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天安門廣場大擴建的場景:中華門拆除,圖8小變動讓梁思成不滿意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綜合

【民國時期的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廣場,明清時期為一座“T”型宮廷廣場,面積不大,這裏是舉辦重大慶典和向全國發佈政令的重要場所。廣場靠北部東端為長安左門,西端為長安右門,御路南端為大明門(大清門),北端為承天門(天安門)。廣場的東西兩側建有通脊聯檐的廊坊各110間,民國時期被拆除。
【開國大典前,人們對天安門廣場除草】新中國成立時,並沒有對天安門廣場進行擴建,只是進行了一些清理除草、垃圾清理等活動。此後幾年也進行了一系列擴建,但改動都很小。1958年,為迎接新中國成立10週年,天安門廣場開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擴建改造。
【天安門擴建現場,人力與機械大比拼】天安門廣場大擴建的原因是,“廣場還處在三面紅牆的包圍之中,面積狹小,視野侷促,有礙於人民羣眾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遊行集會等大型活動。”這次天安門廣場改造擴建工程,主要工作內容:地面鋪裝;改善照明狀況;更新擴聲系統;改造金水河噴泉。
【開國大典結束後天安門廣場,廣場南邊就是中華門】據目前可以查閲的資料顯示,1958年對天安門廣場的總體改造擴建是這樣的,“保留正陽門和箭樓,拆除中華門,其東西兩側分列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其形制、體量和高度,既取決於建築物本身的需要,也要與廣場的整體性,乃至舊有的古建築相協調;廣場面積初步定為40公項,略呈長方形。”
【工人們在天安門城樓下修建永久性觀禮台】1949年開國大典時,兩座觀禮台是磚木結構的建築。到了1954年,國家決定永久保留兩座觀禮台,並將兩座磚木結構臨時觀禮台改建成磚混結構的永久性觀禮台。到了1959年,又增建了東西兩座觀禮台。不過,這兩座增建的觀禮台平日不開放,只有盛大慶典時才開放。
【工人在鋪設瀝青路面】
【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當時有一種聲音,提出了天安門廣場擴建的具體要求,“一、廣場和長安街要無軌無線;二、路面要經得住60噸重的軍車;三、道路和廣場要求“一塊板”,不能有任何“溝溝坎坎”。”
【重新安裝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天安門城樓前的石獅、華表向兩側平移了6米,這個小變動曾讓梁思成不太滿意。之所以要將石獅、華表向兩側平移,是因為廣場旗杆與天安門之間的距離不夠將來要過遊行隊伍的寬度。
【天安門廣場施工現場】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曾高度評價天安門廣場的擴建工程。他説:“天安門廣場的改擴建工程,可以視為繼紫禁城建成後,北京城市規劃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工人們在廣場一側的石材工地】擴建改造後的天安門廣場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整個廣場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80米,總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另外,鋪築水泥板塊20公項,周圍路面30萬平方米;廣場中心幹道上鋪砌由桔黃、藍青色花崗石組成的“人”字型路面,長達390米,寬80米,共用花崗石石料3.12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