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洞朗到加勒萬河谷,印度為什麼一錯再錯?
中印雙方其實都非常重視邊界問題的管控,也建立很多機制來保障不發生大規模的不可控事件,有了苗頭以後也儘快處理掉,不至於要大動干戈。
比如,有外交領域、政治磋商領域,也有軍事領域,既有一線部隊對話機制,也有更高層級的軍事對話機制,就像軍長級。應該説是建立了比較完整、多維度的危機管控機制,這也解釋了中印邊境幾十年來沒有開槍、開炮導致人員傷亡。
那印軍這次為什麼出現背信棄義的行為?打破了45年以來相對平靜的記錄,還出現傷亡。
我覺得,是這幾年印度出現高層冒險、冒進政策的那麼一個大方向,也就是這幾年對邊界問題的總體思路是要,強化蠶食、擠壓、壓迫,目的是要倒逼中國承認印度的領土、邊界主張。
在這種來自高層的戰略冒進思想指引下,那邊境一線官兵還不跟“打雞血”一樣,也就解釋了他們存在採取挑釁行為的動機,戰術上冒進,可以向上級證明他們的業績,可以表功。所以簡單説,就是高層戰略冒進,基層戰術冒險。
就這次加勒萬河谷肢體衝突來説,高層不一定在那裏明確地授意,組織策劃部署戰術細節,但到了一線部隊那裏,他們揣摩領會了上司高層意思之後,就開始發揮了。也就是高層意圖,間接傳到基層連隊的這麼一個效應。這就是這次衝突的本質。
印度士兵不會去搞搞搞,沒那個本事,也沒那個能量。也別找什麼替罪羊、“臨時工”,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上行下效的結果。
往前倒推3年,2017年的洞朗對峙,還記憶猶新吧。其實兩次時隔不長,印度為什麼又來滋事,兩次都是莫迪執政期間發生,這怎麼解釋?
我認為,兩次過招,有共性,也有不同點。
雖然兩次地點不同,規模不同,後果也不一樣,但共性就是這幾年邊界挑釁行為,是印度高層“戰略誤判”的體現。
近期的誤判就是,印度認為中國近來日子很不好過,國內疫情,國際上被特朗普擠壓,挑戰很大,中國有點兒喘不過氣來。言下之意,就是現在的國際環境,和形勢變化,對印度相對有利,那機會來了,就趁機倒逼中國,印度也藉機對中國施壓。這種行為很令人不齒有沒有,有點兒趁人之危,火中取栗,但中國不會給印度鑽這個空子啊,印度人你們在想什麼呢?
第二個誤判,印度也看到中國實力在快速增強,它感覺到和中國的國力差距在越拉越大,換句話説,解決邊界問題,時間和能力上,都是站在中國一邊。印度認為,現在不解決,不去“碰瓷”求突破,將來希望更加渺茫。所以它就急了。也就是印度認為,此時不搞,更待何時?這個算盤,錯得離譜。
第三個誤判,它判斷中國穩步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特別是中印關係做支撐,從武漢會晤到金奈會晤,領導人建立非正式會晤機制。
印度認為,中國非常重視和珍惜這對雙邊關係。這點沒錯,我們很珍惜。但你印度不能認為中國珍惜,就可以從中漁利啊。它認為就算在邊境上適當挑釁,風險是可控的,不會鬧大。所以他們一些官員就提出了“可控風險的冒進政策”。
又錯了,而且大錯特錯,涉及到領土、主權的事情,哪有模糊空間,哪有什麼妥協空間,居然稀裏糊塗來什麼“可控的風險”,認為就算衝突了也不會死很多人。認為中方會顧及影響,不會大動干戈。
這是把中國不主動挑釁當好欺負是麼?這種想法,我覺得最具有“印度特色”。
所以洞朗對峙和這次衝突,本質上,兩次都是低估或錯判形勢後導致的行為,本質上是一樣的,也從中可以看出印度戰略層的水平,在這種問題上,會做出這種錯誤結論,發出這種錯誤信息,真的很低級。
另外一個錯判,就可疫情有關了。這是和洞朗對峙不一樣的地方,畢竟2017年當時沒有疫情衝擊。疫情導致印度今年的日子非常不好過。國際上疫情,我們不都説印度是那個“王炸”麼,具體情況相信比實際爆出來的要嚴重。
對經濟衝擊,也導致幾大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對印度評級展望,已經調為負面。經濟下滑,失業人數增加,印度教民族主義情緒,引發執政黨和反對黨之間矛盾更激烈,印度教和其他少數族羣之間的矛盾更激化。莫迪政府,也自然會考慮轉移國內矛盾的一些操作。
比如,印度媒體最近,就鋪天蓋地報道中印在邊境發生的事,然後在電視上、在報紙上,對疫情,對國內宗教矛盾的報道,就很神奇地變少了。
政客們操作這套常用手法,真的很熟練。但是對不起,你們的對手是中國,不吃這套,也不信這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