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60年代的“三線廠”,在深山之中的獨立王國,20多年後才為人所知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綜合

文丨小編(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三線建設”是中國在60年代中期作出了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以“備戰、備荒、為人民”為戰略方針,在中國中西部的十三省,自治區開展的三線建設。所謂的“三線”指的是當時經濟相對發達且處於國防前線的沿邊沿海地區向內地收縮劃分的三道線。

一線地區指位於沿邊沿海的前線地區;二線地區指一線地區與京廣鐵路之間的安徽、江西以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東半部;三線地區指長城以南、廣東韶關以北、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廣大地區,其中西南的川、貴、雲和西北的陝、甘、寧、青俗稱為“三大線”,一、二線地區的腹地俗稱為“小三線”。


當時是準備建設第二套完整的國防工業和重工業體系,將國防、科技、交通等生產資源逐步遷入三線地區,於是在1964年到1980年的時間內,400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成千上萬人次的民工投入到了這次建設之中,大部分的人背起行囊,跋山涉水來到深山峽谷,在艱苦的條件下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每一個廠沒有名字只有一個郵箱、一個數字簡稱,比如014基地(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061基地(江南航天)、063基地(航天四院)、112廠(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等等。之所以如此是為了保密,這些工廠是肩負着國家興衰重任的,是一個工農業結合的、為國防和農業服務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後方基地,因此“三線廠”凡是涉及到軍工類的幾乎都設在了偏遠的山區,直到80年代後期才逐漸見諸報端。“三線建設”中規模比較大的且至今有着深遠影響力的如攀枝花鋼鐵集團、酒泉航天中心等。


投身於“三線建設”的人來自天南海北,朝着同一個夢想來到這裏,絕大多數的“三線廠”圍牆高建,與世隔絕,廠區和生活區連成一片,車間都在山洞裏,山洞裏面就是大廠房,各個岔洞就是各車間班組,一個廠往往有好幾個山洞,山洞都有編號。實行的是半軍事化的管理,最早的時候車間主任還叫連長、工段長還叫排長、小組長還叫班長。


每天6點廠裏的大喇叭就開始播音,然後轉播新聞節目,人們伴隨着新聞開始吃早飯,然後騎着自行車奔向車間和學校,最後大喇叭以《運動員進行曲》或者《三大紀律八項主義》結束廣播,早晚各廣播一次。

不少人在這裏成家生子,他們的下一代也被叫做三線子弟,白天在廠裏的子弟學校上學,晚上就滿廠亂跑,到處串門。小孩子的快樂是很簡單的,男孩可以滾鐵環、摻陀螺、打彈弓,贏煙盒,女孩都會跳皮筋、丟沙包、踢毽子。在暖和的天氣還可以拿着小板凳就去看幾場露天電影,這才是真正無憂無慮的童年。


時光流轉,現實無情。由於國情的變化,曾經的三線建設已經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大量的“三線廠”被撤除,變成了普通的國營企業。由於當年的政策和資金有所欠缺,只有一部分的“三線廠”從大山裏搬出去,而更多的卻仍留在大山深處,成為一座被世人遺忘的孤島。再後來,南方興起了大批的工廠,改革的春風吹遍華夏大地,被時代遺忘的除了西北邊陲之地的工廠還有那些曾為一句為國為民便背井離鄉來到苦寒之地,堅守十幾年的工人們。


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到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每一個三線職員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他們的孩子毫無例外見證了三線廠衰敗的過程,從這個小小的獨立王國走上真正的社會,時過境遷,曾經的大廠已經淪為時代的末支,對於子弟而言,只有靠着讀書來改變生活,才能走出閉塞的山溝,才能改變命運。


三線廠的職工是含蓄的一代人,他們自身優異,雖被時代裹挾卻很少怨天尤人,只記得好的,那段曾經的崢嶸歲月。也許就是像是賈樟柯曾説過的一段話:“越老的工人越在維護這個體制,絕不是他對這個體制沒有反省,沒有批判,而是他很難背叛他過去青春的選擇。”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