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哥頭
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汽車工業正處於起步階段,國內的汽車產品質量青黃不接,很難獲取消費市場的認可。
所以當上汽聯合大眾將桑塔納引入中國的時候,憑藉領先的製造水平、裝配工藝,桑塔納這一車型猶如天神下凡一般,迅速就在國內市場大殺四方,而後與捷達、富康組成了上世紀家喻户曉的老三樣。
往後桑塔納延續了自己的巔峯,曾一度連續22年獲得國內銷冠的頭銜。即使到現在百花齊放的中國市場,桑塔納每月還是能夠保持不錯的銷量數據,數據顯示,桑塔納10月銷量為11259輛,2021年累計銷量為100336輛。
不過就是這樣一款幾乎見證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史的車型,最終還是逃不過停產的命運。
前幾天,網上有媒體曝出了一份上汽大眾2022-2023技改方案,如下圖,其中包括桑塔納、浩納、昕鋭、昕動等四款車型將會在停產。
雖然這份資料是媒體爆出來,且官方還未確認,但我們認為這份資料的可信度其實是相當高的。
為什麼這麼説?因為桑塔納的確不能再為上汽大眾提供多大的價值了。
首先我們得知道,企業都是逐利的,沒有用愛發電這一説法,當一個產品不能在為企業提供利潤,甚至反而會造成一定虧損的時候,那麼這個產品被停產幾乎是必然。
看到這可能就有讀者表示不理解了,桑塔納每年都要賣10多萬輛,竟然賺不了什麼錢嗎?
對的,如果説前二十年,桑塔納還是上汽大眾的利潤奶牛,那麼現在,桑塔納很有可能扮演的是拖油瓶角色。
我們得知道,中國汽車市場無論是產業鏈還是整體規模,都已經發展成熟,此前的暴利現象,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
而且桑塔納的定位本來就是家用入門市場,8.69-11.59萬的價格,決定了它並沒有像帕薩特、途觀L等車型擁有那麼多的溢價空間,這類車型主要講究一個薄利多銷。
其實如果單純是利潤太少,或許上汽大眾還不會選擇將桑塔納停產,畢竟蚊子再小也是肉,但越來越嚴苛的雙積分法則,就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簡單來講,雙積分政策就是兩套試卷,一套考核油耗積分,一套考核新能源積分,如果生產的汽車油耗高於油耗目標(每年都會調整),那麼就會獲得一個負積分;反之如果生產的車輛油耗低於標準,那麼就會獲得一個正積分。
如果在一個週期內,車企的積分是負數,那要就只有兩條路走:要麼花錢買別的車企的積分,要麼就只能限制擴產或限制申報了。
眾所周知的是,在國內車企想要賣車都必須向工信部申報,審批通過後才可以售賣,這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新車上公告”。
那麼一旦因為積分是負數而被限制申報,這對於車企而言無疑是重大打擊。
根據我們在網上查到的資料,生產一輛桑塔納,大約會產生0.42個負積分,按照當前每積分5000左右的價格來算,生產一輛桑塔納,上汽大眾就會付出2100元的成本,再加上前文所提到的桑塔納本來就沒有多高的利潤,一來一去之間,上汽大眾很可能是賠本賺個吆喝。
所以停產,也就是必然了。
事實上,或許桑塔納停產只是一個開始,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我們耳熟能詳的車型相繼離去,這是大勢所趨,我們也都別無他法,或許我們只能期待,在純電動時代,品牌還會不會復活曾經的傳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