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科
有次採訪,一位固始老鄉的話讓筆者記到今天。這位老鄉站在農貿市場門口,對鎮裏的變化如數家珍,橋是哪年修的、學校是哪年擴建的、市場是最近新修的。如果沒有踩過泥濘的道路,穿過擁擠的早市,經歷過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的苦惱,就不會對上述變化有這麼深的感觸。
一座橋、一條路、一個農貿市場的改變,對於這個社區的居民來説就是大事。持續辦實事,讓居民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就能贏得居民廣泛支持,樹立公信力,為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結合主題教育,近日,省委改革辦會同省衞生健康委等部門,推出7項便民利民“微改革”措施,包括便民就醫少跑腿改革試點、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改革、鄉鎮特困供養設施轉型試點、交管業務便民利企改革等。這聚焦的雖然是“關鍵小事”,但辦的卻都是民生實事。
異地就醫轉診手續需補辦,患者家屬要一趟趟跑;門診各項檢查做完要將近一天時間,患者需往返醫院多次才能完成問診;新生兒除了要辦理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證,還要辦醫保參保登記……能不能一次辦理?這些事司空見慣,看似都不大,但都是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如果都能得到快捷辦理,就會大大節省時間精力,節約開支。從這個意義上説,“微改革”非但不“微”,反而事關羣眾生活的“幸福大事”,“微改革”也可以產生“大效果”。
微改革改的雖是羣眾身邊小事,但不少都是“老大難”事,解決這些問題,不可能手到擒來、易如反掌,急於求成可能適得其反,問題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造成新的問題。這就要深入調查研究,詢問居民訴求,摸清問題癥結,同時也要大膽創新,打通體制機制障礙,跨部門、跨場景協調統籌,讓數據多跑路、羣眾少跑腿,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難事辦成,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於民。
為民服務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我省各地各部門正結合實際,深化服務,解決羣眾“急難愁盼”問題。為民服務,就要完善工作機制,推動為民辦實事常態化、長效化,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將好的經驗做法堅持下去,讓羣眾持續得實惠,享受改革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