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你敢“脅迫”立陶宛,我就廢掉中歐投資協定,德外長對中國攤牌了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綜合

立陶宛總統主動認慫服軟,要求緩和與中國關係,德國外長卻突然對中國攤牌了,要求中國“停止脅迫”立陶宛,不然就廢掉中歐投資協定。

因為在台灣問題上挑戰中國大陸的底線,立陶宛與中國的關係全面下滑,不僅兩國的外交關係全面降級,而且兩國的經貿合作也直接被中止。在新冠疫情肆虐和經濟持續低迷的國際環境下,立陶宛在與中國關係進入“寒冬”期後,整體發展開始陷入滯緩階段。按照立陶宛工業委員會公佈的數據統計,立陶宛預計每年損失將達到50億歐元,佔立陶宛全國GDP的1/10,這是立陶宛民眾和企業所無法答應的。雖然美國和台當局試圖通過經濟援助來支持立陶宛繼續“對抗”大陸,但是國內企業生產和經濟發展持續下滑已經讓立陶宛政府感到了中方的警告並非是空話。中國大陸所發起的“被動反擊”,也確實可以讓立陶宛損失慘重。

也正是在看到與中國大陸關係惡化之後的立陶宛現狀,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公開向中國大陸服軟認慫,直言設立“台灣代表處”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沒有考慮到中國大陸的感受和反應。並且,瑙塞達還要求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制定一份“緩和與中國關係”的計劃書,希望可以在未來某個時間段與中方高層進行一次峯會對話,好恢復立陶宛與中國的外交關係和經貿合作。只是讓外界沒有想到的是,還沒有等到立陶宛官方再次做出新動作,德國外長就已經向中國大陸攤牌了。在結束與中國外長王毅的對話之後,近日據德國媒體消息,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在立陶宛問題上對中國開火,直言稱中國對立陶宛搞“經濟脅迫”,德國對此不可接受。

並且,貝爾伯克還強調,如果中國不取消對立陶宛的制裁,那麼德國就會採取報復性措施,比如不讓中歐投資協定通過。換言之,如果中國大陸不答應德國的要求,那麼德國政府就要廢掉中歐貿易投資協定。德國外長此番強硬對華表態,不要説立陶宛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恐怕德國政府內部都沒有反應過來。此前,立陶宛曾向歐盟提出援助申請,聲稱立陶宛受到了中國的“貿易制裁”措施。但是當時歐盟的表現和反應都很平淡,完全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但是在中立兩國關係逐漸開始好轉的情況下,德國突然跳出來,揚言要中國立刻解除對立陶宛的“脅迫”措施。德國外長如此高調地煽風點火,擺明是要打算搞事情。

分析人士指出,中歐投資協定雖然是中國同整個歐盟達成的協定,但最大受益者無疑是德國。畢竟德國一直都是中國在歐洲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並且兩國的關係也是所有西方國家中最好的。既然德國作為中歐投資協議的最大受益者,肯定會想辦法讓其快速通過,拉動德國經濟的發展。至於德國政府主動廢掉中歐投資協定,除非這屆剛上台的德國政府打算重新選舉,否則根本不會作出這種沒有腦子的決定。而德國這次在立陶宛問題上對中國開火,主要是兩個原因決定的:

第一個原因:為保證在歐盟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地位,特別是在英國脱歐之後,德國如果要想壓過法國和西班牙一頭,那麼就必須要獲得盟友的認可和支持。在短時間內無法在經濟方面給予盟友好處的情況下,德國就只能通過拿中國大陸“立威”,來作秀給其他歐盟國家看,獲得更多的支持和認可。

第二個原因:德國想借助對中國展現強硬態度獲取對華博弈的籌碼,因為在中歐投資協議談判的時候,德國等西方國家一直認為中國應該出讓更多利益,這樣才可以保證雙方合作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所以德國自然希望能在談判中將自身利益最大化,儘可能彌補疫情和經濟低迷所帶來的經濟損失。聯合歐盟國家對華施壓確實可以獲得與中國談判的籌碼,來讓德國在與中國的談判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但是無論是德國外長還是德國政府,他們需要明白一點,中德之間的貿易合作並非是中國求着德國,兩國都是平等互利的。德國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享受了多少紅利這個德國自己心裏最清楚,但是如果還看不清形勢,還想利用一些國際問題來給中國施壓,讓中國妥協和讓步,小心最後搬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