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離鄉四十載,獲愛心救助終得返,一場跨越1800公里的尋親

記者 馬小杰

2023年1月9日5時許,K208列車緩緩駛進成都站。經過35個小時12分,從濰坊途徑14個縣級市,最終到達目的地成都,流浪乞討人員“壽救孫”在壽光市救助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終於回到了闊別40年的家鄉,見到多年未謀面的親人。至此,壽光市救助站工作人員護送流浪乞討人員“壽救孫”返鄉任務圓滿完成。

背井離鄉四十載,獲愛心救助終得返,一場跨越1800公里的尋親

“地毯式”巡查中發現“壽救孫”

被救助後體重增長45斤

2022 年7月4日,壽光市救助站工作人員按照規定,開展“夏季送清涼”巡查救助專項行動,對城區及城鄉接合部開展“地毯式”巡查救助。下午3時左右,工作人員巡查至新海路段時,在路邊的草叢裏發現了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腰間拴着一條編織袋的男子。憑藉職業敏感性,工作人員猜測這是一個流浪乞討人員,需要救助。

工作人員當即上前詢問,可該男子情緒激動,行為舉止異常。工作人員耐心安撫該男子情緒,多次嘗試與其近距離交談,但男子對自己的籍貫、姓名、住所等一概不清。救助站工作人員判斷,這名男子不僅是一名流浪乞討人員,還可能存在精神障礙,於是向救助站相關負責人報告後,立即聯繫精神病醫院,將該男子送往治療。協助精神病醫院工作人員為其梳洗並換上乾淨的衣服、辦理好入院手續後,救助站工作人員方才離開,至此已是晚上7時。

為方便後期救助工作,工作人員暫給男子起名“壽救孫”。在“壽救孫”住院治療期間,壽光市救助站派出工作人員多次前去探望,並與其交談。但“壽救孫”口齒不清,表述也斷斷續續,無法得知其基本信息。後經過醫務人員精心治療,“壽救孫”的精神狀態日漸好轉。根據醫生建議,壽光市救助站將“壽救孫”接回救助站照護,特別安排他入住在有無障礙廁所的房間內,為其配備專業護理牀,一日三餐送到牀邊。同時,救助站還按照醫生指導,安排專人為他做康復訓練,並幫其洗澡換被褥。在全站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壽救孫”身體狀態越來越好,體重由剛發現時的 90斤增到了135斤。

一邊悉心照料一邊千里尋親

“壽救孫”離家四十載後重返故土

親人在幫助“壽救孫”逐步恢復健康的過程中,另一項工作同步展開——為“壽救孫”尋找親人。從該男子的飲食習慣來看,壽光市救助站工作人員大致猜測是南方人,因為沒有有效證件體現“壽救孫”的身份線索,工作人員只能用“廣撒網”的方式,通過全國救助尋親網、“頭條尋人”、社工服務站、社會愛心公益組織等多方式尋親,並與公安部門進行對接,通過人像比對系統、DNA 採集進行查詢,千方百計幫助“壽救孫”尋找親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社會公益組織的幫助下,通過對比對户籍家庭成員符合度,壽光市救助站將尋親方向確定在四川省樂至縣。救助站工作人員立即與樂至縣民政局取得聯繫,並將其照片發給親屬,確認核實後,立即安排了視頻通話。看到彼此的第一眼,“壽救孫”熱淚盈眶,喊出了“妹妹”。

原來,“壽救孫”自 1980年外出後失聯,親人常年在家務農,未能外出尋找。而“壽救孫”長期離家在外40多年,已作為失蹤人口被註銷户籍。但其樣貌、聲音等依然烙刻在家人心中,鄉音互通的那一刻,四十多年未曾謀面的親人喜極而泣。

在信息核實無誤後,壽光市救助站工作人員決定送“壽救孫”返鄉與家人團聚。考慮到“壽救孫”精神狀況還不穩定,為防止其返家途中再次走失,工作人員與成都市救助管理站聯繫,共同制定了周密的護送方案。1月7日晚8時許,壽光市救助站工作人員護送“壽救孫”踏上了開往四川省成都的列車。跨越6省、行程1800 餘公里後,壽光市救助站工作人員與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成功交接,最終,“壽救孫”將由當地救助站工作人員護送回家、與親人團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7 字。

轉載請註明: 背井離鄉四十載,獲愛心救助終得返,一場跨越1800公里的尋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