嚴重。四是古道沿途缺少相應的安全和生活衞生設施,遊客上山後留下的生活垃圾甚多,對森林防火也構成嚴重威脅。

話説南絲路 56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⑤

“返照入閭巷,憂來誰共語?古道少人行,秋風動禾黍。”(唐·王昌齡《秋日》)。如今,除了雲南怒江大峽谷,人們已很難看到古道上成羣結隊的商隊的身影,很難聽到盪漾在高山峽谷間悠揚的馬鈴聲了,它們都已消失在歷史的煙雲裏;然而,那延續了幾千年的輝煌和滄桑,時刻縈繞在腦海,讓我有種想接近的慾望。於是,我總在找機會去殘存的古道上走一走。

古道,是一條高掛在大地軀體上的五彩飄帶,它帶着汗漬的氣息,將人的活動、城鎮的形成、文化的流變維繫在一起。古道,是一道雄渾的樂譜,它將一代代跋涉者的足音配成美麗樂章,牽扯着後人虔誠聆聽那道振聾發聵的聲音(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2 字。

轉載請註明: 話説南絲路 56丨從原生古道到轉型古道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