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中國民用車產業也就剛起步三十年,還沒等到國外小作坊式改裝品牌進入我們的汽車文化圈子,這批老古董已在電氣化和智能化浪潮中自身難保了。
以前在國內大型車展還能見到一下賽麟們的身影,如今基本銷聲匿跡。小作坊轉型顯然是極難的,最好的歸宿應該是被大集團收購了。
賽麟(Saleen)
1983年,大西洋方程式的退役賽車手Steve Saleen在美國特拉華州的一間車庫裏創立了Saleen Autosport改裝公司,專改美國性能車。
在90年代Saleen Autosport生產了一些還算不錯的改裝作品,直至2000年,驚天地泣鬼神的Saleen S7誕生,Saleen才真正成為一個擁有整車生產能力的廠家。
Saleen在2015年底才正式入華,而此前它已在坊間有了“賽麟”這個中文名稱,而入華產品包括改裝雪佛蘭科邁羅和改裝Mustang之外,還有1200萬天價的自主研發超跑賽麟S7。
2017年,賽麟與如皋市建立合作伙伴關係,成立江蘇賽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與首席執行官叫王曉麟。
就在全中國車迷和假車迷都興奮起來的時候,賽麟於北京鳥巢開了一場號稱耗費2億元的新車發佈會。
發佈項目包括一款長得有點像比亞迪唐的電動SUV概念車,以及一台他們口中的 “城市電動小跑車”,名為賽麟邁邁,售價15.88萬起步。
我們知道好些新勢力初心不純,人家為了造車而來,他們為了搞股票而來。相比起來,賽麟更加噁心,直接把所有投資者和消費者當傻子。
至於賽麟這個品牌,算是被這場鬧劇給玩廢了,至少在中國市場是不會有翻身之日的。
光岡(Mitsuoka)
光岡是個很老的日本小作坊,但他們自己宣稱是日本註冊的第十家車企——1963年註冊,緊跟在本田之後。
作為一朵奇葩,光岡非常熱衷於發揮主觀能動性,把一些毫不相關的元素扣在一起,一時復古,一時又很科幻。
你説光岡是JDM之王也沒錯,不過它經常弄點惡趣味出來。
2010年中國之後,光岡開始銷售一些奇怪的玩意,比如用上一代福特Mustang敞篷版改裝的光岡嘉路(Galue),售價115萬起步……
光岡女王(Himiko)應該有人聽過,85萬的馬自達MX-5NC,軸距從2.3米拉長到3.0米之後,變成了下圖這樣。
最騷的是光岡大蛇(Orochi),只有3.3L V6汽油機的所謂“超跑”,要價夠得上最入門的法拉利,底盤來自第一代本田NSX 。
Ryugi Wagon是一台旅行車,這玩意其實是一台豐田卡羅拉旅行版(ToyotaFielder),所以裏頭是一套豐田THS雙擎動力系統……
光岡最新推出的產品是一台SUV,基於第五代豐田RAV4(XA50)打造的光岡Buddy。既然是新的豐田底子,那麼Buddy必然就是一台TNGA車子,裝上了大屏和輔助駕駛功能,還搭載THS混動系統。
看着這台山寨雪佛蘭K5 Blazer(1969-1972)的全新TNGA古董JDM豪華車,摺合起售價35萬人民幣左右,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Alpina
今年3月10日,寶馬正式收購了御用改裝廠Alpina。
Alpina總部同樣位於巴伐利亞,跟法國雷諾收購的Alpine不是同一家公司。Alpina是一家1965年註冊的德國小作坊,因與寶馬合作日漸緊密,Alpina的工序被整合到寶馬自家生產線裏面去了,相當於保時捷祖文豪森工廠的Cup改裝角落。
創始人Burkard Bovensiepen從生產打字機發家,後來他在股票市場撈了一大筆錢,發展一下興趣愛好,1961年建了個改寶馬的小車間,一開始只改改化油器、缸體等等零部件,1964年開始改整車,1968年開始涉足賽車。
