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怱忙將士兵從平原調到高海撥高原作戰,戰鬥力會下降嗎?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綜合

匆忙把士兵從平原調到高原作戰,不僅戰鬥力會下降,甚至還會死人!1999年爆發的錫亞琴冰川衝突中,巴基斯坦派遣了800名士兵控制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卡吉爾附近的一座5100米的山峯,由於巴基斯坦方面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印度人數較少的守備部隊發動多次攻擊後死傷慘重,最後不得不從平原地區緊急調撥士兵前來增援。這些士兵沒有經過高原適應性訓練就被運輸機直接送到了四千多米的高山,最後很多人都死於高原反應引發的疾病。根據統計,在整個錫亞琴冰川衝突中,印巴雙方總共死亡超過4000人,其中有近一半都是被高原反應和雪崩帶走的,可見高海拔地區對於士兵的身體是極大的考驗和折磨。

雖然士兵的身體較一般人更為強壯,但是在快速進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環境後還是會產生各種不適應,尤其是低壓缺氧導致的頭痛、失眠、疲倦、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引發高原肺水腫而危及生命,這一系列症狀都被稱之為高原反應。短期高原反應通常會持續三到七天,長期高原反應則可能會維持月乃至數年,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高原反應帶來的一系列副作用,那麼將會極大影響部隊戰鬥力。

為了避免嚴重的高原反應,部隊進入高原都講究一個循序漸進,而不是短時間內就從平原直接登高到四五千米的。一般來説,在平原地區徵兆的士兵如果被派到高原地區服役,一般都會先經過幾個月的適應性訓練才會被送上去。我國的新兵高原適應性訓練通常都是選擇一些中等高度的兵站進行,這些地方的海拔沒有執勤點那麼高,但是也達到了兩三千米,通過在這些地點的適應,可以為未來前往四五千米的邊防哨所和部隊駐地打下基礎。通常的適應性訓練包括長跑耐力訓練、啞鈴爆發力訓練以及高原疾病救助訓練和高原反應預防性知識普及等等。

在高原服役的兵源選擇實際上也有講究,一般駐地在新疆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區的部隊,最愛從雲貴川和新藏本地挑選新兵。這些地區海拔本身就比較高,在長期生活工作後人體早就適應了長期缺氧的環境,所以這些地方的新兵通常比平原地區的新兵更能適應超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環境,發生高原反應的幾率也會大大減少,甚至在體力、耐力方面也會有不小的優勢。而印度方面的山地師則喜歡在臨近喜馬拉雅山脈的北阿坎德邦、錫金、拉達克等地區招募新兵,為了提高戰鬥力,甚至不惜花重金從山地之國尼泊爾招募廓爾喀人僱傭兵,這些地區的士兵常年在四五千米高原生活,經過訓練後的戰鬥力通常也不會弱。

人會有高原反應,武器裝備同樣也會有高原反應,要提高高原作戰能力,還必須擁有一套完整的適應高原環境的武器裝備。印度陸軍目前裝備的T72和T90S坦克,發動機功率只有800到1000馬力,高原缺氧條件下功率還會發生20%以上的下降,直接影響坦克機動性,而在高原夜間零下數十度的低温下,這些坦克的油料甚至會結冰,從而導致發動機無法啓動,大大影響部隊戰鬥力。我國擁有強大的自主國防工業,針對高原環境推出了諸如15式輕型坦克、直20高原運輸直升機、pcl181型155mm車載榴彈炮等一系列高機動輕量化裝備,對於部隊高原戰鬥力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

高原環境對於部隊後勤更是煉獄般的考驗,由於高海拔地區環境惡劣,大雪結冰會導致邊境很多地區與外界中斷道路交通幾個月甚至半年,要想維持部隊的正常戰鬥力,必須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高原後勤補給體系。拉達克地區目前集結了超過十萬印軍,但是印度的後勤補給幾乎完全依賴地面交通,進入十月後,拉達克地區就會大雪封山,到時候印度這些士兵只能依靠囤積物資過活,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都是一個問題,更別説作戰了。反觀我軍不僅前線有各種全自動餐食製作車,後方還有青藏鐵路大動脈,大量直升機和各類無人機則搭建起後方前線的雙向橋樑,後勤補給水平比印度高出幾個數量級,所以你説這仗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