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是我的“李煥英”②|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編者按:
“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春節假期,電影《你好,李煥英》成為春節檔電影票房黑馬,電影所傳達出的親情觀極易引起共鳴,讓看過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在電影院感動落淚。借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了幾位醫務工作者,談談他們跟母親從事同樣職業的感觸,聊一聊他們心裏的“李煥英”。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丹 日照報道
“母親是我從醫之路的指引者,她像一座巍峨的高山,我沒有想跨越她,只想向她無限靠近。”對於母親給予的啓蒙,段良濤充滿感激。“高考後我毅然決然填報了醫學院,畢業後終於和母親成為了同行,我對她的理解更深了一步,對於我從小崇拜的醫生職業也有了新的認識。”
今年31歲的段良濤是日照市結核病防治所影像科的一名醫師,不久前,也剛剛晉升成為一名父親。“我的母親是一名婦科醫生,在我的印象中,她總是很忙。”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記者在採訪段良濤時,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他説,小時候經常一覺醒來,發現值完夜班的母親剛剛進門。她總是一聲不響地埋頭吃飯,吃完,就要去“補覺”了。很多次,下班回家後,她剛剛端起碗筷,還未吃上一口,就被急促的電話鈴聲喚去,留給段良濤和姐姐一個匆匆的背影。
記憶中,“白大褂”充滿了段良濤的整個童年。段良濤常在放學後和週末被母親帶到醫院辦公室寫作業。自幼耳聞目睹作為醫生的母親和她的同事們工作繁忙,救治病人不分晝夜、無論節假日,回到家經常一身疲倦。但每當看到病人痊癒,聽到那一聲發自內心的“感謝”,那種成就感,又令母親十分開心,所有辛苦疲憊都雲消霧散。每當這時他也興高采烈,這往往也是全家人分享幸福的美好時刻。有一種幸福叫病人康復,現在長大從醫的他也真切感受到了這些。
“我的媽媽叫朱玉蓮,是莒縣婦計中心的一名婦科醫生,醫務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她能陪伴我的時間真的很少,但是她從來沒有放鬆過對我的教育,無論是做人做事,還是學習方面,生我,那是撕心裂肺的痛苦;養我,那是殫精竭慮的付出;育我,那是廢寢忘食的白頭,媽媽,感謝您這些年來的關愛,包容,和理解,如今,我也跟您一樣成為了一名醫務工作者,明白身執白衣要承擔的使命與責任,我會像您一樣,無私付出,救死扶傷,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兒子段良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