1968 年至 1977 年間,Alpina改裝的汽車在歐洲的房車賽、拉力賽、耐力賽當中表現出色。下圖是由Helmut Koinigg駕駛的Alpina 3.0 CSL(1974)。
在1970年,Alpina已經擁有了70名僱員,也算是小廠裏面的大廠了。
從1983年開始,Alpina得到德國聯邦交通部的認可,它家改出來的寶馬可以不註冊成寶馬品牌,而是直接註冊成Alpina品牌。Alpina的售後服務可以在寶馬經銷商處獲取,銷售渠道自然也在這裏。
進入新世紀之後,Alpina的主要產品有D3 Bi-Turbo、B3 Bi-Turbo、XD3 D3 Bi-Turbo等等,3可以換成4/5/6/7等等數字,代表寶馬車系家族的不同級別產品。
下圖這台是新的B7。Alpina的改裝一直都很低調內斂,主要修煉內功,讓性能更強,因此在中國市場並不受歡迎,賣肯定是賣不掉的了。
跟賣改件的AC Schnitzer不同,Alpina是改整車的,所以融入寶馬體系可以增加運作效率。
鑑於寶馬已經宣佈全面電動化了,此時成為寶馬集團的一員,説不定Alpina以後還會進化成電動車改裝品牌。
AC Schnitzer
既然説到了AC Schnitzer,就提一嘴吧。
AC Schnitzer改裝公司1987年創立於德國西部工業重鎮亞琛,其母公司其實早在1967年就已創立。AC Schnitzer如今是寶馬/寶馬M的御用改裝廠(進階改裝),相當於Brabus與奔馳/AMG之間的關係。
AC Schnitzer在國內的知名度遠不如Brabus,甚至有媒體錯將AC Schnitzer寫為“AC寶馬”。其實“AC寶馬”品牌並不存在,AC Schnitzer也並非只改寶馬,它家還改MINI 、改豐田、改路虎……
一定要翻譯的話,AC Schnitzer可以譯作“亞琛 施納澤”,不過AC Schnitzer並未承認這個譯名。
AC Schnitzer此前在北京、上海、青島、長沙等城市有門店,現在沒聽説了。
AC Schnitzer跟Alpina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手,後者可以自己參加內卷的歐洲賽事,前者更像是賣套件的商家,而且價格一點都不便宜。
Mansory邁莎鋭
Mansory在行內叫“賣炭翁”,專業改碳纖維輕量化套件,烏漆嘛黑的肯定最貴。
Mansory不是百年老店,創始人Kourosh Mansory 在1989創立於德國布蘭德,專業改豪華車,服務的客户包括阿斯頓·馬丁、梅賽德斯-奔馳、奧迪、寶馬、賓利、勞斯萊斯、布加迪、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蓮花等等,不過員工也就200人左右,依然是個小廠。
下面是欣賞環節。
2016年的Mansory 4XX Siracusa,基於法拉利488GTB打造。
2020年的Mansory RS6 Avant。
2020年的Mansory Le MANSORY,基於福特新一代GT40。
2021年的Mansory Stallone GTS,基於法拉利812 Superfast。
PGO
PGO是個法國小品牌,在歐洲本土都不算吃得快,就別説在中國市場了。這個品牌在2013年和2017年曾入華參展,地點都是上海車展,不過市場反應比較冷淡。
PGO這個名字來源於三位汽車骨灰級玩家——Patrick、Gilles 和 Olivier Prév?t,創立於1985年,主要做復古車。
它家車子都差不多款型,我挑一台“最新的”2014款PGO Cévennes Coastline給大家瞧瞧。
意向不到的是,PGO官網居然有中文選項!
