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停電!這裏橫遭“燃煤之急”!多家知名車企撤離......
近期能源危機席捲全球,這股風也吹向了印度,在經歷新一波疫情之後,印度經濟逐步復甦,電力需求也跟着大幅增長,無奈水漲船高的煤炭價格,讓這個75%電力都依賴燃煤發電的經濟體橫遭“燃煤之急”,鬧起了“電荒”,全國處在大停電邊緣。
遭遇燃“煤”之急
印度處於全國大停電邊緣
10月12日,印度金融中心孟買及其周邊地區遭遇了一場大範圍停電,交通信號燈的停擺使公共道路上出現大範圍擁堵,鐵路運營也幾乎癱瘓,大量乘客滯留於此。
不僅是孟買,進入十月份以後,印度北部各州每天停電的時間長達14個小時。十月的第一週,印度的電力缺口就相當於全年總缺口的11.2%,是去年同期的21倍多。煤炭發電佔印度電力結構的75%以上。印度中央電力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印度135家主要燃煤電廠中有115家電煤庫存處於危機狀態,超半數電廠的燃煤庫存可使用不到2天,有16家甚至已經斷供。
由於煤炭供應短缺,印度煤炭公司子公司馬哈納迪煤田公司表示,將優先供應電力行業,大幅削減對其他行業的煤炭供應。目前,印度金達爾鋼鐵電力公司、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印度鋁業公司等大型企業均受到煤炭供應短缺的影響。印度鋁業協會公開表示,由於煤炭供應不足,鋁企產能將大幅下降。
能源危機致印度
超300家陶瓷企業停產
印度是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電力生產國和消費國。在印度疫情逐漸穩定,經濟開始復甦的關鍵時刻,能源危機無疑給印度製造業的重新啓動按下了暫停鍵。
莫爾比是印度最大的陶瓷產區,從8月底開始,該產區的天然氣價格每立方米上調約5盧比。莫爾比陶瓷協會主席尼爾什•傑帕里亞表示,此次漲價將使工廠的生產成本增加7%至8%。據統計,目前莫爾比陶瓷產區已有超過300家企業停產。
近幾年來,不少外企也開始退出印度市場。近日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宣佈,撤出在印度的生產線。 福特的這一決定,造成了超過4000名員工下崗,引起工人們集體抗議。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裏,福特為印度砸下重金,但營業虧損卻累計超過20億美元。25年的努力,換來的是福特在印度乘用車市場不足2%的份額。
如今,印度又盯上了美國的特斯拉,逼着特斯拉在本國建廠。10月8日,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部長加德卡里表示,特斯拉要想擁有印度市場,就必須在印度建廠生產。不過,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卻在社交媒體公開表示:“我們也想這麼做,但是(印度)進口税是世界上所有大國中最高的。”公開資料顯示,印度政府目前對4萬美元以下的進口電動車徵收60%的關税,對價格超過4萬美元的進口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税。
在過去一年,國際知名車企在印度的生產熱情不斷減退,通用汽車已經宣佈關閉所有印度工廠;哈雷在去年就已撤出印度;豐田在印度的產能已經鋭減40%。
千人洗衣場背後
是印度經濟結構難題
早在五十年前,“印度將成為未來製造業大國”的説法就在全球流行,然而時至今日,印度似乎還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製造業大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印度製造業為什麼一直“扶不起來”呢?
在印度最大的金融中心孟買的市中心,有一處著名的景點,那就是擁有150多年曆史的“千人洗衣場”,該洗衣場共有800多個洗衣池,可以供近千人同時洗衣。在這裏超過700多户的家庭以洗衣為生。
在印度,服務業佔GDP比重高達50%以上, 而印度服務業以金融、信息業為主,產業鏈短,能夠提供的就業機會有限,帶來的產業輻射也很有限。即便是印度引以為傲的IT產業,僱傭人數也不到100萬人。
一邊是教育資源的缺失,另一邊則是頂尖人才的外流。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一項研究,世界500強企業中,30%的掌舵人都是印度裔。
2004年,辛格當選印度總理,提出印度要發展現代製造業。但現代製造業是一個龐大體系,土地、勞動力、基礎設施是必要的配套條件。2014年,莫迪上台進行新一輪的改革,開始利用金融槓桿的力量推動印度製造業,也就是舉債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隨着近年來印度國內GDP持續減速,外資加速撤離印度。2020—2021年印度的財政赤字佔GDP的比例突破3%的國際警戒線,達到9.5%。據印度央行最新數據,印度的外債加上各邦的公共債務,總額已高達1.17萬億美元,是外匯儲備的2.5倍。
近年來,印度製造業產值佔GDP的比重不斷下降,從2014年的15.58%降低至2020年的12.96%,達近30年來的最低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丁一凡: 印度的人口結構很有問題,等級制、種族制;第二,印度教育水平差得很多;土地結構給印度的工業化製造了很多矛盾;另外,沒有足夠的公路、鐵路,沒有足夠的通信,印度發展製造業是有很多困難的。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