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習慣是從小就養成,但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應該管得太嚴,如果在孩子6歲前不立好規矩,養成好的習慣,之後再想糾正孩子就比登天還難了。
寶媽平日裏溺愛無度,娃被慣成“熊孩子”
朋友張女士是個特別要強的人,工作中處處爭第一,生了孩子以後,就當了全職媽媽,把孩子培養成才,成為了她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
張女士平日裏十分溺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不管孩子提出什麼要求,張女士都不惜一切代價去滿足,在她心裏,只要孩子高興一切就是對的。
在這種溺愛下,孩子慢慢變成了別人眼裏的“熊孩子”,從小就調皮搗蛋讓人頭疼,但在張女士看來,孩子只是太小了,而且男孩免不了會比較皮一點,等孩子長大以後就會變好。
可有一天,鄰居突然來敲門,原來是兒子拿剪刀,把鄰居孩子的頭髮剪掉了,張女士自知這件事情是孩子做得不對,就連忙給鄰居賠不是,而且把孩子也叫了出來,讓他給小女孩道歉。
可孩子不但不願意道歉,還對張女士大喊:“你居然不幫我,幫着他們,你不是我媽。”説完,孩子就開始滿地打滾,怎麼哄都不聽,搞得張女士在鄰居面前,尷尬得下不了台。
孩子的四個壞習慣不能慣着,6歲前若還沒改,該打就得打
李玫瑾在育兒方面,一直是權威專家,對於這種情況,她早就説過:孩子6歲前要管好,不然以後就管不了了。
4歲時你拒絕他,他會在地上打滾,等到14歲再拒絕他的時候,他就會離家出走,服毒自殺,該管的時候就得管,該出手時就出手。
孩子的壞習慣都是從小積累,到了某一天會量變引發質變,造成不可挽回的惡果,所以當孩子在小時候,就出現以下四種行為時,家長一定不能慣着孩子,必須立刻糾正。
1)亂髮脾氣
孩子2歲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脾氣了,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能力還很有限,不能完全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在生氣不滿的時候,就很有可能通過大聲尖叫、摔東西等形式來表達,家長切不可把孩子的這種表現認為是可愛,一旦容忍孩子的這種行為,孩子會慢慢養成暴力習慣,用破壞其他東西的形式,來發泄不滿。
2)無視規則
被寵壞的孩子,在家裏是感受不到任何規則束縛的,家長都寵着他讓着他,他從來不知道這個世界需要遵守規則。
但出了家門,孩子還是這麼認為的話,輕則讓人覺得這個小朋友沒有禮貌,受到別人的排擠,重則挑戰社會底線,害人害己,比如不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最終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3)不尊重長輩
家裏的長輩,一般都是最疼愛孩子的人,但孩子仗着長輩的愛,不斷地挑戰長輩的底線,最後變得不尊重長輩。
如果稍有不如意的情況,就敢對長輩出言不遜,發展到最後甚至會動手,孩子出現了這種苗頭,家長必須立刻糾正。孩子連最愛他們的長輩都不尊重,那麼他以後也不會尊重任何人,從小就會變得自私自大,長大後難以糾正。
4)做事情磨蹭
做事磨蹭的孩子,實際是在逃避自己的責任,想用拖延的方式,讓事情變得不了了之,這時,家長要讓孩子明白,磨蹭不能改變任何事情。
該面對的事情,必須得要去面對,而且磨蹭還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本來只需要花一分力氣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因為磨蹭,會變得需要數倍的力氣才能完成。
這些壞習慣,在一出現時就應該及時糾正,不然等小毛病養成了壞習慣,那就像是養成了一棵參天大樹,想要根除會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