不過這些一噸重的個性化小車子,在中國已經沒什麼銷路可言了,動力孱弱,配置零碎,買不如買個BBA好使。
因為多年沒更新產品,這家小廠子四捨五入算是沒了,電氣化智能化時代沒它啥事。
摩根(Morgan)
用一句話來形容摩根汽車,那就是“大不列顛的餘暉”。
作為老牌資本主義的主陣地,大不列顛的工業成就一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模範,在汽車產業和賽車運動上的造詣也非歐陸 、美國、日本所能比擬——當然,這已是日不落帝國已經走向沒落前的事了。
摩根汽車此前在青島有一家經銷商,現在也沒見了。
不過摩根的車子還是挺有特色的,比如他們很出名的Morgan 3 Wheeler。
情懷作怪,摩根至今依然堅持手工打造三輪車,但在中國,“手工打造”+“三輪車”這個組合,就意味着“窮”。由於車體真的非常非常輕,這台只擁有111PS動力的三輪車得以在6.0秒破百,然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下雨開車你還得讓副駕幫忙撐傘呢,這是我見過最窩囊的百萬豪車。
下圖不是什麼老車哈,是2020新款。
此外他們還有越設計越醜的2022款, V2雙缸發動機不再裸露,木得靈魂。
但你説他們只生產懷舊垃圾吧,下圖是2014年的摩根LMP2賽車。
可你説他們跟得上潮流吧,實際上主業還是懷舊。這台是2019年的Morgan Plus Six "First Edition"。
這是2020年的Morgan Plus Four。
這是2021年的Morgan Plus 8 GTR。
這是2022年的Morgan Plus 4 LM62。
摩根算是這堆小作坊裏面的大頭了,最起碼每年出一款產量只有幾台的“新車”來告知天下“我們還沒倒閉”。
當年入華賣V8車型,價格都是奔着歐陸GT去的,這種改裝廠家其實很難有羣眾基礎。
威茲曼 (Wiesmann)
與摩根一樣,威茲曼同樣是個玩手工工藝的家族企業,而最大的不同是,這來自德國的復古跑車品牌,其實在1988年才建立的,要歷史沒歷史,要技術沒技術,要逼格……還真有喔。
威茲曼品牌是2012年才入華銷售的,此前在國內有北京、上海兩家直營店,產品從200萬到400萬都有,跑在路上的實車一台沒見過。
威茲曼的型號不多,我只在德國無限速公路上見過活的。
下面這台是MF3,2011年停產了。
MF4的身形好看,可選寶馬的4.4T V8(N63B44)雙渦輪增壓 或5.0L V10(S85B50A),分別負責低配MF4和高配MF4-S的動力輸出。兩款動力當時在華售價分別為295萬和298萬,多2個缸只需要多3萬,是不是很實惠?
MF5的4.4T V8要調得大馬力一些(555PS),所以要價385萬。
敞篷MF5就要賣到410萬了。
這麼有競爭力的價格,進入中國市場之後“爭取一年賣2台,第2台是第1台的二手” 。
好吧,威茲曼已經退出中國市場了,德國廠子還在不在還不得而知。
勞倫士 /羅倫士(Lorinser)
創始人機械工程師埃爾文·勞倫士(國內又稱“羅倫士”)在德國魏布林根創辦了一個汽修廠,那一年才1930。
70年代中期,勞倫士開始為大廠提供外觀改裝套件,並在1981年正式註冊為獨立運動改裝品牌,目前在全球40多個國家有銷售網絡,中東土豪們特別喜歡。
勞倫士品牌曾為奧迪、英菲尼迪 、雷克薩斯 、奔馳、smart 等品牌提供過改裝服務,而入華系列則全數為奔馳車型。
勞倫士自2011年開始籌備進軍中國市場, 羅倫士中國(蘇州羅倫士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正式成立,開始引進MS500商務車和勞倫士GS500(下圖)。
2019年上海車展,Marcus Lorinser親臨現場見證Lorinser Maybach S650雙拼限量版首發。
2020年成都車展,勞倫士發佈了天際|天幕系列。2021年上海車展,勞倫士LorinserVS600MX 灣流·天地合一上市。
現在國內車展基本都有勞倫士的身影,已經完全融入中國市場了。
小改裝廠在電氣化/智能化時代還有希望嗎?
小改裝廠的出品向來比較鋼鐵直男,主流方向是增強加速和制動、減輕簧下重量、全車個性化/輕量化等等。
混動車和電動車還是可以改裝的,但動力部分不容易改。Alpina若是給你來一套寧德時代×Alpina的高性能電池套裝,貴客你願意花錢買嗎?
智能化方面的改裝也是大難題,因為涉及的電子電路架構,即使改裝廠下場弄,不外乎改改智能車機系統,極難增強智能駕駛的功能。況且,有多少傳統豪華車買家會埋怨自家車子不夠智能呢?
歸根到底,作坊式改裝廠的受眾羣體本身就很小,業務範圍也很窄,日漸式微是必然事件,能繼續經營的如Mansory賣炭翁這種,在細分領域有不可替代性,常年只做edition one of one產品,即使到了電車時代也有生存空間。
命最好的,肯定是Alpina了,歸入大集團才是小作坊的正確發展模式。
(文:太平洋汽車網 黃恆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