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30日電(劉丹憶 何路曼)“隨時歡迎金正恩訪問白宮”。一年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這樣邀約。
一年來,博弈、喊話、斷聯、炸燬對話“窗口”、延長制裁……各方一系列動作,讓朝韓、朝美關係,逐步退回到各方都更為熟悉的對抗時期。短暫的融冰過後,新的問題產生:下一次“金特會”,還會有嗎?
資料圖:2019年6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韓朝非軍事區見面。
01.停滯不前的“一小步”
2019年6月的最後一天,正在韓國訪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板門店,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會面。他隨後跨過軍事分界線,成為朝鮮停戰協定簽署以來,首位踏上朝鮮國土的美國在任總統。
朝美雙方對這次會面均給予積極評價。金正恩稱,此次會面對日後對話,將起到積極作用。特朗普則表示,朝美雙方同意重啓無核化談判。
然而,在釋放出積極信號後,雙方走向彼此的腳步,卻似乎就此放緩、停滯了下來。
資料圖:2019年6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韓朝非軍事區見面。
談到朝美關係一年來的變化,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特朗普在對朝政策中的主動性、創新性,根本抵擋不了美國國內政治精英主流對朝鮮的敵視。他們對於特朗普任何在朝鮮問題上的主動政策,都給予內部的詆譭。
朝韓問題專家、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王生也表示,“從美國整體來看,無論是決策層還是戰略界、學界,普遍不同意要跟朝鮮進行談判,所以朝美談判的基礎比較薄弱。再加上越南河內會談無果而終,給特朗普推進朝美關係帶來了許多變數。”
他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説:“朝鮮對特朗普政府有着某種期待,但是隨着新冠疫情發生以後,經過了今年上半年的時間,朝鮮越來越失望,覺得特朗普政府不會有什麼大的動作。而且特朗普能否連任成功還充滿了變數,所以現在來看,不但朝美關係沒有好轉,如果美國還沒有拿出一些措施和朝鮮進行談判,將來還有惡化的可能性。”
資料圖:2019年6月30日,正在韓國訪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韓國總統文在寅陪同下,來到朝韓非軍事區。
02.被敲打的“搭橋人”
説到金正恩與特朗普的歷史性會面,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韓國總統文在寅。
在和金正恩第三次會晤之前,特朗普便是在文在寅的陪同下,登上了距離朝韓分界線僅25米的“歐萊特”哨所。在這裏,文在寅向特朗普介紹過去被奉為朝韓合作典範的開城工業園區,美軍則向兩位領導人介紹在非軍事區內的朝鮮戰爭遺骸發掘情況。
然而,近來,朝韓間的關係發生變化。朝鮮譴責韓國民間團體在邊境散佈反朝傳單後,持續向韓方施壓。
2020年6月16日,伴隨一聲巨響,被視為“開創朝韓直接對話機制”的朝韓聯絡辦公室,被朝方炸燬。韓國青瓦台對朝方的舉動表示強烈遺憾,雙方關係面臨惡化趨勢。
資料圖:當地時間6月16日,朝韓聯絡辦公室所在地的朝鮮開城工業園內升起一股濃煙。韓國統一部證實,位於朝鮮開城工業園內的朝韓聯絡辦公室被爆破。
王生指出,韓方從2018年平昌奧運會就一直在做努力(促進朝美關係緩和)。“但問題是,韓國只能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不能夠影響美國的對朝決策,所以它的作用會受到一些制約。”
分析稱,朝鮮表面上藉機“敲打”韓國,實際上是為了向美國施加壓力。
王生表示,朝鮮真正的目的並不是挑起半島衝突,而是與美國談判。朝鮮想要發展經濟,目前最迫切的問題就是解除制裁。
