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老漂族”:人在哪兒,公共服務就應該在哪兒
什麼造成了他們的漂泊感?
“老漂族”話題在十多年前就已出現。有關善待“老漂族”,完善對“老漂族”公共服務保障的呼籲和建議,也持續多年。到今天,這個話題和羣體依然有被關注的必要,説明某些狀況仍待改變。
據相關部門發佈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8》顯示,中國老年流動人口數據較2016年近1800萬相比,呈持續增長趨勢。由於隨遷老人養老地點發生改變,社會保障環境發生相應變化,加之出於文化差異、人際關係和生活習慣等原因,“老漂族”在缺乏城市歸屬感的同時,也面臨着“精神空巢”,成為社區的“隱形人”。
“老漂族”在融入陌生城市中的不適,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比如,醫保等公共服務壁壘尚未完全打通,相當一部分“老漂族”既享受不了新城市的市民化待遇,户籍地待遇也無法做到無縫遷移,於是就製造了不少麻煩。比如調查中發現的老人購藥難問題,有的老人不得不揹着重達十斤的藥袋“漂泊”,這顯然是必須改變的“痛點”;再比如,他們在陌生城市的休閒生活,以及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得不到足夠關照。這些問題疊加,就催生出一個“身心漂泊”的老年羣體。由此,無論是老年人的權益保障、老齡友好型社會的構建,還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都形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巨大豁口。
城市應不應為“老漂族”提供公共服務?
有人認為,老人們在家鄉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在城市的價值相對有限,應該由原籍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這是值得商榷的,因為公共服務的對象是人,而不是老家的户口簿。人去了哪裏,公共服務就該在哪裏。儘管“老漂族”沒有在城市工作過,不同地區財政實力、公共資源、服務標準等也存在差異,但這並不是阻礙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理由,畢竟,普惠性才是公共服務的底色。
對於大城市,“老漂族”常常像一個外人。其實,老人為小家庭做貢獻,就是用“一雙手”解放“另一雙手”,間接地為社會生產做出了貢獻。用公共政策鼓勵隨遷老人在此地消費,能為地方增加税收,更是直接參與了社會生產。而且隨着城鎮化的推進與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的流動加快,能否解決好流動老人的異地福利與相關配套服務,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服務水平和能力。
更進一步講,在放開生育三孩的政策背景下,“老漂族”等隔代支持在家庭照料、女性育兒與就業等現實問題中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讓“老漂族”享受更多的政策支持,人們才會對城市有更多的認同感。伴隨着中國城鎮化的突飛猛進,有學者提出了“淺城鎮化”的概念,意思是雖然住上了城裏的房子,但是心理上並未適應這種轉變。改變“淺城鎮化”狀態,關鍵是圍繞人們的訴求,進行更多“深城鎮化”改造。目前,各地出台不少措施,從政務服務、交通出行、衞生保健、商業服務等方面,細化了不同年齡階段老人可享受的優待事項,但仍需要進一步從頂層設計上打通,讓更多“老漂族”放心切換居住地。
像重視“留守兒童”一樣,善待城市“老漂族”
近些年,不少城市都加大了引才、留人力度,但我們注意到,多數城市出台的針對外來人口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規定中,一般都只強調對隨遷子女的公共服務保障,卻鮮見對隨遷老人的配套安排。這種看似“無心”的現象背後,其實是某種由來已久的制度和觀念偏差。隨着老齡化和城鎮化的繼續推進,像重視“留守兒童”一樣,善待城市“老漂族”,已顯得刻不容緩。從國家到地方,不妨將之當成高質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綜合課題來對待。
讓“老漂族”更好融入城市,不僅需要家庭情感支持,還需政府和社會攜手應對。一方面要破除户籍的桎梏,補齊政策短板,建立信息對接機制,努力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引導社區居委會、養老服務中心、社會組織等關注“老漂族”需求,如組織一些活動幫助“老漂族”結交朋友、融入當地,這也有利於提升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
身心安處是故鄉。期待公共服務部門拿出更多更有針對性的社會供給措施,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他們在陌生城市裏不再感到孤單和彷徨。
微言大義:
@我不看你看:異地醫保是個大問題,只能報住院不能報門診。老人上了年紀很多會有慢性病,不需要住院的,開銷最多的是門診醫藥費,但是卻不能報銷。
@Alsace-Zhang:城市化的過程中,出現了“老漂族”和留守兒童,希望出一些實質性可操作的政策幫助大家團圓。
@1252009538珏:其實最需要關心的老人的心理健康吧,沒有朋友、沒有圈子、沒有關係,心理的壓抑才是更不可承受的。
@小鄒鄒0229:老人這麼大年紀了還得來到大城市,成為“老漂族”,一切都是因為愛。