03.“最後期限”VS延長制裁
2019年,朝鮮曾設定年底為美國拿出對話新方案的“最後期限”,並於同年12月7日與13日,先後進行兩次“重大試驗”,以期迫使美方採取實質性的行動。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5月24日,朝鮮完成東北部咸鏡北道吉州郡的豐溪里核試驗場拆除工作。
但美國卻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舉行朝鮮半島局勢公開會,重提“必須切實履行聯合國對朝制裁決議”。與此同時,美方也未停止美韓聯合軍演和向韓國出售武器。
2020年6月12日,朝美首腦新加坡會談兩週年之際,朝鮮外務相李善權發表談話説,朝鮮對美國的對朝政策感到失望,朝鮮將進一步加強軍事力量,以應對美國長期性軍事威脅,將其作為“不變的戰略目標”。
5天后,特朗普通過白宮發佈聲明,稱朝鮮對美國仍構成重大威脅,宣佈將2008年來延續至今的涉朝國家緊急狀態延長一年——這意味着美國對朝相應制裁將延長。
當下朝美之間互秀強硬的局勢,和一年前的“暖風拂面”,形成了鮮明對比。
美國之所以延長對朝制裁,在李東海看來,一個原因是朝鮮半島局勢的緩和,不利於美國在朝鮮半島和東北亞的軍事存在獲得盟國的支持。“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維持甚至加劇半島緊張局勢,對美國強化盟國對其的依賴至關重要。”
資料圖:2019年,韓國向公眾開放非軍事區徒步遊,圖為遊客正在體驗徒步遊,步道周圍鐵絲網環繞。中新社記者 曾鼐 攝
“美國保持制裁,是迫使朝鮮感受到危機,迫使朝鮮做出妥協,讓朝鮮再跟美國談判。”王生認為,這是特朗普打出的“強硬牌”。
他説:“特朗普想穩住朝鮮,但現在看來,朝鮮已經認識到美國以前口惠而實不至的表面文章沒有用了,要求美國拿出實際行動來。但目前特朗普又拿不出實際行動,只能以強硬牌應對。”
04.不平衡的訴求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主要分歧是美國短期的戰略目標和朝鮮長期的戰略訴求不平衡導致的。朝鮮的戰略訴求主要是解決安全問題,包括要和美國結束朝鮮戰爭,簽訂停戰宣言,或者是把把臨時停戰協定轉變為和平協定,接着要和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等。”王生分析稱。
資料圖:2018年6月12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新加坡嘉佩樂酒店舉行首次會晤。
“但這個訴求,與美國暫時的對朝目標是完全不對稱的,美國只希望朝鮮停止核試驗和洲際導彈試射,就滿足了。美國不想簽訂臨時的和平協定,因為這涉及到美國在韓國的一些駐軍問題,包括在東北亞地區的戰略目標。”
另一重障礙來自經濟方面。朝鮮要求美國解除制裁,特別是聯合國框架內的協議,但是美國不相信朝鮮會棄核,認為如果解除制裁,就沒有約束朝鮮走向棄核談判的一些籌碼。
王生指出,“在這兩點上達不成共識,美朝核談判就沒有辦法取得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05.下一次“金特會”,還會有嗎?
“今年是選舉年,特朗普會從選舉的角度考慮,是不是值得跟金正恩會晤。”李海東指出,“特朗普在(美國)國內的選情不太好,他可能想在外交上面有所表現,但是外交又不是選民關注的核心議題,所以,雖然不能夠排除特朗普要跟金正恩見面的可能性,但是這種可能性很低。”
資料圖:2019年2月27日,第二次朝美首腦會晤在越南河內舉行。圖為特朗普與金正恩兩人共進晚餐。
他指出,目前朝鮮領導人對韓國和美國的抨擊調門很高,再加上美國國內的種種狀況,綜合起來判斷,兩個人見面的概率很低。
王生對此持同樣意見,“如果民主黨上台,基本上還是主張對朝保持強硬高壓威懾的政策。如果是特朗普當選,可能會按照他在2018年和2019年的做法,但從他最近這兩年的表現來看,也是存在言行不一致的問題。”
“如果要增加外交政績,特朗普可能會再推動金特會,但(美國)國內的阻力太大,美朝談判的基礎比較薄弱,因此不太樂觀。”他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